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家长
只有当你习惯性放任婴儿在夜间独自哭泣,才需要修复裂痕。修复的方式是:接纳孩子的感受,不要试图控制他或责骂他,而是陪伴他,跟他一起感受,让他知道他不孤独。无论孩子几岁,这都是家长需要做的。
菲利帕·佩里
管控型的家长是以成人为中心,依循惯例;引导型的家长是以孩子为中心,尊重婴儿发展的规律,而不是试图让婴儿去适应家长。
菲利帕·佩里
言语的效果是有限的,行为可以让效果进一步发挥。爱无法委托他人来表达,有些育儿工作可以请人代劳,但爱无法代劳。此外,爱也无法延迟给予:它无法等到周末再给,孩子每天至少都需要从一位家长身上获得爱。
菲利帕·佩里
家长千万不要等到警报出现(比如孩子在学校惹是生非、发怒、自残、忧郁或焦虑),才想起每天向孩子证明你把他放在心上,你很认真看待他的感受。你可以鼓励孩子画出或说出感受,然后接纳他的感受。你要让孩子知道他的感受很重要。
菲利帕·佩里
只要父母之间有明确、积极的沟通,未同住的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也会比较融洽。如果父母离异后,其中一方(通常是父亲)渐行渐远,孩子就会感到痛苦、愤怒、忧郁或自卑。
菲利帕·佩里
家长不要对孩子的所作所为以及他告诉你的事情反应过度,这样才更有可能维持亲子沟通渠道的畅通。
菲利帕·佩里
孩子/家长感受到自己的行为与他人对自己的认知标签不协调时,他们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
卫蓝
如果我们赋予孩子/家长较好的社会形象,那么他们就会表现出更多的友善行为。
卫蓝
对于关心孩子学业的家长,我有两条忠告:①相信专业人员;②把你们关心的事情说出来。
托尼·利特尔
首先,小学不应接收13岁以上的学生,中学会接收他们不论其成绩好坏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会让他们增加年预备学习。其次,家长委员会不愿看到缄默和墨守成规被继续视为校园中的美德。这意味着要采用严格符合儿童心理学的活动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群体进行更为完善和科学的培训。家长委员会还特别提议要废除考试,因为学校的目的在于教授学生学习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在只在考察暂时知识积累情说的期末考试中取得成功。最后,在中学教育和大学学院之间,设一种两年制的“职业预科”。它对所有人开放,并在不同于大学的专门学校中举办,开设全面的课程。
皮亚杰
关注于解决问题,是让两位“相反的”家长互相靠拢、互相支持、共同帮助孩子的最好方法。
简·尼尔森
如果一个孩子无法自由表达,那说明一定有东西妨碍了他的自信心。通常,妨碍的原因有三种。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家长的错误批评。批评孩子的作品看起来不像,或“不够好”,或给孩子作范画。由于孩子对这样的批评没有判断能力。于是他就采取了一种“我不会画”的逃避态度。第二种原因,孩子无法回忆起绘画对象的特征,或是脑子里一片空白。第三种,孩子习惯了复制和临摹的方式,所以一旦没有了参照物,他们就觉得没法创作任何东西。
维克多·罗恩菲德
当家长的,终点在哪里?不是孩子过上了你想让他过的生活,而是你帮孩子过上他自己想过的生活。标准化的养育路径,未必有标准化的烦恼,更谈不上标准化的解决方案。不让孩子在“能做什么”上有主动性,他们自然会在“不该做什么”上有极强的创造力。一个人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就会以自己决定的形式,来毁掉自己的生活,因为这最起码能证明“我的生活还在我的掌控之中”。
威廉·斯蒂克斯鲁德
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交往往往也是如此,过近,对方少了自由空间;过远,无法做到相互了解。
郑英
要获得家长的信任,班主任需要用心经营“放心”二字。
郑英
有时候,我们需要从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急人所急,想人所想。
郑英
和谐健康的家校关系需要有原则做底线,也需要教师和家长保留一定的距离。
郑英
教育是一种合力,只有学校、 教师、家长站在一 起,各尽所能,共同帮助孩子,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成长,离好的教育越来越近。
张贵勇
让名校真正成为名校,处处流露出大气、善意,学校管理者固然需要不断完善制度,但更关键的还是以文化人,即通过人性化的管理,不忽略每一次展示自身的机会,怀着感恩之心面对学校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让普通教师、校工、学生乃至家长都有一种归属感,自觉以校为家以校为荣。
张贵勇
教师或家长需要拥有耐心,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时刻给予孩子鼓励。
张贵勇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