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收集《表象与本质》文案金句是品牌的故事讲述传奇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各种结构和限制虽是束缚,却奇妙地解放我们的思考。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我们面临的所有情境的的确确都是崭新的,从最宏观的到最微观的,从最抽象的到最具体的。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想法不是充分根植于我们已有经验的。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人们每时每刻都面临新的场景,但实际情况远比此复杂:我们每时每刻面对的不是一个场景,而是无数个互相重叠交织的场景。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每一个人都是从已知出发,无休止地延伸扩展,创造变体。这个大厦的基石就是最原始的生存需要。为了满足这些原始需求,人们不懈探索,进行各种各样貌似无限复杂的活动。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类比从头到脚侵入了我们的思维,控制着我们与世界交互的方方面面。它如此紧密地控制着我们,以至于我们只能以某种已知的方式进行思考。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事实上,正是那些已知的事物,从各个角度、每时每刻操纵着我们。不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的角度,我们都极其依赖已知的事物。因此,毫无疑问,在人生中回顾过往的经历,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我们在不断地面对陌生和未知的事物,通过大量的类比来应付它们。然而,这些类比也同样操纵着我们,把我们扔进已知世界的牢笼。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通过类比而作出的分类会使结论变得令人无法抗拒。如果它是条狗,就会狺狺狂吠;如果它是把椅子,人们就能坐上去;如果是在夜里,就看不清楚;如果提起这趟旅行,爸爸就会觉得我们认为他大限将至。这些例子都说明,类比可以在我们的心中根深蒂固。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任何人的每一个想法,不论多么渺小,看起来多么自发或是盲目,都是没有正确逻辑的心理活动的产物。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大千世界中的某一个事物可以同时属于数千个范畴,而这数千个范畴中每一个都和其他范畴大为不同。大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每个事物归纳到相应的范畴里,然后根据情况再把它归到另外的范畴里。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归纳是一种思维过程,即根据过去的一两个情境推出新的情境。这种推断可以被拓展得很广,比如说,在遇见一些聪明的荷兰人之后,就认为所有荷兰人都是聪明人;或是某人迟到了几次之后,就认为他经常迟到。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若是对某个领域没有执念,则很难想象一个人如何才能产生革命性的洞见。如果没有做好准备,执念便一无是处。要不是充满热情,就不会发现长久以来从所有同事眼皮底下溜走的联系。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执念遍及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换句话说,对于某些情境可能有着大量的类比,但只有执念才能够胜出。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学到了新的知识或是有了新的经验,都会深深地影响人们对于身边环境的看法。在孕妇的眼中,走到哪儿都能看到孕妇;等到她生了孩子之后,眼中就全是小孩子了。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偏见并不是问题,反倒常常是件好事。因为偏见通常十分有用且高效。如果大脑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同等对待,将会陷入困惑。因此,范畴正如滤镜一般,是人类内心生活的关键要素,帮助我们应付如洪水般不断袭来的各种刺激。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2001年之后,这场事故不知道毁了多少人的生日或是结婚纪念日。而且,在2001年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各类庆祝活动、公众活动都有意避开了9月11日。这个日子就像是有“放射性”一般,凡是靠近它的东西均不能幸免。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有时,同一文化或是同一子文化内部的人会共享一系列范畴,这些范畴影响着人们对情境的看法。而对于那些处在这一文化之外的人们来说,这些看法会令他们大吃一惊,感到极其古怪。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我们的价值观,部分是由自身成长时的文化所决定的,而非亘古不变的绝对真理。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当遇到一个新的情境时,总会想起自己或是朋友、家人等过去发生的事;面对着这些复杂的情境,也总能脱口说出生动形象的词汇。上述这些都明确表示,思维就像强劲有力的引擎,为的就是寻找一个个具体事物之间深藏的联系,也就是指发现或创造抽象。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人们的思维不是依靠不固定的、无意义的符号模式。相反,思维固定在两种东西之上,也就是说,头脑中的概念有两个源泉。首先,思维通过类比固定于过去。其次,思维通过亲历亲为的身体固定于具体的世界。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
《表象与本质》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