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不是
我是没有父亲的孤儿,既然我不是任何人的儿子,我的来源便是我自己,充满着自尊和不幸。我被一股激情推到世上,一味往善的方向发展,前后关系是很清楚的:母爱的温存使我变得懦怯,孕育我的那个粗野的摩西不在人世,使我的生活单调乏味,外祖父的宠爱使我自命不凡。我纯粹是个物品,倘若我能相信家里上演的喜剧,那么我献身于受虐狂再合适也没有了。但不可能,家庭喜剧只使我表面上激动,骨子里却冷若冰霜,不以为然。我对成套的喜剧形式反感至极,憎恶幸福的昏厥,憎恶懒散,憎恶自己过分受抚摸、过分受宠爱的躯体,我在反对自己时找到我自己,我立意自尊和残忍,反过来说,我变得宽宏大量了。
让-保尔·萨特
我们要么为同胞写作,要么为上帝写作。而我决心为上帝写作,目的在于解救同胞。我要的是感恩者而不是读者。
让-保尔·萨特
我不是头头,也从来不想当头头。命令与服从,其实是一码事。连最专横的人都是以另一个人的名义,以一个神圣的无用之辈——他的父亲——的名义下达命令的,把他自己遭受的无形的挨打受骂传给他的后代。我一生中从不下达命令,下命令我就觉得好笑,也使人发笑。这是因为我没有收到权势的腐蚀:人们没有教会我服从。
让-保尔·萨特
他并不是自由的,因为他没有介入。
让-保尔·萨特
事实上,我活像从失恋中解脱出来的斯万,他感叹万分地说:“真想不到我为了一个对我不合适的女人而糟蹋了一生。”有时候我私下十分粗野,这种简便的方法有益于身心健康。粗野总是理直气壮的,但也有一定的限度。我确实不是写作的天才,人家已经让我有自知之明了,认为我读死书,是一个死用功的学生;我写的书充满辛劳和汗水。我承认对那些贵族派来说我的书臭气冲鼻。我常常跟自己作对,也就是跟大家作对,从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开始,以高血压、动脉硬化告终。我接受的命令已经缝在我的皮肉里,要是一天不写作,创伤就会作痛;要是下笔千言,创伤也会作痛。这种刺人的约束至今仍使我感到格外生硬和粗鲁,犹如史前的螃蟹,被海水冲上长岛的海滩,像煞有介事;也像螃蟹那样,幸免于时光的磨损而留存下来。我久久羡慕拉塞佩德街的看门人,夏日傍晚,他们在人行道上乘凉,跨坐在椅子上,眼睛无伤大雅地四处张望,却不负有观察的使命。
你沾沾自喜,别人乐于喜欢你;你攻击你周围的某个人,其他的人哈哈大笑;但倘若你解剖你自己的灵魂,所有的人就会嗷嗷叫。——作者原注
让-保尔·萨特
布斯纳路易•布斯纳和儒勒•凡尔纳总是不失时机地给人传授知识。他们在最关键的时刻中断故事,着重描写一株毒草,一座土著人居所。作为读者,我跳过这些专题技术性描写;作为作者,我的小说充斥了这类东西。 日暮黄昏,阴影笼罩餐室的时候,我把小书桌推到窗前,焦虑油然再起。我笔下的主人公个个高尚绝伦,起先怀才不遇,后来一鸣惊人,他们对我百依百顺,正说明他们毫无定见。这时候,它来了:一个使人晕头转向的生物吸引着我,但迷离恍惚,要看清,必须把它描摹下来。我赶紧结束正在展开的奇遇,把我笔下的各种人物带到地球的另一端,一般在海底或地下,我急于让他们面临新的危险,让他们临时充当潜水员或地质学者,发现那个怪物的踪迹,跟上去,突然与它相遇。与此同时,在我笔下出现火眼章鱼,二十吨重的甲壳动物,会说话的巨蜘蛛蟹。