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收集《表象与本质》文案金句是品牌的故事讲述传奇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克里希那穆提说,我们都被自己的范畴缚住了手脚。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创造力没有开关:要想拥有创造性的类比,得先对一个想法产生执念。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要是没有执念的力量,一些想法也许永远都不见天日。就像用同一把钥匙试上千百来把锁,没准儿哪次就打开了呢。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即便是科幻作家最大胆的想法以及超现实主义画家最狂野的作品,也源自日常生活的常见概念。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人脑总是在不断寻求新鲜事物,它绝不会因数量有限的隐喻而得到满足。你甚至可以说人的本性促使人有一种强烈而不懈的动力去超越那些已经固定下来的隐喻。这些固定下来的隐喻常常被称为“已死的隐喻”。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我们周围的一切永远在变,假如不把它们分类,不把它们简化成稳定的有规则的类别,环境就会是一片混沌,一切都是新鲜的和未知的,我们的头脑就会整天晕晕乎乎。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分类意味着采取某个观点。一旦将周围环境中的某事物归入一个范畴,这一决定往往会把与所选范畴不相干的各种特性的感知屏蔽掉。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我们是否学到了一种能力,让我们不受事物具体细节的打扰而心无旁骛地直奔事物的抽象内核。例如,我们知道但忘记希特勒曾经是一个婴儿,餐桌上的肉不久前是在田野里吃草的动物的身体,等等。尽管我们接受这些事实的真实性,然而却系统性地忽略了它们。因此,可以公正地说,我们确实看不到牛排里的动物,门里的树,元首照片里的婴儿。这不是愚蠢,而是智能。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文化背景相差越远的两门语言,概念空间之间的差别也越大。倘若两种文化在地理、历史和传统上都非常接近,那么它们的概念空间则会非常接近。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在类比中作出选择,就是在选择视角。这意味着从某个特别的角度看待事物,对情境采取某种特别的看法。这意味着,尽管我们自认是幕后提线的人,实际上却不过是木偶,只是意识不到身上的线罢了。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任何一个时代的伟大科学家都是这样在未知世界中探索的,他们对于自己并不完全理解的现象,作出大胆却又通常十分幼稚的类比。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每当一个隐喻变得平淡无奇,失去新鲜感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新的隐喻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直接、更强烈地感受我们身边的世界,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为了给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增加一些新鲜感。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每一个答案都可以自圆其说,而且对于每一个答案,都有一部分人满意,另一部分人不满意。它们各自的道理有着不同的直观层次。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专家能够看到新手看不到的东西。他们看到的线索,新手或者视而不见,或者即使看到也认为毫无关系。而恰恰是这些表面的线索引导专家实现了深刻的发现。这样,表象也越来越包含本质。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类比之所以极为有效,就在于表象确实是本质的重要标识。因此,依靠表象不失为一个不错的生活策略。在某一情境的众多表象特征中,必须努力分辨,才能选择哪一个作为依靠的对象。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作类比是我们大脑功能的重要基石,让我们能够利用从过去经验中获取的丰富智慧,不仅包括已经被贴过标签的概念,如狗、猫、欢乐、辞职、矛盾,等等,也包括没有贴上标签的概念,如上回我出门忘带钥匙结果在寒风中站了几个小时,等等。这些概念,无论具体还是抽象,都会根据当时的情况,在我们大脑找类比的过程中有选择性地、一个接一个地被激活。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在大部分情况下,从表面获得的线索能够快速引导人们看清该情境的本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并且活得很好的原因。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范畴”就是一种长时间建立起来的心理结构,它包含着有组织的信息,这些信息在适当情况下能够被提取。“范畴化”指的是将某个物体或某种情况与先前已有的范畴关联起来,这一过程是尝试性的、分层次的,并且还有灰色地带。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词语经常会误导人,而且表象和本质之间的表面对立实际上只是浅层对立。通往事物深层、中心、本质的大路恰恰始于事物的表面。表面提供线索,通往深层的线索,揭示出里面隐藏着什么,让我们得以瞥见中心深处的东西。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范畴的确在操纵我们,我们也的确受制于它们。对此只能承认。我们不仅被囚禁在已知的牢笼里,而且还是终生的刑期。但幸运的是,我们可以不断扩大这个牢笼。事实上,可以无限扩大。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