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学生
尽管对STEM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对以下两个基本特征,学界还是达成了共识。第一,多学科整合。也就是说,从学习的内容来看,STEM课程强调多学科的整合。这种整合按照美国马里兰大学的赫施巴赫教授的说法,主要有相关课程模式和广域课程模式,前者仍然有各个学科的概念,但是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后者则取消了学科间的界限。第二,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从学习的方法来看,STEM课程一般都以项目学习作为基本支撑,以开放性的真实问题作为导向,让学生围绕项目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朱永新
第一,减少对学生学习的控制,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欲望。老师可以设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但对于如何学、花多长时间学、学到什么程度,应由学生基于个人兴趣和动力自行决定,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主性。第二,为学生提供学习路径(learning paths),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结构化的个性学习计划,让他们不会因为对某一个主题完全不感兴趣而放弃这个主题的学习,但学生可以决定自己学习的深度。第三,让学生不断进行自评和反思,自评没有分数或排名,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确认自己是否掌握了某一个主题或概念。通过自评,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学习进度,只有当学生需要帮助时老师才介入。
朱永新
在知识学校,每个学生都有一位专属于自己的导师,导师不一定对学生所学习的所有科目都精通,但都是学习行为的专家。
朱永新
严格来说,课程应该不限于学校教育的范畴,而是以家庭教育为根基、学校教育为主干、社会教育为辅助、自我教育为根本的全方位、全过程体系。而课程最本质的特点,则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生命体验。师生共同经历的课程,不是一堆知识的罗列,而是通过他们的共同生命体验,成为有德行、审美、情感和能力的人。
朱永新
未来的教师,既是学生的指导者,也是学生的陪伴者;既是教练,也是陪练。他们不以学生的导师自居,而是与学生一起成长。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注重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注重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让学生更有获得感,这是未来教师的重要特点。
朱永新
有教无类:谁想学,谁就是学生。
朱永新
他们几乎没有找到能够用来测试学习风格理论在教育领域可行性的研究设计。而且,仅有的几项研究都不能证明这套理论的可行性,其中一些研究反倒与它严重抵触。此外,他们发现,更为重要的其实是授课方式要与科目的性质相符:几何与地理要用视觉授课,诗歌则要靠语言指导,诸如此类。当授课风格与内容性质相符时,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得更好,与他们偏好哪种授课方式毫不相干。
彼得·C.布朗
心理学家所说的“知识诅咒”,是指在别人学习我们已经掌握的东西,或是从事我们所熟悉的工作时,我们会倾向于错估他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教师通常会受这种错觉的影响——认为微积分非常容易的教师,在面对刚接触这一科目或是学不好这一科目的学生时,就不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彼得·C.布朗
每名学生被要求大声朗读书中的一段文字。如果朗读时出现了错误,斯匹维就会让这名学生再试一次。如果顺利读完,她会尝试让班里的学生解释这段话的含义,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彼得·C.布朗
要求学生们在阅读文章段落后,写下自己之前并不知道的、有关奴隶制度的10件事。
彼得·C.布朗
所有学生不光会习得学术知识,还包括实用的生活技能,这是他们未来获得成功、为社会做出贡献所必需的东西。
黛安娜·塔文纳
我们不仅仅是在设计一所学校,更是为了显示我们有能力教育好孩子。我们力求打造这样一种环境: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关怀,他们彼此熟识,有共同的归属。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顺利考上大学,还要指引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黛安娜·塔文纳
课题项目首先要提出一个问题或是一种挑战,该问题或挑战必须与学生本人或他们的日常生活相关,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项目解决实际的问题、克服挑战。
黛安娜·塔文纳
给每一位学生制订专属学习计划,也称为PLP(Personalized Learning Plan)。
黛安娜·塔文纳
思想型学校是学习机构,它将不断挑战既有假设,通过参与、创造和创新寻求更好的做事方法。思想型学校是思想型学生和成人的摇篮,即使学生离开学校,学习精神也常伴左右。学习型国家的愿景是:构建国家文化和社会环境,促进国民终身学习。
丹尼尔·伯勒斯
我就是故意要让学生们看到大人读书的样子。
藤原和博
如果每个人都有强有力的外来动机去学习,学校的日子会好过很多。在这种环境下,学校不是非得把教材教得生动有趣才能激发内生动机,只要提供必要教材,大家就已经感激不尽。学生有着强大的外部压力来主动努力学习。相反,如果没有强大的外来动机,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学校需要自己想办法来激发、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这时候,能让学生付出努力去学习的,只有内生动机。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为了促进体系结构创新,建立标准至关重要。流程标准(对教育学生的方式进行的规定)是对创新的抑制。但能力的标准至关重要,因为它们为创新者提供了改进的共同目标。没有这样的标准,学校的创新者的动力就无从谈起。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KIPP的架构包括一个叫作“SLANT”的课堂行为系统,它指导学生“S坐下来,L倾听,A提问,N点头,T用眼睛追踪老师”。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如果将来我们要做到系统地整合在线教学内容,并以最适合学生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推送教育内容,那很可能我们需要学术体系结构的变革,而这类重大创新通常只能通过重量级团队才能有效完成。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
1
2
...
23
24
25
26
27
28
29
...
82
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