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什么
人会把自己掌控范围之内的所有东西都当作自己的,这是人天生的一种性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的原理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如果我们的欲望和满足欲望的方法两者都会成倍地增长,那么每个人就会让自己成为所有人的主宰。由此,仅仅为了得到什么就想要什么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是整个宇宙的主人,并认为所有人都是他的奴隶。最后,当我们不得已拒绝给他某个东西的时候,因为他一直坚信只要他开口提出了要求,任何东西都可能得到,他就会把你的拒绝视为一种反叛的行为。在他还太小,不明事理的年龄,你对他解释的种种理由在他眼里都是虚假的借口。他在其中看到的只有你的恶意。他所谓的不公正的感觉会让他性情大变,充满怨恨,他会厌恶每一个人。他从没有对别人善意的行为心存感激,对别人的种种恶意更是心怀怨恨。
卢梭
让你的孩子只依赖于物。在教育他的过程中,你就能遵循自然的秩序。如果他有冒失的行为,只需让他碰到有形的障碍或受到由行为本身导致的惩罚,这些他会在将来适当的场合适时地想起。因此不需要禁止他做错事,这就足以防止他做坏事。对他来说,经验和体力的不足就可以取代法律的地位。不要因为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以满足他的欲望,而只能因为他的确需要才给他所要的。当他在行为活动的时候,不要让他知道什么是服从别人,也不要在别人为他做事的时候,让他知道什么是支配他人。要让他感受到他的行动和你的行动中有同样的自由。要正好在他需要体力的时候,为他补充缺乏的体力,以让他刚好能自由行事,但不能把他的体力补充到让他专横跋扈。这样,虽然他在接受你的服务和帮助时有一种耻辱感,但是他会期待自己不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能够到来,并为自己帮助自己感到光荣。
卢梭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他们会选择蚂蚁。没有人喜欢自己丢脸,他们总是会选择成为主要角色,这是自尊的选择,也是一种非常合乎人的本性的选择。但是这对孩子来说是多么可怕的一种教育啊!最可憎的怪物莫过于吝啬小气而又冷酷无情的孩子了,他能意识到别人想要得到他的什么东西,也知道他应该拒绝什么。那个蚂蚁则更甚,它甚至教孩子们在拒绝的时候还要嘲笑别人一通。
卢梭
虚幻和沽名钓誉。当统治依赖舆论的时候,统治本身就具有奴性,因为如果你借助别人的舆论统治他们,你也会依赖他们的舆论。要按照你的意愿领导他们,你自己就必须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为做事。只要他们一改变想法,你就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做法。接近你的那些人,只需要设法影响你统治的那些人的想法、统治着你和你最爱的人的想法、你自己家人的想法,或者他们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即使你拥有地米斯托克利(Themistocles)那样的天分,所有的大臣、朝臣、祭司、军人、仆人、说话含混不清的人,乃至小孩子,也都能把你放在军队中像指挥一个孩子似的领导你。不管你做什么,你实际的权威绝不能超越你自己的才能。一旦你必须用别人的眼睛去看事情,就必须把他们的意志当成你自己的意志。你可能会不无骄傲地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万民皆是我的子民。”就算是这样吧,但你又是什么呢?你是你部长、首相的臣属。你的部长、首相们又是什么呢?他是他们的办事员、秘书和情人的臣属,是他们仆人的仆人。你抓住一切,将一切占为己有,然后你又用双手大把大把地往外抛银子;出台你的战争计划;修筑绞刑架和战车;发布各种法令;成倍地增加你的密探、士兵、刽子手、监狱和锁链。可怜的人,渺小的人啊!所有这一切给你带来了什么好处?你不会得到更加细心的侍奉;你也不会受到别人更少的劫掠或欺骗;你也不会获得更加绝对的权力。你会不断地说“我们想这么做”,那么你就会不断地做别人想做的事。只有遵循自己意愿的人,才不需要借用别人的手臂来实现自己的意愿。由此可见,天底下最大的好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做他能做的和他喜欢做的。这就是我的基本准则。将这个准则应用于儿童,就会得到各种教育原则。
卢梭
你知道让你的孩子变得非常悲惨最可靠的方法是什么吗?让他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因为他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会让他觉得生活安逸,他的欲望会随之日益增长,早晚有一天你将不得不拒绝他的要求,而这样的拒绝完全出乎孩子的意料之外,会比得不到他自己想要的东西更加让他受伤。一开始,他想要你手里拿的一根甘蔗,很快他就会想要你的手表,接着他想要空中飞翔的小鸟,或者在他头顶上闪烁的星星。他看见什么就会想要什么。除非你本身是万能的上帝,否则你如何能满足他呢?