其实这个怪物就是我这个魔童:我的百无聊赖,我对死亡的恐惧,我的庸俗和反常。当时我并没有认出自己,邪恶的东西一经问世就跟我作对,跟我勇敢的洞穴学者们作对,我为他们担忧。我的心很激动,手不由己地写下一行一行的文字,好像在念别人写的东西一样。 我已开始发现自己。我几乎什么也不是,充其量在从事一项毫无内容的活动,但这已经足够了。我逃脱了喜剧:我还没有真下功夫,便已不再演戏了。说谎人在炮制谎言中发现了自己的真相。我在写作中诞生,在这之前只不过是迷惑人的游戏;从写第一部小说,我已明白一个孩子已经进入玻璃宫殿。对我来说,写作即存在;我摆脱了成年人,我的存在只是为了写作;如果我说“我”,这指的就是写作的我。不管怎么说,反正我领略了喜悦,我是属于大家的孩子,却和自己在私下幽会。
让-保尔·萨特
别人能把握我们的情感的各个方面,但把握不住情感的力量,即情感的真诚程度。行为本身不能作为标准,除非人们已经证明这些行为不是表面的姿态,但这总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让-保尔·萨特
在我看来,决定速度快慢的不是在一定时间内跑过的路程,而是起跑突破的力量。
让-保尔·萨特
任何事情都不是无可救药的,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变动;表面上的骚动徒劳无功,掩饰不了死一般的寂静,然而死气沉沉正是我们应守的本分。
让-保尔·萨特
卡尔所说的话在我脑子里汇总起来形成一篇论文:世界受邪恶蹂躏,惟一的解救是自灭于人间,像落水者在海底仰望星空一样瞻仰不可能实现的理念。由于这差使很难办到且带有危险,人们便把它委托给一批专家。学士圣人以天下为己任,扭转乾坤拯救人类。大大小小的世俗猛士们可以尽情互相残杀或苟且偷生,反正有作家和艺术家替他们思考美与善。 这些无聊的胡诌,我生吞活剥,当然不甚了了,二十岁的时候还信以为真呢。由于这些胡诌,我在很长的时间里把艺术作品看做超验的成果,以为每个作品的产生都有益于世人。我发掘出这种极端的信仰后,摄为己有,装潢我平庸的天职。先前,仇恨和刻薄跟我无缘,跟外祖父缘分也不深,而这时我已兼收并蓄,福楼拜、龚古尔、戈蒂耶的旧怨积恨使我中毒了。他们对人抽象的恨以爱的幌子灌输到我身上,使我感染上新的自负。我成了清洁派,混淆了文学和经文,把文学视为人的一种牺牲。 我们要么为同胞写作,要么为上帝写作。而我决心为上帝写作,目的在于解救同胞。我要的是感恩者而不是读者。目中无人败坏了我的侠肝义胆。在我保护孤女的那阵子,已经嫌她们碍我的手脚,不让她们露面了。成为作家后,我的方法没有改变,在拯救人类之前,我先把人类的眼睛蒙上,然后才转身刺杀敏捷的小黑兵——文字。当我的新孤女斗胆解开蒙眼带时,我已离去甚远。一个孤胆英雄救了她,她却没有及时发现国家图书馆的一个书架上光彩夺目地陈列着一本崭新的书,书上印着我的名字。 我申诉减轻罪行,减罪的情节有三: 首先,我通过一个显而易见的幻觉,实际上提出的问题有关我自身的生存权利。我想像中的人类期待艺术家发善心超度他们,人们不难从中看到,这不过是一个备受宠爱、在他栖身的高处百无聊赖的孩子产生的念头。我接受圣人拯救百姓这个可恶的神话,因为归根结底百姓就是我自己。我自称是受百姓拥护的救星,其实私下里为我自己得救。巧哉,耶稣会士也是这么说的。 ...
