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什么
我之所以重视这个习惯,不仅因为它能带来清洁和健康,而且还把它当作一种有益于健康的方法。它能让肌肉变得柔韧,能让孩子习惯于承受极热和极冷的极端天气,且不会有什么危险,也不会感到吃力。随着孩子越长越大,我会训练他偶尔在身体能承受的各种程度的热水中洗澡,并经常在各种程度的冷水中沐浴。你要知道,水是一种更为密集的流体,比空气能抚触我们更多的身体部位,所以,学会了在水中忍受各种温度的变化,我们就几乎感受不到空气中的温度变化了。
卢梭
我想要做的不是改变别人的看法,而是不断怀疑我自己的观点。这些就是我能做的,而我也正是这么做的。如果我偶尔采用了特别自信乃至武断的口气,那绝不是为了把我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读者,而是要向读者说明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我要用怀疑的口气提出在我看来毋庸置疑的事情呢?我要明确地表达我心中的所思所想!
卢梭
我认为,孩子的家庭教师应该是一个有智慧的年轻人,甚至能有多年轻就最好有多年轻。如果这一点可能的话,最好他本人就是一个孩子,这样他就可能成为他学生的伙伴,并能与他一起玩耍嬉戏,赢得他的信任。孩子与成年人几乎没什么共同之处,很难形成真正牢固的情感。有时候,孩子会恭维老人,但绝不会喜欢他们。
卢梭
怨恨和生气的这种性情。布尔哈夫(Boerhaave)认为,孩子的大部分疾病都是惊厥性的。因为按比例来说他们的脑袋要大得多,而且他们的神经系统比成人体内的分布更加广泛,因此他们更容易受到神经刺激。那就尽最大心力,让所有会让他们激动、会惹他们愤怒、会令他们烦恼的仆人都远离他们。那些人比恶劣的空气和交替的四季要危险一百倍,可怕一百倍。只要孩子发现大人的抵制只存在于事情之中,且他们的意愿从没有受到阻抗,那他们既不会变得叛逆,也不会愤怒,而且他们能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这就是为什么相比那些宣称不断地阻挠孩子会把孩子培养得更出色的人,那些思想更自由,更独立的人养育的孩子大体上都不那么意志薄弱、娇气脆弱,且更有活力。不过,一个人必须始终注意,顺从孩子与不阻挠孩子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卢梭
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绝对的快乐或绝对的痛苦。每件事情都混杂在这一生之中。我们永远都体验不到任何纯粹的感情,我们也不可能在两个以上不同的时刻处于完全相同的状态。我们心灵的感受就像我们身体的变化一样,一直处于持续变化的状态。大家都有快乐和痛苦,只是程度不同罢了。最快乐的人,是遭受痛苦最少的人;最痛苦的人,是感受快乐最少的人。痛苦总比快乐多,这一点也是大家都共有的。因此,人的幸福在这个世界上只是一种消极的状态,一个人遭受的痛苦较少就应当算是幸福了。
卢梭
男孩或女孩说话口齿不清。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他们的发音器官生来就与我们不一样吗?不是!而是他们使用发音器官的方式有所不同。有一个小山丘正对着我的窗户,那一带的孩子经常聚集在那里玩游戏。虽然他们距离我足够的远,但我依然能非常清楚地听到他们在说些什么,并经常为这本书搜集合适的素材。每天我的耳朵都会欺骗我,让我弄错他们的年龄。我听到的是十岁孩子的声音,可我抬眼看过去,看到的却是三四岁孩子的身高和样貌。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有这样的经历,来看我的那些城里人以及我就这件事情咨询的人们,都和我一样陷入了同样的错误。
卢梭
我不认为我们荒唐的学院是公共机构,我也不指望社会教育,因为这种教育同时面临两个方面的目标,最终什么也实现不了。它只适合造就“双面人”,这样的人看起来总是事事为了别人,而实际上他们做的所有事与任何人都没关系,只是为了他们自己。这些表现形式已是每个人都司空见惯的,因此骗不了任何人。他们只是在白白浪费精力。
卢梭
