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生活
生活的场景是广阔的,把学生带到生活中去,首先要依据教学计划、学科教材和学校所处的环境,结合时令季节特点,确定观察的主题,然后再根据主题选取具体场景。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是选择鲜明的感知目标;二是安排合理的观察程序;三是设计观察中启发性的导语。
李吉林
利用艺术“让语文课堂美起来“,以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的直观、生活的真实与语言描绘相结合等途径创设情境,将知识镶嵌在情境中,使儿童在情境中感受语言形象,体验情感。
李吉林
遵循学习科学,提出儿童情境学习的四大策略:(1)学习知识的复杂性——整合知识,选择最佳途径设计情境;(2)学习过程的不确定性——以情激智,唤起持久投入的内驱力;(3)学习系统的开放性——链接生活,凭借活动历练实践才干;(4)学习催发潜能的不易性——着眼创新,不失时机地发展儿童的想象力。
李吉林
每一篇教材的内容归根结底来源于现实生活。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取“情境”而不取“情景”,其原因就在于情境要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情境课程提出“意远的”特点就是受“意境说”的影响、启迪。刘勰指出:“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情境课程主张与斑斓的生活相通,使所创设的情境意境深远。因此,情境课程总是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如此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今及昔,以至未来……
李吉林
从“意境说”中概括四大核心元素,符合儿童发展所需:“真”——让儿童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衔接符号学习与多彩生活;“美”——美的愉悦唤起情感,在熏陶感染中促进儿童主动全面发展;“情”——情感生成儿童学习的内驱力,让情感伴随认知活动;“思”——想象是创造的萌芽,意境广远开发儿童潜在智慧。
李吉林
除了观察大自然外,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去观察社会生活,每个孩子都是社会中的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需要认识周围世界。
李吉林
生活中的道德学习是这样的:以我们拥有的道德本能或善端为基础,通过接受暗示、非反思性选择和自主选择的交互作用而实现。我们有拥有的道德本能或善端是道德学习的前提,在接受暗示、非反思性选择和自主选择中都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接受暗示、非反思性选择和自主选择不是孤立发挥作用的,而是交互在一起,综合地发挥作用,共同实现道德的学习。
高德胜
道德学习在生活中是如何发生的。道德学习发生于生活中,以个人的道德本性和后天环境因素为基础,二者直接间接共同影响,通过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接受暗示、非反思性选择与自主选择来构建最初的道德框架,为其人生预设道德基调。
高德胜
写你熟悉的生活,就是写真实。真、善、美,真是站在第一位的,真都没有了,善就是伪善,美就是臭美了。
蒋军晶
要让孩子有东西可写,重点不要放在拓展孩子的生活上,而是放在提醒、培育他们的“生活敏感度”上。
蒋军晶
只要孩子们对周遭的生活保持足够的敏感与好奇,时时刻刻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手足去触摸,用心灵去感受,就会觉得有那么多内容可以写。
蒋军晶
真正的艺术源自于对生活的痴迷。
刘墉
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都是演员,要么演得淋漓尽致,要么黯然退场。
刘墉
在生活的磨砺中,我们学会了坚韧,也学会了温柔。
刘墉
在生活的海洋中,我们既是航船,也是舵手。
刘墉
在疯魔与理性之间,我们找到了生活的真谛。
刘墉
艺术需要疯狂的灵魂,生活需要燃烧的热情。
刘墉
生活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智,两者缺一不可。
刘墉
疯魔是一种态度,是对生活的深情告白。
刘墉
他们面对的不仅是生活的艰辛,更是心灵的挣扎。
李修文
«
1
2
...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
718
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