卢梭
你想找到真正勇敢的人吗?那就到没有医生的地方去找他们!在那里,人们不知道疾病会带来什么后果,在那里,人们极少会想到死亡。人自然而然地就知道应该如何不断地忍受痛苦,并安详地死去。然而,医生用他们的经验法则;哲学家用他们的格言;牧师用他们的布道词,降低了我们心脏的承受能力,并让我们忘记了应该怎样死去。
卢梭
你告诉我孩子掌握了几何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并且你认为你证明了你的观点。并不是这样,你证明的是我的观点。你说的话表明,孩子不仅不能自己推理,而且他们还记不住别人的推理论证。因为如果你遵循那些小几何学家使用的方法,你就会发现,他们只是记住了那些形状的确切印象和论证的一些术语罢了。如果把那些形状颠倒过来,他们就一筹莫展,什么都不会做了。他们所有的知识都停留在感觉的层面上,没有什么渗透到了他们的理解力之中。他们的记忆力并不比其他的能力强多少,因为他们长大后还得常常一次又一次地学习他们小时候学过的东西。
卢梭
对别人都没有好处。他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中的一个人-一个法国人,一个英国人,一个中产阶级的人。他什么都不是。
卢梭
那么,人的智慧和真正的幸福之路在于什么呢?精确地说来,它并不在于减少我们的欲望,因为如果我们的欲望少于我们的才能,那么我们的一部分才能就会处于闲置状态,那我们就不能享受我们存在的全部。它也不在于扩展我们的才能,因为如果我们的欲望同时以更大的程度扩充,那么我们就只会变得更加不快乐。恰恰相反,真正的快乐在于缩减超过我们才能的那些欲望,在于让能力和意念进入完美的平衡状态。所以,只有所有力量都得到运用,人的心灵才能保持平和,人才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井然有序。
卢梭
快乐、强壮和精力充沛的人,他的出现总是会惹得大家都高兴;他的眼睛流露出满足和幸福;他走到哪里都带着一脸的幸福。邮局送来了一封信。那个幸福的人看了一眼,那是寄给他的。于是他打开信,看了起来。他的表情立马就变了,他的脸色唰的一下就变得苍白了,接着绝望地瘫倒在地上。当他恢复知觉的时候,他哭泣起来,浑身颤抖着,呻吟着。他揪扯自己的头发,他的哭声回荡在整个房间里。你会说那会儿他的情绪动荡。傻瓜啊!这一纸书信到底给你带来了什么伤害?它扯断了你的胳膊还是扯断了你的腿?还是它让你犯下了什么罪行?它让你的内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让你变成了我刚才看到你所处的那个状态?
卢梭
假设一个孩子一生下来就具有成人的高度和体力,假设他一进入人生就发育完全了,像从朱庇特的脑袋里跳出来的帕拉斯(Pallas)一样。这样一个既是孩子又是大人的人将会是个十足的傻子,一个机器人,一个不会活动且几乎没有感觉的雕像。他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听不到,什么人都认不出,他不能把眼睛转向他想看的东西。他不仅感知不到外部的物体,甚至无法通过几种感觉器官觉察到自己的感觉。他的眼睛不能辨别颜色,他的耳朵不能辨别声音,他的身体接触到身边的身体也感觉不到,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身体。只有他的手触摸到的东西才会进入他的大脑里。他所有的感觉只会汇合在一个地方,它们只是存在于常见的“感觉器官”中。他可能只有一个概念,那就是“我”的概念。他会把他所有的感觉都归属于这个观念,而这个观念,更确切地说,这个感觉,就是他唯一比一般孩子拥有的多一些的东西。这个人一生下来就发育完全了,但也不会用双脚站立。他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学习保持平衡,或许他甚至都不会试着去站立,你会看到那个高大而强壮的躯体就像一块石头似的被留在一个地方,或者像一只小狗一样在地上匍匐爬行。
卢梭
掌控别人和他们的对话、认为自己和老师一样高明、变得喜欢争辩且容易反叛。不管你认为自己从与孩子讲道理的动机中得到了什么,你真正得到的都源自贪婪、恐惧或虚荣,这些将始终添加在你和孩子讲的道理之中。
卢梭
孩子在许下承诺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此,他并不是通过承诺来撒谎。这种情况不同于他违背自己的承诺,那是一种有追溯效力的说谎。因为他非常清楚地记得自己许下了承诺,但他只是不明白信守承诺有多么重要。他还不具备展望未来的能力,因此无法预见一些事情的后果,如果他打破了自己的承诺,他也并没有做有违这个理性的阶段的事情。
卢梭
