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不是
孩子不是一个物品,而是你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人,他可能需要依赖你二十年,他不单只是改变你原本生活的催化剂。如果你从私心看待为人父母这件事,孩子其实是丰富你人生的源泉。
菲利帕·佩里
你需要接受你目前的状况,而不是责备自己没达到你认为该达到的境界。
菲利帕·佩里
看向你想前进的方向,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你不想去的地方,会使你的心态更正面积极。
菲利帕·佩里
你应该要意识到,孩子只是在告诉你他的感受,你要把握这个机会与他产生共鸣,谈论他的感受,而不是急着否认他。……否认负面的并不会让它消失,只会强化它。
菲利帕·佩里
从那个问题带给你的感受开始讲起,而不是先攻击或责备对方。
菲利帕·佩里
亲子教育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包括如何看待你和孩子的感受;如何倾听孩子,以便更了解他们;如何与孩子建立真正的联系,而不是陷入令人疲惫的冲突或退让的模式。
菲利帕·佩里
记住这个简单的经验法则:界定你自己和你的感受,而不是界定孩子。
菲利帕·佩里
你应该和伴侣讨论感受,而不是事实,尽量不要坚持你认定是对或错的事情。感受就只是感受而已,从来没有对错之分。
菲利帕·佩里
处理意见分歧时,一次只解决一个议题,想想争论的焦点究竟是什么。别把怨气憋在心里,而是一次讲个明白。从那个问题带给你的感受开始讲起,而不是先攻击或责备对方。
菲利帕·佩里
当孩子小时,总会觉得床底下有怪物。这时,你应该关注的,不是他讲的故事或给的理由,而是他表达的理由。你可以说,“你好像很害怕,能多讲给我听听么”“我们来编一个怪物的故事吧,哪些怪物叫什么名字”重点不在于我们说了什么,而是陪孩子,直到他们获得安抚,而不是人为他们在胡闹。如果你认为他在胡闹,连其他你绝得不算胡闹的沟通也会消失,比如,钢琴老师把手放到她的腿上。因为对孩子而言,这都属于讨厌的事。
菲利帕·佩里
去感受而不是去处理。诺瓦对某些习惯很坚持。每次有什么事没有按照诺瓦的意思做,她会大发脾气。一次,她因哥哥坐了她喜欢的座位大哭时,我温和的对她说,“你看到哥哥坐在你的座位上,觉得难过,你真的很想坐在那里,对不对?”她哭声缓和。我体会得到她的感受,也感觉到她从我脸上看到了这点。我告诉她下次可以坐在这里。接着问她现在想坐哪,是靠窗呢,还是前排呢?她立刻就不哭了。你要意识到,孩子只是在告诉你他的感受,你要把握这个机会与他产生共鸣,谈论他的感受,而不是急着否认他。否认负面感受并不会让它消失,只会强化它。
菲利帕·佩里
忽略或否认孩子的感受,对孩子未来的心理健康有害。当我们责备孩子哭闹时,我们就给了孩子两个哭闹的理由:一个是最初让他们感到难过的事;另一个是父母生气了,而他们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你应该坚持安抚的理念,去感受孩子情绪,而不是急着去处理。如果你认真看待孩子的感受,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宽慰,他们将逐渐学会那种安抚,以后就能够自我化解。
菲利帕·佩里
多注意家人对你提出的关注或回应的要求。可能的话,最好马上回应那个要求,而不是置之不理。
菲利帕·佩里
面对争吵,可以这样做:承认自己的感受,也考虑对方的感受。不坚持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与其想着谁对谁错,更应该考虑各自的感受;要定义自己,而不是定义别人;感到愤怒时,不是反应,是反思,自己愤怒的原因;接受你的脆弱,而不是害怕示弱;不要径自认定他人的意图。
菲利帕·佩里
肯定、认真对待、确认孩子的感受非常重要,然后包容。包容是指看到孩子愤怒时,理解他为什么愤怒,帮他学会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为他找到可接受的方式表达愤怒,而不是让他受到愤怒的处罚或被情绪压垮。对其他情绪也是如此。启动亲子对话,而不是终止对话。
菲利帕·佩里
回应一个人的需求可以满足他的情感需求,要多注意家人对你提出的关注或回应的要求,可能的话,最好马上回应,而不是置之不理。培养和展现善意。
菲利帕·佩里
关于家庭的争论:理想的争论不是以获胜为目标,而是在追求理解。多使用“我陈述句”,表达和承认自己的感受。
菲利帕·佩里
不要轻易批判:描述你看到的孩子的具体行为,并说出你欣赏的点,赞赏孩子的努力,描述你看到的东西与感受,并鼓励孩子,而不是笼统的批判和评判。
菲利帕·佩里
青少年在家庭之外塑造自己的身份,发展新的身份标记来帮他融入新的圈子时,可能会让你感到陌生。其实你并未失去你心爱的孩子。他在他新的朋友圈感到安心时,与你分离的需求就会减少,过去的优点会重现。当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会表现出不安全感的恐惧,不要把孩子的感受视为胡闹,只要你能倾听,不做评判,只要你能确认孩子的体验,你就能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在设定界限方面就会更容易更自然,再回到之前,界定你自己和你的感受,而不是界定孩子。
菲利帕·佩里
再次切记,你想设定界限时,应该界定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以你自己的感受作为理由,因为你的感受才是真正的理由。比如“孩子想自己骑单车穿过好几个街区回家,你可以说“你的想法挺好,你觉得自己长大了,你知道如何安全的在马路上骑车。问题是,我还没准备好让你自己那样做。我必须赶快接受这个事实:你已经越来越成熟了,可以照顾自己了。请再给我一点时间,让我准备好适应这种状况。”
菲利帕·佩里
«
1
2
...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
1165
1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