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教育
教育学首先召唤我们行动,之后又召唤我们对我们的行动做出思考,与孩子们一道生活以及反思我们与孩子们生活的方式,这两者都是我们的教育性生存的表现。
孙民云
教育是一种追寻:既是追寻他人的生长之道,也是追寻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之路。
孙民云
阅读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发展好自己才有诲人不倦的资格。
孙民云
教育必须回归人的生长规律,必须重视人的心灵成长,必须尊重人的天性中对真善美的自然呼唤,必须关注每个人独具的个性,真正将每个学生视为独一无二的人。
孙民云
教育需要责任和理想,有了责任和理想,才不会急功近利。
孙民云
身为教师,当我们能够听到这种召唤,教育才会让我们内心时常充满感动—为生命的力量、生命的成长感动!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不是在简单的输出,而是在陪伴一个个生命经历着一次次的心灵历险,看到生命的成长蜕变。
孙民云
教育培养的应该是具有现代民主和公民意识的真正的人,这样的人既乐于承担应尽的社会义务,又敢于争取正当的权益,既善良、正直,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又能为社会公平、正义而“铁肩担道义”。
孙民云
教育的目标是人的成长和幸福,“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呵护和关怀每个生命,理应是教育的第一要义。
孙民云
教育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是基于人的自我发现、自我觉醒、自我生长的社会活动,是对个体的唤醒、帮助和促进。
孙民云
问题即课题,思考即研究,记录即成果。在常态的工作中反思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记录案例就是中小学校应该提倡的主要教育科研形式。
孙民云
教师的教育科研强调的是教师要具有研究的意识,在思考和研究的状态下工作,能够自觉反思从备课到教学的全过程,善于捕捉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理性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更好地把握教育规律,领悟教育真谛,改进教育教学。
孙民云
记住教学只是教育的一部分,用平等的眼光看到每个人,看到每个人除了成绩之外还有更多对他一生来说可能更为重要的东西,试着去唤醒、激发、点燃,才可能真正成全每个人。
孙民云
所有海报都在传递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将探索从有节点的教学时间走向无边际的流程再造。教学不再局限于40分钟的课堂内。模糊了时空边界的教学流程不再让所有的学生一起学会什么知识为起点和目标,而是更加适应与随时随地的不同学的方法和学到不同程度的新流程。
沈祖芸
所有海报都在传递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将拥有更多的“学生知识”而非仅仅是“教学技能”。在未来,教师的专业竞争力不再仅仅是精湛的教学技艺。更需要拥有包括学生认知规律、学习问题背后归因、个体差异识别等在内的“学生知识”。未来的教师将是教育知识的发现者和建构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如何精准识别不一样的学生的学习优势、学习风格、学习节奏和认知特点,从而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顺着这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给予最适切的支持,这就是教师的“学生知识”。
沈祖芸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
沈祖芸
所有海报都在传递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将从基于知识走向基于关系的视角转变。未来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就是将生成基于关系的教学空间。教学空间需要更加关注每个学生如何拥有学习知识的方法,更加关注通过什么途径支持学生构建起个人知识,更加关注知识传递过程中则创造性。
沈祖芸
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师生间的关系一定是平等的。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也有不懂的、也会有情绪、也会对各种流行潮流的感兴趣,甚至也会有失败或沮丧的时候。只有真实对真实的交往才会产生,真正的教育力量。
沈祖芸
真正的语文教育必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把世界当作课本,而不是把课本当作世界。
沈祖芸
预设是必要的。然而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等的互动均可形成“生成”的时机。生成表现在课前,指的是教师的“空白”意识,给教学活动留下拓展、发挥的时空;表现在课堂,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学设计方案;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正所谓,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
曾文婕
沉默不是无中生有,应该是已经存在但之前无人发现。列那尔甚至讨厌是个,他居然认为一行诗太长。他坚信自己才是对的,沉浸在自己的表达方式里。这个阶层里能有多少人会像评论家马尔罗那样长期不懈的思考艺术呢?不过是以接受过高等教育,生活优渥,从事写作—这种优等职业为荣罢了。这种思想代表了一个大型沉默中,孤立且不受外界影响的小型沉默。
尼采
«
1
2
...
82
83
84
85
86
87
88
...
176
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