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自身
一个人应具有25%的职业技术,25%的想象力,其余的50%,就是自身的涵养。
富兰克林
实验心理学几乎完全无助于理解人类心理。要了解人类心理,就应当抛弃精确实验、收起学术腔调、告别自己的研究课题,转而用自己的人类心理体验世界。在牢狱、精神病院、医院的恐怖中,在沉闷的乡村酒馆中,在妓院与赌场中,在高雅沙龙中,在股票交易所中,在社会党人集会中,在教堂中,在信仰复兴运动者集会中,在狂热宗教流派中——借助于爱与恨、借助于对每一种自身内在激情的体验——人类心理的探索者能够收获更多的知识,远胜于厚厚的书本。从此,他学会如何使用有关人类心灵的真正知识,来医治病患者。
荣格
必须把神经官能症......理解为仍未发现自身意义的灵魂的苦难。而精神王国中的所有创造性、以及人心灵的每一步提升,都是源于灵魂的苦难,苦难的原因则是精神的停滞或精神的荒芜。
荣格
哲学的每一部分都是一个哲学全体,一个自身完整的圆圈。
黑格尔
精神为了用一种占有自身的观点来理解和把握自身,改变了它的范畴,更真实,更深入,更密切,也与自身更一致地把握了自身。
黑格尔
渺小的忧伤和渺小的爱寿命很长,伟大的爱和伟大的忧伤却毁于自身的过于丰富强烈。
奥斯卡·王尔德
爱的欢乐,一如心智的欢乐,在于感受自身的存活。爱的目的是去爱,不多,也不少。
奥斯卡·王尔德
这种爱越是盲目,就越是执着,到了自身毫无道理可言的时候,反而矢志不渝了。
雨果
镜子可以构成一个信息回路的绝妙实现。普普通通的两面镜子相对放置会产生奇趣屋效应,不停的将一个物象来回映射,直至消失于无穷回溯中。那么如果其中一面镜子具备了变色龙似的反应功能,既能反射又能产生影像将会如何呢?这种试图将自己与自身镜像保持一致的行为不断扰乱自身的镜像。它有可能最终定格于某种可以准确描述的稳定状态么?
凯文·凯利
缺乏想像力的狭隘、苛刻、自以为是的命题、空洞的术语、被篡夺的理想、僵化的思想体系——对我来说,真正可怕是这些东西。我从心底畏惧和憎恶这些东西。何为正确何为不正确——这当然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但这种个别判断失误,在很多情况下事后不是不可以纠正。只要有主动承认错误的勇气,一般都可以挽回。然而缺乏想像力的狭隘和苛刻却同寄生虫无异,它们改变赖以寄生的主体、改变自身形状而无限繁衍下去。这里没有获救希望。作为我,不愿意让那类东西进入这里。
村上春树
人天生害怕比自身强大的激情和感觉,他们意识到自己与低级生物有同样的欲望和感受。
奥斯卡·王尔德
人生苦短,何必揽他人的过错于自身。
奥斯卡·王尔德
性情细腻敏感的人总是这样。他们强烈的情绪要么四处碰壁,要么低头臣服。浅薄的悲和爱能够长存,伟大的悲和爱则只能毁于自身的丰盈。
奥斯卡·王尔德
孤零零可以自傲的便是自己的深思。正常而言,原本用于对人关系的资源仅仅被用来面向自身的话,在自我检查与反省与后悔与妄想与想象与幻想的不断交替反复之后,最终达到思想与哲学程度的,毫无意义的强大思考能力。然后将其尽数消耗,对一切的可能性进行摸索,对考虑后得出的结论反向证明后进行否定。把在其中无法否定的结论,就如同为自我辩护一般的全力证明。批判他人与自我辩护才是我比企谷八幡的真正能力。只要不停地重复着这些,自然可以得出答案。如此简单罢了。
渡航
只要你不去关注任何人的动态,揣测任何人的想法,不去设想那些没有发生的事,让自己生活的简单一点,节奏变得慢一点,你就会发现你会过得舒服自在。小时候,因为简单而快乐,长大后,因为复杂而烦恼。有时候,我们过于敏感,对别人的言行过于在意,以至于忽略了自身的价值和存在。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待的久了,就会把本真的自己隐藏。为了适应他人,强行改变自己,为了满足别人,甚至牺牲自己,所以成年人才会活得如此之累。
罗翔
老子认为“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是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人应该像“道”那样,能够顿挫自身的坚锐而不受任何损害,能够化解各种纷扰而不感到劳累,能够含蓄光耀而不被污染,能够混同尘垢而不失其本真。他告诫人们,为了不让自己愚笨无知的一面完全地暴露在他人面前,就要学会含蓄一点;为了不让自己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变坏,就要学会宽容收敛一点。“收敛锋芒,解除纷乱,含敛光耀,混同尘埃。”这便是老子心中理想的人格特征。
罗翔
和光同尘”是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人应该像“道”那样,能够顿挫自身的坚锐而不受任何损害,能够化解各种纷扰而不感到劳累,能够含蓄光耀而不被污染,能够混同尘垢而不失其本真。他告诫人们,为了不让自己愚笨无知的一面完全地暴露在他人面前,就要学会含蓄一点;为了不让自己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变坏,就要学会宽容收敛一点。“收敛锋芒,解除纷乱,含敛光耀,混同尘埃。”这便是老子心中理想的人格特征。
罗翔
由此,我认为‘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这样的命题在理论表述上是不够精密的,就其自身来说,是与我们所接受的其他理论命题冲突的,必然导致对法律传统的虚无主义。在实践上,他也更容易令人误认为,只要多立法,加强执法,就可以促成和发展市场经济,因此轻视了市场经济和与之相适应的法治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苏力
激进的社会变革可能在摧毁旧的经济体制的同时,也会摧毁伴随这一体制的一些形式因素:统一的法制、社会秩序、甚至国家的统一;这些形式的因素具有自身的价值,具有超越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生命力。在社会变革中,必须注意保护这些需要时间才能建立的法制的形式因素。因此,尽管矛盾很尖锐,我们却必须在这矛盾的利益中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
苏力
时间看起来好象完全消逝,其实不然,它正与我们自身融为一体。
马塞尔·普鲁斯特
«
1
2
...
40
41
42
43
44
45
46
...
65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