我不仅不会努力防止爱弥儿伤到他自己,而且如果他从来都没有让自己受过伤,如果他长大了却不知道痛苦为何物,我还会因此担心的。遭受痛苦,是他必须学习的第一件事,也是他最有必要知道的事。似乎孩子们非常弱小,因此只能在没有任何危险的前提下学习这些重要的经验教训。但正因为孩子这么小,所以如果他摔倒了,也不会摔断他的腿;如果他用一根棍子打到了自己,也不会打折他的胳膊;如果他抓到了一把锋利的刀,他也不会抓得太紧,弄出一道很深的伤口。据我所知,还没有听说哪个孩子独自一个人待着把自己杀死了,或弄成残废了,甚至对他自已造成严重伤害的情况都没有,除非大人愚蠢地任由孩子待在高高的地方,或把孩子独自放在火炉旁边,或者把危险的器具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很多人用各种各样的设备用具把孩子围起来,以全方位地保护孩子,不让他受到任何痛苦,及至他长大了仍然受这些东西的摆布,没有勇气,也没有经验应对痛苦,第一次被针刺了一下,就认为自己要死掉了,一看到血就要晕厥过去,对于那些保护设备我们又能说些什么呢?
卢梭
不可分离,他们应该认定要和对方同呼吸共命运。一旦他们认识到分开的时间,会将他们变得形同陌路的时间日渐逼近,他们当时当地就会变成陌生人。每个人都会设一片自己的小天地,两个人都会忙着想他们再也不在一起的时候是什么样,那样他们也只是违心地仍然待在一起。学生会把他的家庭教师看作童年时的一个符号和讨厌的人,而家庭教师则会把他的学生看作一个沉重的包袱,巴不得能摆脱掉才好。他们俩都盼望着他们分开的时间早早到来,因为他们之间绝对没有真心实意的感情,一个心不在焉,另一个不知恭顺。
卢梭
为什么我们要放任孩子的四肢和身体充分自由?这就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采取防范措施,不让他们有摔倒的危险,并让他们的双手远离会伤到他们的一切东西。
卢梭
轻蔑和嘲笑。他们像喝水一样把受到的羞辱咽到肚子里去。惨痛的经验教训很快就让他们明白了,他们既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位置,也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因为每件事情都做不好,他们开始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做。意料之外的阻碍让他们畏缩不前,沮丧气馁;别人的蔑视让他们自轻自贱。于是,他们变得低劣、懦弱和虚伪,他们把自己踩在自己的真实水平之下,一如他们以前把自己看得多么高高在上。
卢梭
他会打破并粉碎他能够到的每样东西,他手握一只鸟儿就像手握一颗石头,并会捏死它,却浑然不觉自己正在干什么。
卢梭
所有动物都拥有保护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才能,且刚刚好。只有人拥有过剩的才能。这种过剩的才能却给他招来了苦恼,这不是很奇怪吗?在每块土地上,人的劳动生产出来的物资都超过了他们的生存所需。如果他足够明智,不去理会这种过剩,他就总是会很满足,因为他需要的东西永远都不会太多。古希腊文学家兼哲学家法沃里努斯(Favorinus)曾说:“巨大的需求源于巨大的财富,而且要得到我们想要的,最好的办法往往是舍弃我们已拥有的。”我们努力地想让自己更加幸福,结果却把这件事变成了痛苦。每个只是希望自己能活着的人,往往会活得很开心,他从而也会成为好人,因为做个坏人对他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卢梭
所有年龄的人,所有不违人性的人都要仁慈。除了仁慈之外,对你们来说还有什么至理名言呢?要爱护孩子的童年,提升童年的乐趣和可爱的天性。你们当中谁不是时常地想念那个年龄?那个时候,笑声总是挂在我们嘴边,那个时候,我们总是无忧无虑。为什么要夺走那些天真的小人儿那段将会迅速飞逝时期的快乐呢?为什么要夺走自然给他们的、绝不会带来任何伤害的馈赠呢?为什么要让对他们和你们来说都同样转瞬即逝、一去不复返的童年时光充满痛苦呢?父亲们啊,你能说出死神什么时候会来迎接你的孩子吗?你们不要让自己准备着因为剥夺了自然赐予孩子的那些短暂时光而懊悔不已。一旦他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就让他们沉醉其中尽情享受。就这么做吧,这样一来不管上帝什么时候召唤他们,他们都不至于在死的时候没有品尝过生活的乐趣。
卢梭
乳母应当生活得更加舒服一些。她应当吃更加丰富的食物,但是一定不能改变她之前全部的生活方式,因为陡然的改变,即使是变得更好,也会危及她的健康。既然她惯常的生活方式能让她拥有健康和强壮的身体,那为什么要改变呢?
