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汇总《爱弥儿》文案金句是创意的翅膀飞向成功
摘录《社会契约论》名言文案让我们在困境中坚持不放弃
收集《忏悔录》名言文案是心灵的鸡汤温暖人心
收集《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文案金句让广告更吸引人提升效果
卢梭
母不母,则子不子。他们之间的责任都是相互的,如果一方没有很好地履行责任,那么另一方就不会好好照管对方。孩子应该在知道自己应该爱母亲之前就爱他的母亲。如果这种本能的心声没有因为习惯和关爱得以增强,那么它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就会消逝,而且孩子的那颗赤子之心也会如同死灰,恕我直言,可能到死都不会有这份心。从这里开始,我们就已经一步一步远离了天性。
卢梭
/
《爱弥儿》
命运啊,我对你早有防范,我要遏止你,并把你来到我身边的所有道路全都堵死。
卢梭
/
《爱弥儿》
每件东西在离开造物主之手时都挺好的,可是到了人的手中就会退化。
卢梭
/
《爱弥儿》
每个痛苦的情绪都与想摆脱痛苦的欲望分不开,每个快乐的想法都与想享受快乐的欲望分不开。所有的欲望都意味着不足与匮乏,而只要人感到了有所不足与匮乏就会痛苦。因此,我们的不快乐是由我们的欲望和我们的才能不均衡造成的。一个有意识的人,如果他的才能与他的欲望对等,那他就会是一个绝对快乐的人。
卢梭
/
《爱弥儿》
快乐、强壮和精力充沛的人,他的出现总是会惹得大家都高兴;他的眼睛流露出满足和幸福;他走到哪里都带着一脸的幸福。邮局送来了一封信。那个幸福的人看了一眼,那是寄给他的。于是他打开信,看了起来。他的表情立马就变了,他的脸色唰的一下就变得苍白了,接着绝望地瘫倒在地上。当他恢复知觉的时候,他哭泣起来,浑身颤抖着,呻吟着。他揪扯自己的头发,他的哭声回荡在整个房间里。你会说那会儿他的情绪动荡。傻瓜啊!这一纸书信到底给你带来了什么伤害?它扯断了你的胳膊还是扯断了你的腿?还是它让你犯下了什么罪行?它让你的内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让你变成了我刚才看到你所处的那个状态?
卢梭
/
《爱弥儿》
罗马将军马尔库斯·阿蒂利乌斯·雷 古鲁斯(Marcus Atilius Regulus)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被俘,因为他已成了新主人迦太基人的财产,于是他假意宣称自己是迦太基人。迦太基人在一次惨败之后让雷古鲁斯跟着使团与罗马人议和,并承诺如果促成和谈就会释放他。到了罗马,雷古鲁斯拒绝以外国人的身份坐在罗马元老院中,迦太基人的身份命令他必须这么做。当罗马元老们试图挽救他的性命时,他却愤怒地慷慨陈词,指出罗马必须战胜迦太基,绝不能与迦太基人议和。他胜利了,带着罗马人的胜利自愿返回迦太基去受死,迦太基人用酷刑将雷古鲁斯折磨至死。我们现今的人与雷古鲁斯之间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
卢梭
/
《爱弥儿》
老师们,摆脱那些虚伪吧!做个善良和仁慈的人。让你们的榜样沉到学生的记忆深处,直到它们久远得足以攫住他们的心灵。与其着急忙慌地要求我的学生做出乐善好施的举动,我倒不如当着他的面表现出这样的行为,甚至不允许他模仿我的这种方式,将之作为他那个年龄不会享有的一种殊荣。因为最重要的是,他不应该把大人的责任仅仅看作孩子的责任。如果他在看到我帮助穷人的时候,问我一些相关的问题,而又到了该回答他那些问题的时候了,我就会对他这样说:“我的朋友,富人只有借助穷人的善意才会继续存在,所以他们承诺过要养那些靠自己的财产或劳动都不足以糊口的人。”“那么你也承诺过要做这件事喽?”“当然,前提是经我手的那笔财富为我所有,我是这笔财富唯一的主人。”
卢梭
/
《爱弥儿》
假设一个孩子一生下来就具有成人的高度和体力,假设他一进入人生就发育完全了,像从朱庇特的脑袋里跳出来的帕拉斯(Pallas)一样。这样一个既是孩子又是大人的人将会是个十足的傻子,一个机器人,一个不会活动且几乎没有感觉的雕像。他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听不到,什么人都认不出,他不能把眼睛转向他想看的东西。他不仅感知不到外部的物体,甚至无法通过几种感觉器官觉察到自己的感觉。他的眼睛不能辨别颜色,他的耳朵不能辨别声音,他的身体接触到身边的身体也感觉不到,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身体。只有他的手触摸到的东西才会进入他的大脑里。他所有的感觉只会汇合在一个地方,它们只是存在于常见的“感觉器官”中。他可能只有一个概念,那就是“我”的概念。他会把他所有的感觉都归属于这个观念,而这个观念,更确切地说,这个感觉,就是他唯一比一般孩子拥有的多一些的东西。这个人一生下来就发育完全了,但也不会用双脚站立。他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学习保持平衡,或许他甚至都不会试着去站立,你会看到那个高大而强壮的躯体就像一块石头似的被留在一个地方,或者像一只小狗一样在地上匍匐爬行。
