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逻辑
假如我们的潜意识必须在深植的情感和冷硬的逻辑之间做出抉择,情感几乎是每战必胜的。
哈维·艾克
这就导致了如下结论:人们不会把试图在思维中找到答案当作最终目的。思维只能把我们引向知识,而且是不能予以我们最终答案的知识。思维的世界矛盾重重。能够把握世界的唯一途径最终不在于思维而在于行动——即实践,在于对同一的体验。因而矛盾逻辑导致如下结论:对上帝的爱既不是思维上认识上帝,也不是爱上帝的念头,而是与上帝同一的体验行为。
艾瑞克·弗洛姆
矛盾逻辑在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中、在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中居于优势,而后又以辩证法的名义发展成了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哲学。矛盾逻辑的一般原理已由老子清楚地表述过:“正言诺反。”这一思想庄子也表述过:“是亦一也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艾瑞克·弗洛姆
西方世界一直遵循亚里士多德哲学的逻辑原理。这种逻辑学建立在“A是A”的同一律、“A不是非A”的矛盾律、“A不可能同时是A和非A, A也不可能既不是A又不是非A”的排中律之上。
艾瑞克·弗洛姆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其局限性,正如神秘主义是神学的逻辑产物,心理学的最终归宿是爱。
艾瑞克·弗洛姆
睡眠缺失会损伤人的注意力、执行功能、工作记忆、情绪、数学能力、逻辑推理甚至运动灵巧性。
约翰·梅迪纳
在技术领域之外,认知远比逻辑重要得多。但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关注逻辑。
爱德华·德·波诺
回声室效应。尽管互联网带来了它所承诺的各种多样性和社交途径,但它也催生了一个新的“物种”——同质化的内嵌群体。这种群体的形成不是因为亲属关系或者类似游牧部落的逻辑,而是思想上的自我调整。可以说,这就是新石器时代所特有的孤立形态在数字化时代的再现——信息在群族之内传播,而不是在群与群之间传播。
马修·萨伊德
教育的时间逻辑首先是“需求逻辑”:向师生的生命成长要尊重、要个性、要活力、要权力,最根本的是索要更多的可能性。
李政涛
教育戏剧与学科的关系,是一个螺旋式往复上升的关系:先打破学科界限,再回到学科,建构每个学科教育戏剧的运用与转化逻辑,随后,再度打破学科界限,走向综合融通……
李政涛
设计教育技术,就是设计人的生命成长。这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与基本理念。
李政涛
对思想的逻辑的欣赏,是有教养的心理的一种表现,这是在一种专门学习之后才可能具备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这样的一种洞察力,既有全局观,有通盘认识;又能看到一组思想与另一组思想之间的联系。只有通过专门学习,人们才能欣赏一般思想的确切表达,领会这些思想被表达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领会它们对理解生活的帮助。在抽象思维的理解中和对具体事实分析中,人们的思维能力经受了训练,经过如此训练的大脑的思维能力,既能极为抽象,又能极为具体。
怀特海
教育所有传达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妙和思想的逻辑的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的习得者的生活有着特殊的关系。
怀特海
一个概念,除非包含它的命题是正确的,否则就没有多大价值。所以,证明一个概念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证明包含它的命题的正确性,无论是通过实验还是逻辑推理。
怀特海
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熟悉抽象思维,明白如何将其运用到具体情形之中,并且掌握逻辑推理的一般方法。
怀特海
有益表达是尽量有效地向他人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方式。你的目的不是为了劝任何人相信你是对的,而是为了帮助别人理解你这样想的原因。有益表达让别人有机会质疑并影响你的思考过程,而不是讨论其结论。有益表达有助于揭示和弥合知识差异(通过分享信息)、逻辑差异(通过讲述需求、标准和逻辑推理)和目标差异(通过讲述目标)。
弗雷德·考夫曼
学习逻辑和数学。一旦掌握了逻辑和数学,无论读什么书你都不会发怵了。无论是数学、物理、电气工程、社会学还是经济学。你应该不畏惧阅读书架上的任何一本书。其中一些书对你来说难度可能有点儿大,但是没关系,你还是应该接着读,只要有机会就一遍又一遍地阅读。
埃里克·乔根森
知识源头,就像河流的源头一样,是知识发源的地方,是知识刚刚被创造出来的地方。源头的知识浓度和质量极高,有丰富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顺流而下,离源头越远,支流越多,混入的杂质也就越多。当一份知识掺入了太多杂质时,恐怕只能勾兑成鸡汤了。
古典
获得百倍收益的关键,并不是百倍努力。每个时代的高手都在利用社会和科技的底层逻辑撬动自己,实现跨越式的成长。
古典
我们为什么要开眼界?为什么要读经典书籍?为什么要见大师?为什么要学习底层逻辑?就是需要看到体系、看到全貌,才不会执意在某一个子系统里做到100分,而是利用“二八法则”快速跑通循环。
古典
«
1
2
...
15
16
17
18
19
20
21
...
39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