孩子说的话他们有自己的理解,并不是我们理解的意思,他们赋予了那些话不同的想法。如果说他们真的有什么想法的话,他们的想法之间既没有什么秩序,也没有什么关联。在他们的思想中,没有什么是确信的,没有什么是必定的。好好观察你所谓的神童。时不时地你会发现他的思想极为活跃,他的思维极其清楚。然而更多的时候,同样是这个头脑,看起来却非常迟钝,了无生气,就像云山雾罩一样。有的时候,他的思维走在你的前面,有的时候,他的脑子又呆滞不动。这一分钟你说他是个天才,下一分钟你又说他是个傻瓜。你这两种说法都错了。他就是个孩子,像一只雏鹰,飞入高空之中翱翔一会儿,结果又会坠下来回到窝巢之中。
卢梭
关于权利而撒谎就更不是自然行为了,因为承诺要做的事情或抑制自己不做的事情都是约定俗成的行为,逾越了自然状态,就会损及我们的自由。更何况孩子许下的所有承诺本身就是空洞的,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他们的视野有限,只能看到目前的情形,当他们亲自做保证或发誓的时候,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当一个孩子做出承诺的时候,他几乎不会撒谎,因为他只是在想自己如何才能摆脱现在的困难,所以不会立即产生效果的方法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当他承诺以后会怎么样的时候,实际上等于什么都没有承诺。当他生活在当下的时候,他的想象力还没有那个能力,把他自己投射到未来之中。如果承诺明天从窗户上跳下去,他就可以免掉一顿鞭打,或能得到一盒糖果,那他肯定当场就会做出这样的承诺。这就是为什么法律不会顾及未成年人做出的所有承诺的原因。如果父亲和更加严厉的家庭教师坚持要求孩子实现他们许下的承诺,那也只是因为那些承诺涉及到的都是即使不做承诺孩子也应该做的事情。
卢梭
富人的一大不幸就是他们事事都会受人欺骗。如果他们对人们的评价很恶劣,我们还应该觉得惊奇吗?让他们腐化堕落的是财富,他们首当其冲地感受到金钱这个他们唯一认识的工具带来的缺陷,也算公正。除了他们亲自做的事情以外,别人为他们做的事情都很拙劣,但他们又几乎什么都不做。挑选乳母不就是这个问题吗?他们要找乳母,就交给医生去挑选。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最好的乳母就是给医生贿赂最多的那个人。因此,我不会向医生咨询爱弥儿的乳母这件事情。我会亲自细心地选择她。我不会像外科医生那样优雅地说出他选择的理由,但毫无疑问的是,我会更加值得信赖,而且我的热忱不会像他的贪婪那样欺骗我。
卢梭
多么令人称羡的礼貌!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改变了词语的内涵,这样每个词语就变成了命令!对我来说,我宁愿爱弥儿粗鲁,也不要他傲慢。我宁愿他在请求别人的时候说“你这样做”,也不愿他说“请你······”来表示命令。我关心的不是他用什么词语,而是他赋予那个词语的内涵。
卢梭
当我们认为自己抓住了那个目标的时候,它自己却变了样,又远远地跑到我们前面。因为再也感知不到已经走过的地方,我们也就认为那什么也不是了,而在我们前面的领域则变得越来越广阔,并依然在我们前面延展。这样,我们耗尽自己的体力,却也实现不了我们的目标,而且我们距离享受越近,我们离幸福就越远。
卢梭
当他教他们如何快乐的时候,似乎他就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塞涅卡(Seneca)在谈到古时候的罗马青年时说:“他们的双脚总是不停,人们从来不教给他们要一直做着的任何事情。”难道他们在成年后会因此变得低人一等吗?因此,不要害怕这种所谓的无所事事。一个人如果因为害怕会浪费他人生的一部分时间,而拒绝睡觉,对此你有什么想法?你会说:“这个人太疯狂了,他这样不是在享用他的人生,他是在剥夺自己的一部分时间,因为他拒绝睡眠实际上是在匆匆忙忙地奔向死亡。”记住,这是一回事,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就是理性的睡眠时间。
卢梭
当孩子开始说话时,他们就会哭得少一些。这是非常自然的一种进步,因为一种语言取代了另一种语言。如果他们能用语言说出某件东西弄疼了自己,他们为什么要用哭来表达呢?除非那种疼痛太过强烈,无法用语言来传达。如果他们仍然用哭来表达自己,那就是他们身边那些人的错。一旦爱弥儿会说:“它弄疼我了。”就只有非常剧烈的疼痛才会让他哭起来。
卢梭
«
1
2
...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
723
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