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收集《企业迷思》名言文案让我们在挑战中成长不断进步
摘录《共享机制》经典名句是成功的指南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摘录《经营30条》经典名句是成功的指南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宋志平
中国建材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过程中,提炼出了“十二字”混改方针、“三优先”混改原则、“十六字”混改口诀以及一整套混改的基本做法。“十二字”混改方针是混得适度、混得规范、混出效果。“三优先”是活力、利润、机制优先。“十六字”混改口诀里是规范运作、互利共赢、互相尊重、长期合作。
宋志平
/
《企业迷思》
混合所有制企业关键是转换经营机制,我倡导一个公式,“国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
宋志平
/
《企业迷思》
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三项制度的改革看似简单,是改革最初的出发点,但直到今天仍是国企改革的难点。
宋志平
/
《企业迷思》
关于“市营”,我概括了五点内涵:一是股权多元化。二是规范的公司制和法人治理结构。三是职业经理人制度。四是内部市场化机制。五是按照市场化机制开展运营。
宋志平
/
《企业迷思》
“央企市营”就是中央企业市场化经营。关于“央企”,首先要明确四个属性,包括坚持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主动承担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为全民积累财富。
宋志平
/
《企业迷思》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有三条很重要:一是要合规。二是要高效。三是要负责任。
宋志平
/
《企业迷思》
管控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关键在于解决“两乱”:一是行权乱,政出多门,不知道该听谁的,不能令行禁止;二是投资乱,投资决策不能高度集中,子子孙孙的公司都在乱投资,母子公司职能缺位。
宋志平
/
《企业迷思》
我在中国建材提出了“格子化”管控的思路,集团众多企业都被划分到不同格子里,每个企业只能在自己的格子里活动,给多大的空间,就干多大的事。怎样让大家各适其位呢?我研究了五个办法:第一,治理规范化。第二,职能层级化。第三,平台专业化。第四,管理精细化。第五,文化一体化。
宋志平
/
《企业迷思》
在战略清晰、文化统一、运作合规的前提下,让前线听得见炮声的人发命令,后方做支持,而不是后方发命令,前方去执行。
宋志平
/
《企业迷思》
近年来,我们围绕“三精管理”做了大量工作。一是组织精健化,聚焦减机构、减层级、减冗员。二是管理精细化,聚焦降成本、提质量、增品种。三是经营精益化,聚焦价本利、零库存、集采集销。
宋志平
/
《企业迷思》
在归纳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我把经营与管理理念融合在一起思考,提出并推行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精益化的“三精管理”,旨在构建精干高效的组织体系、成本领先的生产管理体系和效益优先的经营管理体系,让企业实现从数量到质量、从速度到效益的转变。
宋志平
/
《企业迷思》
我常想,企业管理没有秘诀,如果一定要说秘诀,那就只能是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只要扎扎实实、一板一眼地做好那些最基本的工作,把我们熟知的管理信条真正付诸长期实践就可以了——正是那些看上去繁杂琐碎的管理制度、朴实无华的管理方法、一丝不苟的监督落实,成就了企业的基业长青。
宋志平
/
《企业迷思》
管理需要人性化,一方面要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引导人、教育人、约束人,做到严格管理、赏罚分明。
宋志平
/
《企业迷思》
处理冲突的最好方式,不是控制、妥协、退让、牺牲,而是在认同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利益的整合。
宋志平
/
《企业迷思》
MBA课堂上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这句话是:“小型涨落是进化过程。”涨落是个物理学名词,指的是矛盾和冲突。大矛盾、大冲突会伤害感情和破坏团结,但小矛盾、小冲突是客观的,甚至是有益的。
宋志平
/
《企业迷思》
做企业要以人为中心。企业是人,企业靠人,企业为人,企业爱人。
宋志平
/
《企业迷思》
面对困难,我常讲三句话:困难不是哪家企业独有的,可能人家比你困难还大;任何困难都会过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被困难吓倒,最困难的时候,可能就是黎明前的黑暗;面对困难要主动作为,不要怨天尤人,不能坐等天亮,要用积极的发展解决困难。
宋志平
/
《企业迷思》
企业的能力,不只是企业管理、市场开拓等应知应会的一般能力,更是卓越企业应有的特殊能力,即捕抓力,整合力,创新力,承压力。
宋志平
/
《企业迷思》
企业的格局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企业领导的认知格局。二是企业的战略格局。三是企业的工作格局。四是处理复杂问题的格局。
宋志平
/
《企业迷思》
企业要想避免衰落、再造卓越:一是规模做大以后要有忧患意识,不能沾沾自喜,妄自尊大,被暂时的胜利冲晕头脑。二是在扩张时要突出主业,有所取舍,不做与企业战略和自身能力不匹配的业务。三是出现危机时不能掉以轻心,要全力应对,防止风险点和出血点扩大。四是解决问题时不能有“病急乱投医”的侥幸心理,要对症下药,千万不能盲目补救,一个项目做不成再做另一个,一个目标实现不了再定下一个,那样只会拖垮企业。
宋志平
/
《企业迷思》
«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