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假设
假设你已在看《红楼梦》了,那么西方的文学,可以先看短篇小说。我个人极爱海明威的短篇,也深喜马奎斯。毛姆的作品故事性强,初看是引人的,他的短篇也好。旧俄作家的文字中,人性的光辉明显而深刻,只怕初看的读者对于那些极长的人名会不耐烦,忍一两本,便顺了。
三毛
对于阿里得有些投资看懂,有些投资看不懂,都很正常。其实一个投资,假设连街上买股票的老太太都能看懂的话,那麻烦就大了。战术是基本上今天做的事情大家都明白,你原来干这个,那只是战术,真正的战略,你去思考未来。
马云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和上不上市无关。你们只要把这公司想象成一家非上市公司,没有股价的变化就明白了。不过,绝大多数人大概做不到这点。客观讲,没办法将一家公司看成非上市公司来投资的话,最后多数是会亏钱的。我买股票时总是假设,如果我有足够多的钱的话,我是否会把整个公司买下来。
段永平
著名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Brian Arthur)在《技术的本质》一书中,写到这样一段话:“当我们去处理情况时,会使用一个由一套假设、期望和经验构成的参考系。我们对那些不符合这种参考系的事物往往采取忽视、误解或否认的态度。结果是,我们通常只能看到我们想看到的东西。这个参考系是不可能被铲除的,没有了参考系,也就没有了我们自己。”
李善友
正是因为有了“主体性认知”和“群体信念”的存在,所以在破除隐含假设的逻辑之前,必须先破除两件事:一是“我错了”;二是“我们错了”。把“我”“我们”和“我的思想”“我们的思想”之间密不可分的结打开,我认为这是批判性思维最重要的预备性的工作。简单来说,我们要勇于承认两件事情:一是“我错了”;二是“我们错了”。
李善友
在组织中,我们很容易被群体的信念影响,甚至会因此而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保持一致以寻求安心,这就是“从众效应”。破界创新的难点就是隐含假设,而最重要的隐含假设之一就是“从众效应”。对我们来说,只有认知到这个桎梏,才有机会从中跳出。
李善友
在三段论演绎法中,只有前提正确,才能保证结论正确。从这个角度来说,演绎法的隐含假设就是前提。演绎法的价值在于其可保真性,实际上,可保真性取决于前提为真,而来自归纳法的前提不能确定为真。所以,使用演绎法的关键在于确保前提的正确性,即前提不能来自归纳法。
李善友
在群体信念中,最重要的隐含假设就是群体经验。
李善友
在经典广义相对论的框架里,霍金和彭罗斯证明了,在一般的条件下,空间-时间一定存在奇点,最著名的奇点就是黑洞里的奇点和宇宙大爆炸处的奇点。在奇点处,所有定律以及可预见性都将失效。奇点可以被看作空间时间的边缘或边界。只有给定了奇点处的边界条件,才能由爱因斯坦方程得到宇宙的演化。由于边界条件只能由宇宙外的造物主给定,所以宇宙的命运就操纵在造物主的手中。这就是从牛顿时代起一直困扰人类智慧的第一推动力的问题;而在哲学领域,也有着追究终极的概念,当我们不断地向系统的源头追溯时,总能找到答案。无论是第一动力因,还是追究终极,从本质上来说,它们都属于基石假设,或者说第一性原理。
李善友
在固定的时空中,忽略已经经过验证的前提去推导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行之有效的。但在涉及时空转换的归纳思维当中,时间性归纳法的隐含假设是未来和过去一样;空间性归纳法的隐含假设是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的特性相同。
李善友
隐含假设,就是推论在逻辑层面的大前提。
李善友
一直到19世纪初期,人们才发现欧氏几何学建立在平直空间的基石假设之上。
李善友
我们提出了某种假想,然后通过自己的联想、想象,把这种虚构的故事具象成了某种现实的存在,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承认这种假想,最后虚构的故事就成了真理。所以,我们要学会质疑群体性的共识,敢于打破群体信念,这是破除隐含假设的方法之一。
李善友
我们常说“微言大义”这个词,意思是说用一句简练的话表达深刻的道理。但是在哲学语境中,我们强调的是假设与证明,即便是一句极度简练的话,我们也必须经过逻辑推理证明其有效性,否则就不是微言大义,而是虚假命题。
李善友
推翻一个结论,不要从结论入手,而是要从它的隐含假设开始,如果根基的隐含假设不成立,结论自然不成立。这也是辩论高手的常用方法,从基石和结构切入,不要从内容入手。
李善友
事实上,破界创新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发现和打破隐含假设。与禅修非常类似,当看到“隐含假设”时,我们就“开始”打破它了。通常,最常见的隐含假设就是群体信念,它包含你与周围人的共识,也有行业的常规,它们往往构成我们认知的隐含假设,而你身处群体信念之内,却难以察觉。
李善友
实际上,这个佯谬的出现是爱因斯坦打破经典力学原有系统边界的契机。这个佯谬的实质问题是,光速和时间,哪个是绝对参考系?在牛顿的经典物理世界:“绝对时间”就像河流一样,与任何物质和空间无关,是运动的绝对参考系。经典物理学确立了绝对时间的隐含假设,时间是绝对不变的,而其他所有物理定律要从时间这个绝对参考系中推导出来。爱因斯坦通过刚才的佯谬,发现了时间并不是绝对的参考系,经典物理学系统的边界由此被打破。
李善友
实际上,这个方程打破了牛顿经典力学大厦的根基。在牛顿经典力学的体系中,物体的运动都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这也是牛顿经典力学的基石假设之一。爱因斯坦再一次打破质量和能量之间的边界,将质量和能量融合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即“质能”,而质量和能量也就成了质能的一体两面。
李善友
实际上,牛顿力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万有引力”定律就建立在两个公理之上:第一个公理是惯性假设;第二公理是引力假设。由惯性假设和引力假设两个假设作为公理,推导出万有引力,从而建立了牛顿经典力学。这个架构就是欧氏几何里的公理化架构。
李善友
实际上,从整体的角度出发,任何理性系统的边界都是由第一性原理决定的。也就是说,第一性原理作为理性系统得以形成的元起点,虽然支撑了整个理性系统,但它同时也禁锢了这个系统的边界。它是系统得以形成的根基之处、最大的确定性之源,因此也是系统的最脆弱之处,是真正的阿喀琉斯之踵。所以,要想打破系统的边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作为基石假设的第一性原理击碎。当地基垮塌,建设在地基之上的高楼大厦自然也会随之轰然倒塌
李善友
«
1
2
...
10
11
12
13
14
15
16
...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