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情感
当我们和孩子一起爬坡的时候,播种的是知识,更是情感,否则,我们哪有资格对孩子说:“我爱你,我曾为你真心付出?”
薛瑞萍
表扬学生时应避免使用恭维、奉承的表达方式。学生的情感非常丰富,他们能听出来那是不是老师的真心话。
三好真史
课要教到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中,思想、情感微波荡漾,成为他们良好素质的基因,终身受益。基础教育教的是知识的“核”,是最不易老化的,伴随人的一辈子。
于漪
教育者应该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向上的情感和良好的习惯开始,形成初步的动力,并在实践中获得成功感,不断提升学习动力。
赵福江
首先,善良是人与人的关系的善,是利他倾向的情感品质:移情,同情,助人,善意,温柔,宽容,关心,友善,仁慈与爱。这些品质将人们在情感上联系在一起,故称之为亲社会动机。所以从善的领域上讲,从价值倾向性上看,善良是道德的善。
严开宏
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起先是“漠视”,然后是“溺爱”,再就是今天的“萦绕心头的爱”。这三种情感就是阿利埃斯识别出来的历史上的三类儿童观念,其中第三种是对孩子的自然之爱与监管、培养孩子的教育责任感的混合,它最初是为数不多的教会改革人士和道德家们的教育观念,随后推动了严厉的纪律在学校改革中的核心地位,并进入家庭,改造了父母因为孩子可爱、好玩而产生的浅薄的溺爱,这种新的儿童情感或可名之“教育之爱”。
严开宏
何为认真地对待童年?如果我们充分地意识到幸福时间中立性的虚妄,意识到童年和幸福是不可分离的,就会把儿童视作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具有完全人格的人,有头脑亦有身体、有理智亦有情感、有学习亦有玩耍。认真地对待童年,就是认真地对待童年的完整性。
严开宏
正因为重视的不是认识模拟,而是情感感受,于是,与中国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
李泽厚
线条不只是诉诸感觉,不只是对比较固定的客观事物的直观再现,而且常常可以象征着代表着主观情感的运动形式。正如音乐的旋律一样,对线的感受不只是一串空间对象,而且更是一一个时间过程。
李泽厚
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练,积淀下来,传流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留恋不止。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那么,得从哪里起头?得从遥远得记不清的时代开始。
李泽厚
情感疲劳:交感神经兴奋的结果:恐惧﹣肾上腺素分泌﹣更加恐惧的恶性循环。
克莱尔·威克斯
神经性疲劳的分类:肌肉疲劳、情感疲劳、心理疲劳、精神疲劳。
克莱尔·威克斯
神经症产生的顺序:紧张﹣神经敏化作用(情感被放大化)﹣困惑与恐惧﹣情感疲劳及其他并发现象﹣神经症。
克莱尔·威克斯
我想,教育的最宝贵之处,是用情感育人,教师善意的一言一行最能激起孩子心中美好道德的萌芽。特别是当班级有体弱生和病残生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对班集体进行爱的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关爱学生,帮助同学,有一颗怜悯之心。
桂贤娣
冲动是魔鬼,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要过分冲动,要控制自己的情感。
罗翔
高情商的人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它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罗伯特·戴博德
孩子长大后接受精神分析治疗时,一旦当时的孤独感涌上心头,随之而来的便是强烈的悲痛与绝望,我们能够明白他们小时候是多么煎熬。他们需要一个共情、陪伴的环境,而这恰恰是他们所缺少的。不光是孤独感,与恋母情结和本能发展有关的情感也是这样。
爱丽丝·米勒
孩子被母亲自私地占有,并不意味着母亲没有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关爱,相反,母亲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客体热爱着,但并不是以孩子真正需要的方式,而且这种爱的前提是孩子必须披着虚伪自体的外衣。这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却可能会阻碍孩子发展真实的情感。
爱丽丝·米勒
父母与孩子在体验和发展自己情感方面存在困难,从而导致了双方形成了一种相互的依赖。父母从孩子的虚假自我中找到了渴望已久的认可,以代替自身缺失的良好的心理结构;而无法依靠自己建立良好心理结构的孩子则先有意识,后无意识地依赖父母……父母留给他的“遗产”就是父母对他的心理投射,他可以把自己的真实自体深藏其中。
爱丽丝·米勒
成年人也只有在内化了一个爱自己、能与自己共情的自我客体时,才能体会自己的情感。
爱丽丝·米勒
«
1
2
...
38
39
40
41
42
43
44
...
72
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