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菲利帕·佩里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作者
菲利帕·佩里(Philippa Perry)是一位英国的心理治疗师和作家,她以撰写有关心理治疗和个人发展的书籍而知名。著有《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沙发上的心理学》等。
孩子生活中的人,构成了孩子的世界。那个世界可能是充满关爱的世界,也可能像战场一样纷争不断。努力避免家庭生活偏向战场那个极端,这非常重要。如果孩子总是心事重重,担心自己的安危及归属,他们就无法自由地对广阔的世界展现好奇心。没有好奇心对他们的专注力与学习都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菲利帕·佩里
孩子都希望忠于父母的任何一方,在父母之间受到拉扯会使孩子左右为难。如果父母相互配合,沟通良好,而且孩子在父母离异后仍与双方定期密切地接触,孩子以后的生活会和往常一样,性格也不会变得忧郁或好斗。只要父母之间有明确、积极的沟通,未同住的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也会比较融洽。如果父母离异后,其中一方(通常是父亲)渐行渐远,孩子就会感到痛苦、愤怒、忧郁或自卑。
菲利帕·佩里
孩子不是一个物品,而是你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人,他可能需要依赖你二十年,他不单只是改变你原本生活的催化剂。如果你从私心看待为人父母这件事,孩子其实是丰富你人生的源泉。
菲利帕·佩里
父母害怕面对自己的错误,其实对孩子毫无帮助。当我们改变行为并修补破裂关系时,那些犯下的错误(例如假装孩子的感觉不重要)是可以弥补的。但如果我们觉得承认错误太丢脸了(而且“坏”标签还会增加那种羞愧感),我们就永远无法纠正任何错误。
菲利帕·佩里
对家长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和孩子轻松自在地相处,让孩子感到安全,让孩子觉得你想要陪伴他。我们的言语也会发挥小小的作用,但更大的作用体现在我们展现出的温情、触碰、善意和尊重: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他们的个性、观点,以及看世界的角度。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在孩子清醒时,表达对他们的爱,而不仅仅是在他们安静入睡时才展现出来。
菲利帕·佩里
当你注意到自己如何自我对话时,你就会有更多的选择,并决定自己想用哪种方式来倾听那个声音。就像以下这样:1.首先,找出那个声音。2. 别理会那个声音,也不要和它争论,把它视为一个难相处的人就好。它讲什么,听听就算了,别放在心上。例如,你可以心想:“反正你有权发表意见。”3. 走出舒适区。去做内在批评者说你做不到的事情,你会因此找到更多的自信。当你开始怀疑自己时,就回想你做到的事情。4. 意识到你把自我批评传给孩子的危险。知道那个危险性,会让你更有动力去注意它。
菲利帕·佩里
大多数家庭都会争吵,重点是你如何处理及化解冲突。不要让意见分歧破坏你们的关系,破坏孩子的环境。在和谐的家庭中,家人争吵时,仍会尊重及欣赏彼此,并想办法让自己的意见获得认可,也让自己的感受获得倾听和理解。
菲利帕·佩里
冲突导致孩子处于警戒状态,威胁到他们的安全感,也使他们对世界缺乏开放的心态和好奇心。他们的精力和注意力会切换成某种紧急应对模式。
菲利帕·佩里
你需要接受你目前的状况,而不是责备自己没达到你认为该达到的境界。
菲利帕·佩里
感受就只是感受而已,从来没有对错之分。
菲利帕·佩里
对孩子抱持乐观心态,是一种必须养成的习惯。为了孩子好,我们需要相信她会成长、学习、掌握各种诀窍和技能。当我知道我景仰的人相信我的时候,我做任何事情都会容易许多。
菲利帕·佩里
看向你想前进的方向,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你不想去的地方,会使你的心态更正面积极。
菲利帕·佩里
你应该要意识到,孩子只是在告诉你他的感受,你要把握这个机会与他产生共鸣,谈论他的感受,而不是急着否认他。……否认负面的并不会让它消失,只会强化它。
菲利帕·佩里
孩子获准表达所有的感受,而不只是合宜的感受时,孩子更有能力享受快乐。
菲利帕·佩里
当我们责备孩子哭闹时,我们就给了孩子两个哭闹的理由:一个是最初让他感到难过的事;另一个是父母生气了,而他们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菲利帕·佩里
如果亲子教养真的有秘诀可言,那就是这一个:不要和孩子争论他的感受。
菲利帕·佩里
对待情绪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尽量不去忽视它或压抑它,而是关注它,通过它去找出我们需要什么,并把握机会去争取。
菲利帕·佩里
包容是指看到孩子的愤怒时,理解他为什么愤怒,帮他用言语表达出来,并为他找到可接受的方式表达愤怒,不让他受到愤怒的惩罚或被情绪压垮。
菲利帕·佩里
从那个问题带给你的感受开始讲起,而不是先攻击或责备对方。
菲利帕·佩里
即使“赢家”感觉良好,那也是以牺牲对方作为代价。
菲利帕·佩里
«
1
2
...
7
8
9
10
11
12
13
...
23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