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中国
20世纪80年代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合制裁中国,当时中国资深外交家钱其琛在美国的一次演说中说,离开中国,美国也能发展,离开美国,中国也能过日子,但我们合作不是更好吗?这句话为双方提供了另一种思考,如今我们重温钱老当年这句话,能否唤醒那些正在奉行关门主义的梦中人呢。
宋志平
中国不少人当年插过队、去过兵团,锻炼了他们的意志,使得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现在的精英。
宋志平
中国建材“走出去”秉持三大理念。第一,要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贡献;第二,要和当地的企业密切合作,为当地的企业留下空间,大家一起合作;第三,要和当地的人民友好相处。
宋志平
一个成功的企业要得到快速发展,首先要站在道德高地上,那么道德高地又有哪些内容?对于中国建材来讲至少有以下四项内容:1.以人为本,提升人的价值和幸福感;2.以大局为重,走互利共赢的道路;3.重视气候问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4.“一带一路”走出去,做世界公民。
宋志平
中国建材重组有四个原则:一是符合集团的战略,不是所有企业都要整合;二是重组的企业要有潜在效益;三是一定要有协同效应;四是要防范风险。
宋志平
中国建材是一个有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企业,企业家是市场稀缺资源,可遇而不可求,中国建材将把保护企业家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作为重中之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让吃苦者不吃亏,让流汗者不流泪。
宋志平
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国建材行业蓬勃发展的40年,也是中国建材集团快速成长的40年。40年来,中国建材从种子、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从引进技术到“走出去”,从企业改革上市到行业重组,从跟随创新到引领创新,从世界500强企业到世界一流,经历了无数坎坷,终于迎来了今天的辉煌。
宋志平
从企业家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我国企业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贡献:1.为稳定中国经济发展做贡献;2.追求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型升级;3.实现小康社会;4.致力于继续推进全球化进程。
宋志平
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攻坚时刻,我们应当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应该充当国家经济的脊梁。中国的企业家,包括大企业家、中小微企业家都要挺身而出,因为我们是企业家、是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
宋志平
按照德鲁克的实践理论,我认为当下中国的企业,乃至全球的企业,都遇到一个较大的问题——企业到底该如何分配利益。
宋志平
中央企业资产的70%都在上市公司混合所有制里,今天中国的国有企业实际上是改革了的国有企业,是市场化了的国有企业,是混合化了的国有企业,早已不是40年前的国有企业,更不是美国人想象的那种靠垄断、靠补贴生存的国有企业。
宋志平
中国的经济是融合的经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是融合的关系。
宋志平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我曾经鼓励中国建材集团的干部:一是困难是客观的,你困难别人也困难,可能别人比你还困难,要增加耐力;二是往往最困难的时候,困难就快过去了;三是所有的困难我们必须全力面对和认真解决,不能怨天尤人。
宋志平
中国建材成为建材行业走出去的国家新名片。核心要点是:以先进技术和优势产能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海外投资“升级版”,以优质建材服务“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创新“走出去”模式,助力“一带一路”贸易互通;站在行业发展的尖端,打造国际创新研发平台。
宋志平
企业管理毕竟是以研究企业为对象的,工业革命后管理热潮产生于英国,20世纪上半叶美国独领风骚,而后日本跟上,现在应是讲中国企业故事的时代了。
宋志平
市场领域从偏重国内市场向“一带一路”大市场转变核心要点:创新EPC模式;打好产融结合“组合拳”;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重视海外并购;坚持互利共赢的文化。
宋志平
企业家精神是中国经济的原动力,企业家通过引领机制革命带来高质量的发展。
宋志平
对于转型中的中国企业来讲,日本的昨天就像我们的今天,我们应该认真借鉴日本企业的经验,为什么日立、索尼能够转型成功而夏普却失败了,为什么同属胶卷业的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能够成功转型而伊士曼柯达公司却倒闭了,这些需要我们深度思考。
宋志平
中国建材“三精管理”中的第一精就是组织精健化,就是我们讲的“三减”,即减层级、减机构、减冗员,企业是一边发展,一边“剪枝”,也就是说,组织精健化应该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
宋志平
在企业的经营方法上,以前讲得比较多的是“量本利”,即加大销量可以降低产品的单位固定费用,从而降低产品单位成本;但在过剩市场的情况下,企业无法加大销量,多生产意味着加大库存,不但不能降低成本,还会增加资金占用。因此,中国建材推行“价本利”的经营方法,就是稳价降本的经营,这些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宋志平
«
1
2
...
81
82
83
84
85
86
87
...
154
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