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菲利帕·佩里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作者
菲利帕·佩里(Philippa Perry)是一位英国的心理治疗师和作家,她以撰写有关心理治疗和个人发展的书籍而知名。著有《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沙发上的心理学》等。
合作型管教,和孩子一起思考怎么解决问题,更像是辅导员,而不是独裁者。①借由定义自己来定义问题,②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③确认那些感受,④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思考解决方案,⑤坚持,必要时重复几个步骤。
菲利帕·佩里
家长的任务是以身作则,用一样的同理心来对待孩子和他人,并希望孩子也能展现这样的行为。除此,为适应社会,举止得体,还需要培养四种技能,①抗挫折能力②灵活应变能力③解决问题的能力④从他人角度看待及感受事物的能力。
菲利帕·佩里
一个矛盾,帮孩子培养独立精神的关键,在于让孩子在准备好离开你的时候让他离开,而不是刻意训练去疏远他。
菲利帕·佩里
不把孩子当“人”看待,而是把他们当成“事情或任务”来处理,不去了解他们的感受,你会发现等他们十几岁你想跟他们交谈,他们却不太想理你。
菲利帕·佩里
从感受中转移注意力不是一种好的方法:不断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帮孩子甚至其他家人抽离当下感受或体验,无意间会导致他们难以专注并阻碍与他们培养良好开放亲近的关系。
菲利帕·佩里
当你对孩子发飙或表现出过于激动的情绪时,是因为你自己认为必须用那种方式保护自己,以免你感觉到你在那个年纪所经历的感受。有这种反应其实很正常,应该勇于承认,而不是把气出在孩子身上。
菲利帕·佩里
无论孩子的年纪多大,他都会以行动来提醒你,你在他那个年纪时所经历的情绪。
菲利帕·佩里
我们很容易对自己的情绪反应,立即作出判断或假设,而没有考虑到那可能是因为当下发生的事情,勾起了过往的记忆。
菲利帕·佩里
我们的言语也会发挥小小的作用,但更大的作用体现在我们展现出的温情、触碰、善意和尊重: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他们的个性、观点,以及看世界的角度。
菲利帕·佩里
我可以肯定地说:不会!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真实可信,而不是十全十美。
菲利帕·佩里
为了避免受到那些触发因素的控制,你可以抱着同理心去回顾你婴幼儿时期或童年的经历。
菲利帕·佩里
如果我们不反思自己是如何成长的,以及上一辈在我们身上留下的影响,有一天你会忽然发现,那些经历会冷不防地跳出来,给你一记回马枪。
菲利帕·佩里
如果你觉得自己每天几乎时时刻刻都想远离孩子,你真正需要远离的,可能是孩子在你身上触发的感觉。
菲利帕·佩里
人类是先有感觉,之后才动脑思考的。婴儿与儿童特别重视感受。你如何因应及回应孩子的感受很重要,因为人类无论老幼,都需要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来关注及了解自己的感受。
菲利帕·佩里
缺乏信心、悲观、过度保护、时时刻刻的担心,这些心态都会影响到亲子关系质量。
菲利帕·佩里
破裂是指我们误解彼此,做了错误的判断,伤害了他人。在每个重要、亲密的家庭关系中,翻脸决裂是无可避免的。重点不在于关系破裂,而是要加以修复。
菲利帕·佩里
每个人都是这样,我们必须先释放暗藏在心底的悲伤,才能够释放内心的爱。
菲利帕·佩里
每个人都会因为获得他人的倾听、理解、共情而受惠。把这件事情变成家中的首要任务,那会让你的家成为孩子最温馨的港湾。
菲利帕·佩里
理想的争论不是以获胜为目标,而是在追求理解。
菲利帕·佩里
回应一个人的要求可以满足他的情感需求。
菲利帕·佩里
«
1
2
...
10
11
12
13
14
15
16
...
23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