让-保尔·萨特
我已开始发现自己。我几乎什么都不是,充其量在从事一项毫无内容的活动,但这已经足够了。我逃脱了喜剧:我还没有真下功夫,便已不再演戏了。说谎人在炮制谎言中发现了自己的真相。我在写作中诞生,在这之前只不过是迷惑人的游戏;从写作第一部小说,我已明白一个孩子已经进入玻璃宫殿。对我来说,写作即存在;我摆脱了成年人,我的存在只是为了写作;如果我说“我”,这指的就是写作的我。不管怎么说,反正我领略了喜悦,我是属于大家的孩子,却和自己在私下幽会。
让-保尔·萨特
信仰即使根深蒂固,也从来不是自在圆通的。对信仰必须不断坚持,或至少阻止自己去破坏它。
让-保尔·萨特
事实上,世界不是一切皆有秩序,而是表面的秩序掩盖着不可容忍的混乱。
让-保尔·萨特
在强迫症患者身上,认知理论观察到处理信息时,是一种偏颇的、不正常的模式。基因因素、过早的学习、生活中的现象促使一些认知方式活跃起来,那是一些或多或少有意识的信念,打造出了我称之为“强迫症软件”的东西,继而以一种武断的、错误的方式处理信息。基于高估危险性、高估责任、完美主义、不容存疑、高估思维的重要性、高估信念在控制思维时的作用这些强迫症的认知方式,这一强迫症软件得以构建。面对一个作为活化剂的事件,强迫症软件将以一种偏颇的方式处理信息,并制造出一种错误的评估思维。对此种处理信息的非正常模式和对其源头的认知图式的鉴别,外加使用相应方法,便构成了强迫症认知疗法。这一认知理论是对强迫症患者心理机能的描述,而不是对疾病原理的解释。
弗兰克·拉马涅尔
情境治疗的重点在于,开车时就算出现造成了事故的强迫感觉也不能折回去,哪怕会致死也要按喇叭,把枯叶撒到人行道上而不是把它们清走。
弗兰克·拉马涅尔
在我看来,如此处一般,试图理解病人为什么患的是这样一种而不是另一种强迫症(为什么我对石棉而不是灰尘或者细菌有强迫症)的需求是无用的,甚至是危险的,与那位“勒死人者”完兵的强迫症案例同理。无论关于什么,精神分析工作都会加剧过度理智化,加剧针对某种焦虑的强迫性疑问,运用抽象概念,却牺牲了具体概念、行动,但这对于病人来说不无乐趣一一精神分析学家们谈论思想的色情化。然而,最好要击败这些倾向一一不允许怀疑、对强迫性细节怀有忧虑、反复思考一一这些倾向在心理学家那里拥有肥沃土壤,可以让人不慌不忙地钻牛角尖,然后无休无止地纠结于涉及强迫观念的、并无效果的疑问。
弗兰克·拉马涅尔
由于我们之间的关系很好,他是来向我讲述一个扰乱了他生活的问题:他问自己是否爱他的女友,他觉得自己没有坠入爱河。他的女友无可指责,他在她身上看到的优点能列出一张写不完的清单。他所有的朋友都羨慕他,他们对他的女伴不吝溢美之词,认为她棒极了。由于无法承受这一质疑,克菜芒还是离开了他的女朋友,后为此决定感到不幸至极。他又很快回到了她身边,然后再离开,然后再回来。他不想要听到这是一种强迫症。他强调说在结婚前问问自己是否爱对方是件合情合理的事。这确实是件明智的事,但不是在三年来每天自问八小时的情况下!他感受到强烈的不适感,进而转变为慌乱、不完美的感觉。他觉得自己并没有“该有的”恋爱感。如果换成一个更好的人他就会更爱对方吧?折磨他的无疑是一种病态疑问。在同他的女友数次分分合合之后,他最终娶了她。然后,他告知我他想离婚。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建议他在分开前先尝试服用抗强迫药物,效果十分喜人。克菜芒已经结婚很多年了,生了好几个孩子。“我真的爱她吗?这一侵入念头没有再在他脑海里出现过。
弗兰克·拉马涅尔
为何针对这一类型的强迫症,内省疗法不是个好选择?因为它给病人留了一段空白时间,这段时间可以放任病人的强迫行为,即给那些纠缠的问题带来答案。然而我们知道,在强迫症中,强迫行为会加重病情,是有待打倒的敌人。治疗的目的更应该是停留在怀疑层面,不要去寻求“是或不是”的确信。
弗兰克·拉马涅尔
活在当下:很多人会质疑或是不屑一顾地说:“活在当下,我哪天不是活在当下呢?”是的,只要你活着,你就在当下,但你只是身体在当下,而你的心更多时候都在过去和未来的妄想中,很少活在当下,你的身心是分离的。
李宏夫
什么是“觉知”?简单来讲,觉知就是知道、清楚的意思。觉知不是过去的,过去的是回忆,觉知也不是未来的,未来的是想象。觉知是当下的,知道当下在发生什么,才是觉知。回忆过去和想象未来都是妄想。
李宏夫
«
1
2
...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
1165
1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