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知识
与“聪明”相比,“思路清晰”是一种更好的赞誉。真正聪明的人是思路清晰的思考者。他们把基础知识和基础层面了解得非常透彻。
埃里克·乔根森
只有掌握好基础知识,才能不忌惮任何书籍。如果在图书馆读到一本自己无法理解的书,那么你先要了解读懂这本书需要哪些基础知识,打好基础后再深入研究。基础是极为重要的。
埃里克·乔根森
要想思路清晰,就要了解基础知识。如果只是死记复杂概念,却无法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那么记得再多也是一窍不通、无济于事。
埃里克·乔根森
用专长、责任感和杠杆效应武装自己。专长指的是无法通过培训获得的知识。如果社会可以培训你,那么社会也可以培训他人来取代你。要想有所专长,就要追求真正的兴趣和热爱,而不是盲目追逐热点。累积专长的过程,对你而言就像玩耍,对他人来说则很吃力。专长的传授需要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完成,而无法通过学校教育完成。专长往往具有高度的技术性或创造性,不能被外包或自动化。
埃里克·乔根森
培养迭代思维。复利这个概念的内涵非常丰富。复利的概念源于资本,但不止于此。复利效应并不局限于资本领域。生活中所有的回报,无论是财富、人际关系,还是知识,都来自复利。
埃里克·乔根森
父母没办法把智慧直接传授给自己的孩子。父母的最佳因应之道,就是给孩子丰富的生活体验,让孩子可以在不同生活领域得到默会知识。父母可以在生活中实践智慧人生,鼓励孩子思考不同的情境,了解别人的观点,在面对人生挑战时,找到生活的平衡点。
乔纳森·海特
责任是犹太人对孩子理财教育的核心观念,所以他们注重培养孩子关于钱是怎么来的知识,这更能让孩子体会到节俭。
孙云晓
所谓基础教育,打的不仅是知识基础,还有做人的基础,要让孩子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什么是生活的本质、成长的方向、人生的追求。
孙云晓
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
孙云晓
产出不一定要大,但是一定要有,永远不要低估一个正确的简单动作带来的可怕结果。如果写不出一本书,就写一篇文章;如果写不出文章,那就写一张知识卡片;如果没法积累一个知识卡片,那就总结一句话,然后分享出去。
古典
比终身学习者更有效的,是终身提问者。终身提问者的学习目标更清晰,更不会在知识树里迷路,问题就是他的明灯。终身提问者的反馈更及时,问题就是他的试金石,他很清楚地知道哪些知识有用、哪些没用。终身提问者的动力更强,因为他知道一个问题解锁以后,会带来更多、更大、更有趣的问题,但一切都要从解开这个问题开始,他孜孜不倦,又平静从容。
古典
联机学习,“用答案换答案”。相比于过去“学习——思考”的单机学习,这是一种镶嵌在社会网络之中的学习方式:1.先打磨第一个知识模块;2.抛出去,换回别人的知识模块;3.重复前两步,积累足够多的知识模块;4.整合出自己的体系,实现知识跃迁。
古典
提高认知效率是一条勇猛精进之路,它能让一个人很快学有所成,获得值得的回报,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但是真的高手却不止步于此,他们会看透知识背后的更底层价值——借助规律,放大投入,达成跃迁。
古典
知识也是一样,知识量和知识点之间的架构非常重要。如果知识点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架构,知识就形成一种“知识晶体”[3]。知识从散装变成了晶体,就变得不容易磨损,强度很大,也容易整体提取。
古典
知识性阅读。目标就是知道某事,所以特别适合碎片化学习和社交型学习。认知资源可以配置在上下班路上,用碎片化时间检索式地阅读,实在不行拜托别人读,然后交流。
古典
认知心理学认为,成人学习有三个前提要求的时候效率最高,即有目标导向、有即时反馈、最近发展区[2]。简单地说,能解决当下问题的、学了有地方用的、难度适中的知识最有效。
古典
四手知识是你常看到的:根据这些畅销书和理论,大部分人写了很多基于个人体验的鸡汤,加入了太多个人故事(比如,)或者情绪因素(比如,《看懂这个不转就不是中国人》)。
古典
三手知识是畅销书,这些文字已经被改成公众可以理解、方便传播的文字,但是因为大众的认知能力较低,所以加入了大量的案例、故事以及不精确的概念。
古典
二手知识含金量很高,忠实转述,但是有清晰的论据和出处。
古典
知识源头,就像河流的源头一样,是知识发源的地方,是知识刚刚被创造出来的地方。源头的知识浓度和质量极高,有丰富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顺流而下,离源头越远,支流越多,混入的杂质也就越多。当一份知识掺入了太多杂质时,恐怕只能勾兑成鸡汤了。
古典
«
1
2
...
67
68
69
70
71
72
73
...
169
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