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教育
教育不应该是记忆和应试,而是思考和创造。
李玫瑾
孩子喜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因此教育一定要注重对孩子的情感与心理需求的关注。
李玫瑾
另外,她还提出了教育就是启迪孩子的灵魂,让他们获得自由和独立的观点,强调了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人格和精神。
李玫瑾
以性格为核心的人格,是决定人一生的,尤其是6岁前的抚养生活尤为关键,所以,人格教育,家庭要重视。
李玫瑾
心理发展有关键期,孩子也一样,未成年时期大体可以分为12岁之前的依恋期,12-18岁叫青春期,依恋期是家庭教育孩子的最关键期,青春期需要一些社会的参与。
李玫瑾
未成年人的很多问题是滞后问题,比如当你发现孩子已经很难教育了,其实问题发生在很早之前。
李玫瑾
善于从孩子的态度发现自己教育背景中的问题,有的时候你用什么方式教育,他就用什么方式对你。你尊重他,他就尊重你;你不尊重他,他就不尊重你。
李玫瑾
青春期的孩子,教育一定要有方法。我们话有时候只要说到了,孩子知道了,你就不要非得让他承认错误。青春期的孩子让他承认错误是很难得。不要和孩子争执到底,那吵到最后反而会让孩子对你不恭敬。
李玫瑾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种心理或行为问题,一定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李玫瑾
孩子成长过程的心理阳光比智力更重要,所以,我宁可让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学,我一定让他活得快快乐乐,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在逼孩子,这种教育导致我们的孩子到后来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李玫瑾
二胎家庭两个孩子发生争执怎么办?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大的身上,不要放在护小的上面。不然懂事的大孩子会敏锐地察觉到父母有偏心之嫌,导致在未来生活中有意识地排斥家庭。
李玫瑾
从孩子的态度中发现自己教育方式的问题。有的时候你用什么方式对待他,他就会用什么方式回敬你。你尊重他,他才会尊重你,你不尊重他,他自然不会尊重你。
李玫瑾
4、5岁是人格教育的关键期,所以家庭教育要重视人格教育。
李玫瑾
心理发展有关键期,12岁以前称为依恋期,12-18岁成为青春期;依恋期需要家庭教育,青春期需要社会的参与。
李玫瑾
教育孩子容易,教育家长很难。
李玫瑾
人其实是“养育+教育”的产品。学校教育之前的家庭养育,尤其是心理抚养的好坏,可以影响乃至决定人的一生。
李玫瑾
父母与孩子的亲缘,最浓时分就在依恋期。好好珍惜孩子的依恋,这是父母未来教育孩子的一种心理资本。
李玫瑾
人性的教育大于智力教育,生存教育该大于精华教育 。
李玫瑾
孩子的问题一定跟父母教育有关,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其实问题早就有了。8、心理发展有关键期,孩子也一样,12岁之前称为依恋期,需要家庭教育;12-18岁称为青春期依恋期,需要社会的参与。
李玫瑾
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学会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
李玫瑾
«
1
2
...
55
56
57
58
59
60
61
...
174
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