卢梭
/
《爱弥儿》
我们的感知、我们的才能以及让我们感知到自己存在的所有部分。
卢梭
/
《爱弥儿》
活得最精彩的人,并不是历经岁月最长久的人,而是对生活感受最多的人。有的人可能活到一百岁才埋入黄土,虽然他从出生以来一直活着,但他早已经死了。那还不如在年轻的时候更有意义地死去,至少在那之前他活出了自己的人生。
卢梭
/
《爱弥儿》
不健康的孩子,那你就摇身变成了照顾病人的护士,而不是家庭教师。你是在耗费时间保一条没有用的性命,而这些时间本来应该用于增加那个孩子的价值。这个时候你就有危险了,你可能会看到一位绝望的母亲因为孩子的死指责你,而实际上如果不是你,那个孩子恐怕早就死了。
卢梭
/
《爱弥儿》
谎言有两种:一种关乎既成事实,另一种则关乎未来的责任和义务。当一个人否认他已经做过的事情,或者断言他做过某件事,而实则他没有做过,或一言以蔽之,当一个人故意说出有违事情真相的话时,第一种谎言就发生了。当一个人许下他并不打算兑现的承诺时,或一言以蔽之,当一个人公开地表示他的意图,却并不打算真正实现的时候,另一种谎言就发生了。这两种谎言有时会混杂在一起,但是我现在只打算谈一谈它们的区别。
卢梭
/
《爱弥儿》
掌控别人和他们的对话、认为自己和老师一样高明、变得喜欢争辩且容易反叛。不管你认为自己从与孩子讲道理的动机中得到了什么,你真正得到的都源自贪婪、恐惧或虚荣,这些将始终添加在你和孩子讲的道理之中。
卢梭
/
《爱弥儿》
毫无疑问,能指导人的科学,与能治愈人的医学都很伟大,但是会误导我们的科学与会杀死我们的医学就是罪大恶极了!要教我们将它们区分开来,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我们知道如何忽视真理,我们就不会受谎言的欺骗;如果我们没有不顾自然一心想着被人治好,我们就绝不会死在医生手中。我们应该好好干,明明白白地控制这两种情况,我们应该显而易见地成为得胜者。我并不否认医学对一些人非常有益,但我要说它对人类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卢梭
/
《爱弥儿》
手势或哭泣中隐含的意思是多么重要啊!
卢梭
/
《爱弥儿》
孩子在许下承诺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此,他并不是通过承诺来撒谎。这种情况不同于他违背自己的承诺,那是一种有追溯效力的说谎。因为他非常清楚地记得自己许下了承诺,但他只是不明白信守承诺有多么重要。他还不具备展望未来的能力,因此无法预见一些事情的后果,如果他打破了自己的承诺,他也并没有做有违这个理性的阶段的事情。
卢梭
/
《爱弥儿》
保持安静会带来很多有价值的好处,他们就会好好利用哭这个手段,绝不会浪费。最后,他们会让不哭这件事变得越来越重要,以至于为了让他们不哭没人能付得起其中的代价。然后,他们就会为了达到目的拼命地哭,并因此变得筋疲力尽,乃至最后哭不出声音了。
卢梭
/
《爱弥儿》
孩子说的话他们有自己的理解,并不是我们理解的意思,他们赋予了那些话不同的想法。如果说他们真的有什么想法的话,他们的想法之间既没有什么秩序,也没有什么关联。在他们的思想中,没有什么是确信的,没有什么是必定的。好好观察你所谓的神童。时不时地你会发现他的思想极为活跃,他的思维极其清楚。然而更多的时候,同样是这个头脑,看起来却非常迟钝,了无生气,就像云山雾罩一样。有的时候,他的思维走在你的前面,有的时候,他的脑子又呆滞不动。这一分钟你说他是个天才,下一分钟你又说他是个傻瓜。你这两种说法都错了。他就是个孩子,像一只雏鹰,飞入高空之中翱翔一会儿,结果又会坠下来回到窝巢之中。
卢梭
/
《爱弥儿》
法语和意大利语。这是真的,他们确实用了五六种不同的词汇,但是他们一直在说的还是德语。一言以蔽之,你想教给孩子多少同义词就教多少,你变换的是词语,而不是语言。因此,他们说的永远都只是一种语言。
卢梭
/
《爱弥儿》
还有一个更大的恶习,也是一个不那么容易阻止的恶习,那就是人们总是催促孩子说太多的话,就好像人们担心孩子不会自己自然而然地学会说话一样。然而,这种轻率的压力产生的效果与人们的初衷恰恰相反。孩子会因此说话说更晚,而且言语更加混乱。过度地注意他们自己要说的每一句话,会让他们说得非常清楚,但这样没有必要,因为他们几乎都张不开嘴,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因此形成了发音不好和言语混乱的毛病,这将持续他们的一生,而别人也几乎难以理解他们说的话。
卢梭
/
《爱弥儿》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