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中国
一书的作者弗里德曼曾提到,中国人可以把技术学去、拿走,但还没学会美国的最后一招,这就是美国民间的创新能力。
宋志平
“The business of America is business”,在我看来,中国的事业也是企业。
宋志平
记得在2012年度的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仪式上,嘉里集团董事长郭鹤年老先生告诫年轻的创业者,要做到四条:一是要专注;二是有耐心;三是有成绩后要格外当心,成功(可能会)是失败之母;四是有了财富要回馈社会。
宋志平
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中国旨在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高端供给。
宋志平
有一次,工业和信息化部让我给工业企业介绍重组经验。我说:“中国建材的重组是从利润出发的。”时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邵宁同志说:“志平的重组是赚钱的重组,是从盈利出发的,大家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宋志平
兼并收购往往是冷冰冰地讨价还价,谈好价格,完成交易,拿钱走人。联合重组则是平等协商、利益均沾,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合作、共赢思想。
宋志平
对中国来说,面对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联合重组是必然选择,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
宋志平
作为中国企业,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是让全世界人民欢迎的,应该站在道德高地上做企业,把中华民族的美誉度带到各个国家。
宋志平
实践证明,混合所有制解决了“国有经济和市场接轨、国企深化改革、社会资本进入国企部分特定业务、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携手共进”四大难题,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企业的成长。
宋志平
在共享理念下,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都充满活力、竞相迸发,积极共创共享社会财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也将为解决全球性收入分配两极分化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宋志平
企业本身是一个经济组织,但又是一个社会组织。企业的经济目的就是必须有效益,企业的社会目的就是要为社会服务,让社会更美好。我们要站在道德高地做企业,做成保护环境、热心公益、关心员工、世界公民的有品格的企业。我崇尚一生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做好我们中国的企业。
宋志平
企业家是富于创新意识、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领导者,与企业规模、所有制形式等无关。民营创业者、具有创新改革意识的国企领导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等共同构成中国的企业家队伍,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宋志平
中国建材集团是靠联合重组一路发展起来的,各地不同的企业分别加入,集团企业文化是开放包容的。在过去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一直推进以融合为特质的“三宽三力”文化,即待人宽厚、处事宽容、环境宽松,向心力、亲和力、凝聚力。
宋志平
今天,我们既要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也要建设品牌强国,积极打造一流的品牌,讲好中国品牌的故事,提高全球市场对中国企业和产品品牌的认知度,这样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宋志平
中国建材的五优路线就是“优技、优质、优服、优价、优利”。优技就是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靠的是技术。优质就是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优服就是做好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优价就是合理的价格。优利就是用良好的经营争取合理的利润。
宋志平
记得在2012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嘉里集团董事长郭鹤年老先生曾给了年轻创业者4个忠告:一是专注;二是要有耐心;三是有了成绩后要格外当心、成功也是失败之母;四是有了财富要回馈社会,而且越多越好。对于第三点我印象尤为深刻,因为过去我们常讲“失败是成功之母”,却鲜少说“成功是失败之母”。
宋志平
与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不同,中国建材的八大工法(五集中、KPI管理、零库存、辅导员制、对标优化、价本利、核心利润区和市场竞合)既包括了内部管理体系,也包括了外部市场建设的管理体系,既要做工厂也要做市场,实现了内控成本与外抓市场的完美结合。
宋志平
管理是正确地做事,是处理好人、机、物、料的关系,是眼睛向内,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管理要有一些工法,从最早在北新建材坚持开展整理整顿、质量贯标、品牌建设到后来在中国建材开展五化管理、三五整合、八大工法、六星企业、格子化管控等,多年来我一直反复实践和摸索。
宋志平
中国建材在重组过程中遵循的原则有四个。一是被重组企业符合公司的战略要求。二是被重组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和潜在价值,企业被并购后能产生利润。三是被重组企业能与现有企业产生协同效应。四是重组风险可控可承担。
宋志平
中央企业的实力+民营企业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今天的中国经济是高度融合的经济,社会各界应多讲融合与包容,让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宋志平
«
1
2
...
83
84
85
86
87
88
89
...
154
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