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可能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那些目光长远、放眼未来并且坚持追求未来的意义的人,最有可能战胜苦难,从困厄中走出来。
维克多·弗兰克尔
至少要有几本放在床头的书,没事就翻翻,就像老朋友一样,有空就聊聊,等到书翻破翻黄,你对这个老朋友可能就会有更深的了解。
罗翔
人生就像博弈,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能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弗洛伊德
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犯错才是人,不犯错的是神明。亚里士多德说:离群索居者要么是野兽要么是神明。如果你孤独一生你可能会成为神明,但是人间烟火气太吸引我了,我是个俗人,我不要孤独。
董宇辉
越是能帮助你深入自我的概念,也越容易引发激烈的阻抗,它们最容易打破我们的心理平衡,最有可能带你走向深处的蜕变。而这个过程往往是痛苦的。
罗伯特·戴博德
孩子被母亲自私地占有,并不意味着母亲没有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关爱,相反,母亲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客体热爱着,但并不是以孩子真正需要的方式,而且这种爱的前提是孩子必须披着虚伪自体的外衣。这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却可能会阻碍孩子发展真实的情感。
爱丽丝·米勒
自大的人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而抑郁的人则生活在失去自体客体的恐惧之中。二者都不承认,失去或者没有自体客体都是过去早已发生的事,木已成舟,任何努力都不可能改变这一事实。
爱丽丝·米勒
如果自由的根基在童年就被切断,那么这种自由就无法实现。因此,自恋障碍的人只有不再害怕童年早期强烈的情感世界,才可能找到他的真实自体。
爱丽丝·米勒
马勒在她的书中写道:“母亲特别的无意识的需求可以创造一种孩子,激活孩子的无限可能性当中的一种,这种孩子可以发映她自己的独特的个人需求。”换言之,母亲一直以多样化的方式向孩子传递一种“镜像框架”,而孩子的原始自体要做出改变,去适应这个框架。假如母亲在孩子幼儿期的镜像功能是难以捉摸的,怀有敌意的或者让人忧虑不安的,假如她对自己作为一个母亲的自信有所动摇,那么孩子在个体形成阶段,就不能从自己的共生伙伴那里得到一个可靠的情感的再次确认。结果就是,孩子的原始自体感觉会发生障碍。
爱丽丝·米勒
自恋障碍的病人可能在生活中鄙视过许多人,例如“愚蠢弱小的”弟弟妹妹或者没有教养什么都不懂的父母。所有的鄙视都有一个共同的作用,那就是抑制自己不愿表现出来的情感。鄙视弟弟妹妹,常常是因为嫉妒他们;鄙视父母,能够帮助病人逃避无法理想化父母形象的痛苦。
爱丽丝·米勒
我已经知道,对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种局限,都有一个需求。否则,我们不可能有这个局限。症状只是一个外在的结果。我们必须深入解决精神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意志力和控制力没法实现的原因。他们只是与外部的症状作斗争,就像把杂草割掉却不把根挖出来。
露易丝·海
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个小房间,里面装着我们童年悲剧的道具。这里面可能是一个人不为人知的幻想、反常行为,或者是部分尚未克服的童年痛苦。而唯一有机会踏入这个小房间的人,就是他们的孩子。新的生命进入里面,童年的悲剧继续上演。
爱丽丝·米勒
科胡特认为,如果我们不把一个客体当成是他自己行为的中心,而是当成我们自己的一部分,那我们就自私地占有了他。如果别人不按照我们的期待或要求来行事,我们可能会感到非常失望、伤心,就像自己的胳膊突然不听使唤,或者某些理所当然的官能(比如记忆力)突然失灵了一样。突然失去对别人的控制,可能会引发我们强烈的愤怒。这种心态在成年人身上要比表面上看上去更普遍。我们喜欢把它称作一种病态的、不现实的、自私的心态。
爱丽丝·米勒
然而这种诱惑不可轻视,因为我们自己的母亲可能很少认真地倾听我们,甚至从不会诚恳地向我们透露她的内心世界。但是我们生命中永不泯灭的伤痛又让我们不会沉溺于这个幻想之中。
爱丽丝·米勒
中国家庭最大的问题是,夫妻双方如果总以指责和争吵解决问题,孩子就不会有高的自尊,也不会尊重自己和别人,这种创伤可能会导致一个人一生都没有安全感和渴望爱。
约翰·贝曼博士
我们需要先看见自己内心的美好,才可能真正看见别人的好;我们要先感受到对自己的爱,之后才可以去爱别人。
约翰·贝曼博士
我出生时贫穷,但是我不可能一辈子都贫穷!
霍英东
神学家可能争吵,但世界的神秘主义者说的是同一种语言。
Theologians may quarrel, but the mystics of the world speak the same language.
梅斯特·艾克哈特
RayDalio所说的时间恰好包含二战的起始时间,1939年9月1日到1945年的9月20。但是我不认为会发生战争,我非常认同尤瓦尔赫拉利的观点,各国军备竞赛核武器的拥有国越来越多,使得发动战争的成本大幅上升,反而阻止了战争的爆发。假设要搞二次分配及税改制度,但直接税不好收。比如房产税,资本利得税,遗产税,提任何一个税种都会引起社会的极大反弹,反对声音最多的倒不一定是最有钱的人,反而可能是普通老百姓。他们首先会考虑新税种对自己会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房产税很难征,因为中国老百姓配置最多的资产就是房产。资本利得税针对股市的征收难度也很大,遗产税也是一种比较难实施的税种。那么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很多人认为第3次社会分配靠捐助,效果可能并不理想,但在大数据时代还是有推进的可能性。
李迅雷
从就业的角度来看,It行业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毕竟是科技引领时代进步,金融业的发展空间不大了,目前金融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在7.5%以上已经是超前发展了,今后金融业不可能是存量博弈,而是减量博弈。
李迅雷
«
1
2
...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
417
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