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张贵勇
亲子教育畅销书作家
张贵勇,文学博士、阅读推广人、《中国教育报》副编审、亲子教育畅销书作家、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特聘讲师。著有《给孩子的童年书》《真正的陪伴》等书。
教师应该成为多面手,越多面越能对学生产生意料之外的影响。其实,堪称中国基础教育脊梁的“中师一代”之所以受欢迎,除了他们勤奋好学外,还在于他们多才多艺:粉笔板书、吹拉弹唱、跳舞体操等都过硬,每一样都能“唬住”学生。
张贵勇
我一直觉得,阅读这类经典绘本对学生而言就是一次很好的德育,远胜各种干巴巴的说教。既然每位教师都有德育的责任,那么借助故事来开展德育,也应该成为一种共识。
张贵勇
所谓“接地气”,就是教师能深入浅出、化繁为简,把枯燥的知识变成有趣的故事、生活的帮手,一堂课下来,学生兴趣盎然、意犹未尽,不时有豁然开朗的顿悟。
张贵勇
所谓“站在高处”,就是教师掌握了这门学科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方法、内容,乃至整个学科的来龙去脉、人文典故。
张贵勇
真正优秀的教师会把学科的味道讲出来,赋予学生一种历史的学习眼光,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将思想延伸到学科发展的源头,发现学科与生活的生动联系,产生“我要学下去”的冲动。
张贵勇
在学科教育时,教师最好加入一些有趣的元素,如讲一讲该学科历史上好玩的人或事,或者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爱上这门学科。
张贵勇
任何学科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冷冰冰的知识的堆叠,而是有着诸多好玩的人与事,甚至都有堪称奇妙的发展史。教师要给学生铺陈学科的特性、研究对象、历史过程等,为当下的学科学习定位,让学生找到学习的起点和方向。
张贵勇
理想的师生关系是相互尊重、彼此珍惜、和谐相处,是基于爱与关心基础上的携手成长、共享教育美好。就像孔子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一样,尽管其中也有批评,但学生不会觉得无地自容,而是以深受教益的心态来看待,师生所在的那个场是融洽的、自在的。
张贵勇
学校不只是应该让师生觉得舒服的地方,还应该是一个让人收获知识、快乐成长的场所。
张贵勇
好学校首先能让学生拥有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尤其是当学生毕业离校时,是依依不舍地眷恋,还是义无反顾地逃离?是回报学校以诚意满满的小礼物,还是破坏学校公物以泄心头之愤?都验证着学校是不是在践行真教育、好教育,是不是在立德树人。
张贵勇
孩子才是天生的教育家,对教育规律、教学技巧都有自己的洞察与理解,而且理解得比较到位。
张贵勇
好的启蒙教师会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热爱、坚持、向上的种子,他会以非凡的耐心与爱心,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带领学生在某一方面深扎根、快成长。
张贵勇
教育是不应该让学生心生恐惧的,真正的好学校应给予学生一种宾至如归、如沐春风的感觉,会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生出深深的眷恋与爱戴。
张贵勇
反思自己,反思教育,重要的还是要尊重规律,从儿童出发,倡导儿童本位。
张贵勇
倾听不仅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张贵勇
孩子的任何做法都不是毫无缘由的,一言一行都有着内在的动机。教育者不仅要看到孩子的言行,更要看到言行背后的出发点,将孩子当作独立的、有思想的人对待。
张贵勇
有的教师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听,是否听得进去,都要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统统硬性灌输给孩子。殊不知,不了解对方的需求,没有心灵沟通的教育,不仅毫无作用,甚至可能南辕北辙。而教师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心愿,教育才会站在对的起点,不至于发生“对牛弹琴”“夏虫语冰”的笑话。
张贵勇
教师应该多听孩子的心声,我甚至觉得很多时候一个人会听比会说更重要。
张贵勇
老师就得喜欢孩子的叽叽喳喳。
张贵勇
教师或家长需要拥有耐心,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时刻给予孩子鼓励。
张贵勇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