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其实
今天全国需要几千个、上万个乡绅,如果他们能够发掘、系统化地方的声音,就很有意思。地方的声音就是强调它的多元,这会给中国的长治久安打下很好的基础,像中国这种国家,要想长治久安,不能铁板一块,而要像铁索桥那样,这边松下去,那边翘起来,是一个灵动的有机体。只有把那个局打破之后,地方社会文化的自主性、经济和上层设计的统一性,才能够结合。如果没有地方社会在文化上的这种自洽,大家都往中心挤,其实是蛮危险的。
项飙
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选择了真正自由的大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要勇于争取自由。
岸见一郎
阿德勒却完全把人生责任和选择的权力交给了我们自己。当我们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后,却会发现,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正如本书的名字《被讨厌的勇气》,承担这种自由和责任,需要无畏的勇气。这种勇气,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词,也是我们人生问题的最终解药。
岸见一郎
泰格马克在这本书里,把现在我们关于意识的问题分为四级。第一级是“简单”的问题:大脑是怎么处理信息的?大脑的智能到底是怎么工作的?这些问题其实也很难,但毕竟似乎是可以用计算机原理解释的。第二级是“比较难”的问题:一个有意识的系统和无意识的系统,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第三级是“更难”的问题:物理性质是怎么决定感质的呢?第四级是“特别特别难”的问题:为什么宇宙里面居然有意识的存在?
万维钢
迷信思维其实是大脑的一种生理反应,而且可以通过药物控制。
万维钢
不特殊论者首先要有人人平等的观念。世界不会因你而存在,世界也不会因你而改变。不管你能做多少,其实这个世界的运行,基本上都跟你没关系。不特殊论者只是会对自身上的任何特殊之处都有一点不安。这点不安,就可能是你智慧增长的开始。
万维钢
为什么会有正常化偏误呢?因为思维惯性。平时日子一直都是这样过,我们就假定日子永远都这样过。哪怕看到不正常的事儿,心里也总想给它一个正常化的解释。全局思维其实就是“无我”和“上帝视角”。这才是破解正常化偏误的关键。
万维钢
在追求幸福的途中,我们所追求的其实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想要获得同样的东西:生活美好、工作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和睦、隽永友情,并最终在某些方面有所作为。
布伦达·本斯
人们很容易把价值观与偏见等同起来,但两者有云泥之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前见,这种前见其实就是一种价值观,有价值观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不愿意倾听他人的观点,也拒绝通过他人的观点来修正自己的价值观。
罗翔
利益与立场之间有一层隔膜,这层膜就是自以为是。别人的利益、需要、问题,别人的生命、体验、认知,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其实我们不知道,其实我们很容易搞错,其实我们在询问和聆听之前并不了解。走出自以为是的判断,走到对方真实的需要和利益之中,这就是破除立场,了解利益的过程。
熊浩
我们一般把“慎独”理解为单独一个人的时候要小心,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其实不是这个意思。“慎独”就是好好做自己,走自己的路,不要非要求自己和别人一样。
曾仕强
其实一个人到65岁以后,只要记住三句话就够了:第一句话,绝对不要吃好;第二句话,绝对不要吃饱;第三句话,绝对不要跌倒。
曾仕强
其实,我没有破坏江湖规矩,只是当初人们成批破坏的时候没有人提出来。这好比有一帮人开车在一条大路上走,这时候来了一批人把司机打跑了,然后把车开到麦田里了,在里面开了三十年,我只不过又把车开回到大路上而已。
郭德纲
其实传统相声没有一天不在创新,可我们的很多演员无知,觉得传统相声很陈旧,不值得一用。事实是,从清末到现在,老先生们已经把中国语言中能够构成包袱、构成笑料的技巧都提炼出来了,现在无论多新的相声,包袱也都是旧相声里有的,只不过他们不承认。所以我们先继承,再发展,两条腿走路。
郭德纲
杰克·韦尔奇:正如知识已经变成了网络的一种属性,领导力正在成为领导者所领导团体的属性,而非领导人本人的属性。决策时刻非常清楚地成为了一个网络中的节点,它在网络中产生,也在网络中跳动。面对现实听起来容易——但其实不然。
戴维·温伯格
说一个人聪明、工作能力强,很多时候其实是因为这个人的语言感觉敏锐,良好的沟通能力展现了其闪光之处。
赤羽雄二
人都会根据自己的观点对善恶、喜好进行判断。而对于自己的观点究竟是否有失偏颇,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结果就会和别人产生冲突,或者因为不理解别人的行为而积累很大的压力。
赤羽雄二
其实每一个宗教都有它神圣的饮料,基督教有红酒,佛教有茶(据说是来自悉达多的眼睫毛),伊斯兰教是咖啡,而印度教则是牛乳。
斯图尔德•李•艾伦
作家乔许·比令斯说的:“阻止我们成功的并不是我们不懂的事情。那些我们深信不疑、但其实不然的事情,反而是我们最大的阻碍。”
哈维·艾克
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F. Baumeister)在《意志力》(Willpower)一书中所写的:“不管你多么想做到理性高尚,你都无法在不付出生理代价的情况下做出一个又一个决策。这有别于普通的身体疲劳,你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累了,但其实你的精神已经处于低谷。”这种状态被称为“决策疲劳”(decision fatigue)。
赖德·卡罗尔
«
1
2
...
58
59
60
61
62
63
64
...
184
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