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自己
让我们时时提醒自己,克制自己,改变自己的否定性思维。让我们一点一滴地变得阳光一点,积极一点,主动一点,努力慢慢使自己成为建设性文化的一部分,成为赞美文化的一部分。
张文质
教育是一种艺术。它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的影响上。教师应当成为有心人,更加细心、耐心,注重等待和思考,克制自己的情绪。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激励和唤醒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和价值。
张文质
“慢” 但不 “怠慢”。对于那些在学习上基础较弱、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的问题学生,我们需要有耐心和宽容的心态,不能用否定的态度对待他们。我们应该用实例来说明,即使是跑得较慢的人,只要搭上了快速前进的车子,也能达到目的地。这种心态和方法可以帮助这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步调整和提升自己。
张文质
我们仍然免不了忧郁、沮丧和自艾自怨,同时我也深知,在教育中一切的努力决不会毫无成效。我们并非西西弗,这个荒谬的英雄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但也许正是痛苦和虚无,造就了我们活着时对生命的意识,有这样的意识就是幸福的。
张文质
我们最可怕的敌人就是对一切事物的消极心理。在这样的负面文化中,生活与成长起来的人,怎么能活得舒展自信?为自己而活,活得像自己?
张文质
教育终究是基于生命和贯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终能够以更美好的生命方式,缓慢而坚定地证明人性的胜利,证明我们内心对自由、光明、幸福不可遏制的渴求。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谁就能够把这样的信念坚持更久。
张文质
分清家长和孩子的不同领地,建立主权意识,懂得保护自己的权利,也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用具玩具自己整理,教方法,不代劳;孩子找不到东西,不帮忙,作壁上观,让孩子吃苦头;孩子丢东西,可以买,但要动真格地惩罚,比如扣压岁钱、少买玩具、停看几次动画片、取消一次出游活动,让孩子尝到苦头,培养责任感。
王晓春
指导网童,一方面适当进行围追堵截,另一方面启发孩子自己管住自己,哪怕进步一点点也好;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在班集体中,在家庭中,得到真实的成功和快乐。
王晓春
学生不喜欢上你的课,怎么办?答:我很遗憾,以后我一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争取让你喜欢我的课,但我不敢保证一定能做到,因为喜欢与否是双方的事情。我要提醒你,人活在世界上,不能只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然没法生存。有些事情你不喜欢,可它与你有关,你躲不开,所以最好还是面对它。要知道,不喜欢的事情认真做也能做好,比如我就不喜欢判作业,可也做得不错。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暂时躲开不喜欢的事情,不过它会像一个幽灵一样跟着你,经常让你心烦意乱。要告诉学生,不喜欢的事情认真做也能做好。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暂时躲开你不喜欢的事情,但它会像幽灵一样跟着你,经常让你心烦意乱。
王晓春
教师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我发现的事情,就一定要管”,才是负责任。学生中的很多事情,老师管不过来,而且有的管了反而有害。学生自己能成长,是教师应有的信念。有时“不管”倒是最好的“管”法。
王晓春
上课干点别的事情,对自己有好处,又不至因为闲得没事而扰乱纪律,这种办法,我把它称之为“开辟特区”。
王晓春
遇到“麻烦制造者”,没有一种好奇的、研究的心态,就会连续犯错误,使自己陷于被动。
王晓春
我们要随时警惕自己的麻木,要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要读书,要研究,要写文章,要保持自己的活力,拒绝僵化。
王晓春
遇到“麻烦制造者”,没有一种好奇的、研究的心态,就会连续犯错误,使自己陷于被动。有了研究心态,它就会冲淡你的道德义愤,你就会比较平静,而这种平静,反而是最能“镇”住对方的。“捣乱分子”不怕你生气,他巴不得你生气呢!他不怕你斥责他,也不怕你“管”他“罚”他,就怕你泰然自若地研究他。
王晓春
教师都不要轻易出手支持正义,不要往学生枪口上撞,不激化矛盾,不要给某些学生表现自己“强横”的机会。
王晓春
孩子的逻辑不同于成人的逻辑,教育的逻辑有别于生活的逻辑。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光盯着学生挑刺;我们对自己,也应该保持一份警惕。
王晓春
我们可以说懒是态度问题,但是也可以说是能力问题——没有能力控制自己。孩子没有这种能力,你提要求是没有用的。他其实“并未听见”老师的要求,或者“并未听懂”老师的要求。“未听见”属于注意力问题,有些孩子会瞪着眼睛专心致志地看着老师,而完全没有听进老师的话,然后他就习惯性地点头。你以为他答应了,其实他都不知道答应了什么。这叫做“信息丢失”,是常见的心理现象。
王晓春
许多老师遇到问题,只会以自我为中心地想事情,说的话全都是他自己的感觉,立足点从来不会变一变。要“立足点多元化”,能多角度看世界,是为智慧。
王晓春
我们的儿童大多数是自由奔放的,而非执着或僵化的。例如小民,因为他经验过一些东西,所以能够想起一些东西,当他在想时,思维就集中于他所要画的经验上。他的思考过程能自己去想和集中注意力 —— 被激发了。这种内心的思想过程在创造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他而言,他只会把他所知晓及他认为重要的事情做为创作内容,而他之所以认为重要,是因为他对那些事物多少建立了有所感应的关系。因此,感情的作用在他的创作过程里非常重要。假设小民要画 “他跟别的小孩在院子里游戏” 时,因为他看着院子里的苹果树成长,所以画了不少大花蕾,他之所以把花蕾画进去,是因为他感觉它很重要,是他知识、观察以及经验的一部分。而小强只喜欢爬树,花蕾对他并无意义,因此在他的画里并未出现花蕾。小民对爱莲的衣裳感到兴趣,他喜欢爱莲,因此,他在爱莲身上画了最多的细节部分,因为他觉得爱莲很重要,所以他把爱莲画得比别的东西还大。他的画和其他的儿童画一样,并不是客观的表现,相反,它表现了喜爱与厌恶,以及他对周围世界的感情,不仅是表现他所知的,也表现他的感觉、视觉和触觉。
维克多·罗恩菲德
不过,在他的作品里,他显示了他有能力把他的思考、情感和知觉感受组织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最重要的是,他创造了他对自己和周遭世界的观念。他探索、研究和实验他的表现媒材。
维克多·罗恩菲德
«
1
2
...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
1626
1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