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李玫瑾
教育心理学专家
李玫瑾,1958年9月生,汉族,犯罪心理学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陪伴孩子成长,是最大的恩情。家庭健全不代表健全的家庭教育,很多的社会问题都归结于人,人的问题归结在哪?归结于人的早年。
李玫瑾
教育不应该是记忆和应试,而是思考和创造。
李玫瑾
孩子喜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因此教育一定要注重对孩子的情感与心理需求的关注。
李玫瑾
引导孩子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李玫瑾
另外,她还提出了教育就是启迪孩子的灵魂,让他们获得自由和独立的观点,强调了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人格和精神。
李玫瑾
有一种人脾气暴躁、容易激动的人,还有一种人平和大度,前一种人早年的抚养一定是亏欠的,后一种人早年的抚养一定是非常到位的。
李玫瑾
以性格为核心的人格,是决定人一生的,尤其是6岁前的抚养生活尤为关键,所以,人格教育,家庭要重视。
李玫瑾
一个人如果小的时候没有对善待过,你就不要指望他成年之后会善待这个社会。
李玫瑾
要让孩子“参与”到家中的大事,不管他什么样的学习状态,家中的大事都要告诉他,听他的意见,让他做一点没有坏处。不过,在管教孩子方面,家里只能有一个声音,必须要有裁决的决策。
李玫瑾
心理发展有关键期,孩子也一样,未成年时期大体可以分为12岁之前的依恋期,12-18岁叫青春期,依恋期是家庭教育孩子的最关键期,青春期需要一些社会的参与。
李玫瑾
我的孩子高考前,她当时很痛苦,怕考不上对不起我,我说没问题孩子,就这些钱,你考不上你想开店,我把这钱给你做启动资本,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你。人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一个位置。
李玫瑾
未成年人的很多问题是滞后问题,比如当你发现孩子已经很难教育了,其实问题发生在很早之前。
李玫瑾
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的成功在于他的自信,孩子学习很重要,但是不是唯一。老师有一个分数线有一个任务,作为家长,我们要顾及孩子的全面发展。分数是老师管的,父母要管的是孩子你上学快乐不快乐,有没有人欺负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我可以帮助你什么。
李玫瑾
善于从孩子的态度发现自己教育背景中的问题,有的时候你用什么方式教育,他就用什么方式对你。你尊重他,他就尊重你;你不尊重他,他就不尊重你。
李玫瑾
人在早年,吃的苦越多,他到后来承受力就越好。除了他可能暴力一点,有些事情容易暴力,但他绝对不会有天有地,遇到挫折就去跳楼自杀。尤其家里有儿子的,一定要苦着养,千万不要照顾太周到。逆子很多时候是百依百顺造成的。
李玫瑾
青春期的孩子,教育一定要有方法。我们话有时候只要说到了,孩子知道了,你就不要非得让他承认错误。青春期的孩子让他承认错误是很难得。不要和孩子争执到底,那吵到最后反而会让孩子对你不恭敬。
李玫瑾
孩子一岁以前,甚至三岁之前,最好由母亲亲自抚养。人在生命的早期是很无助的,他所有需要的满足和快乐都和抚养人息息相关。认人是最早的情感现象,也叫依恋,由此,父母才获得抚养孩子的心理资本。
李玫瑾
孩子提的要求不合理,他的东西不能给他,怎么办?做到四个不要:一不要骂;二不要打;三不要说教,这个时候说什么孩子都听不进去,在他耳边的都是噪音。第四,你不要走开,他闹给家长看,所以你一定要看着他闹,温柔而坚定的拒绝。
李玫瑾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种心理或行为问题,一定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李玫瑾
孩子成长过程的心理阳光比智力更重要,所以,我宁可让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学,我一定让他活得快快乐乐,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在逼孩子,这种教育导致我们的孩子到后来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李玫瑾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