卢梭
如果我们可以这么说的话,孩子会觉得自己强大得足以让他周围的一切活跃起来。不管是创造东西还是破坏东西,对他来说都是一回事。他所寻求的就是改变,而所有的改变都需要行动。如果他看起来更加倾向于破坏东西,那只是因为创造东西需要花时间,而破坏东西则几乎不费什么时间,因此,破坏性的工作更加符合孩子急不可耐的性情。
卢梭
如果我不在的时候,有人做了什么错事或坏事,而我又不知道到底是谁干的,我会谨小慎微地不去谴责爱弥儿,也不会问他:“是你干的吗?”因为在这么做的过程中,除了教他否认这件事,我的所作所为又能得到什么呢?如果他倔强的脾气让我迫不得已地要与他达成某个契约,我会极其谨慎地注意总是由他提出这个建议,我绝不主动提出。如果他保证了任何事情,他就要一如既往地怀着浓厚的兴趣,富有成效地兑现他的诺言。如果他做不到,那他就是撒谎了,这个谎言会给他招致所有不愉快的后果,而他会明白这些后果都是事物发展的自然秩序引起的,而不是源于他家庭教师的报复行为。但是,我觉得我不仅不需要依靠这么残忍的手段,而且我几乎可以肯定爱弥儿在许多年里都不会知道说谎是怎么回事,而且就算他知道了,他也会备感震惊,并且无法理解说谎到底有什么用处。很显然,我越是让他的幸福少受别人的意志或观点的左右,他想撒谎的兴趣就越少。
卢梭
如果过早地硬要孩子说话,他们就没有时间学习正确地发音,也没有时间理解大人让他们说的那些话。然而,如果任由他们自己去发展,他们首先会练习最简单的音节,然后在这些音节的基础上逐步加上他们的手势表达的含义,在学习你教的词语之前,他们会教给你他们自己的词语。这样一来,直到明白了你教的那些词语是什么意思,他们才会学着用它们。因为不慌不忙地用你教的那些词语,他们一开始会仔细观察你使用它们是用于何种意义,当他们确信自己明白了那些词语的意思时,就会采用它们。
卢梭
人们将会怎样大呼小叫着反对我啊!我听见远处传来那些拥有伪智慧的人发出的叫嚣。他们让我们不断地逃离自我;他们认为当下无足轻重;他们毫不懈怠地追求那个随着我们前进就会飞速消逝的未来;他们硬是要我们搬离现在所在的地方,带我们奔向可能永远都到不了的地方。你们会说,现在正是纠正人身上那些不良倾向的大好时候。为了让孩子在到了明白事理的年龄时少受一些苦,我们必须让他们在童年时期多受一些痛苦,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对痛苦的感受没有那么敏锐。但是,你怎么就知道你可以实现所有这些精细的计划?你怎么就知道你让孩子脆弱的心灵难以招架的这番精心教导,对他的将来不会弊大于利?你怎么就知道现在给他带来的这么多伤心事就能让他将来免受任何痛苦?如果你不能十分肯定目前这些不幸会让他将来免受不幸,那为什么要让他遭受多过他目前状况能承受的不幸呢?你们能拿出什么证据向我证明,你们自称要治愈孩子身上的那些不良倾向,不是因为你们愚蠢的防范措施导致的,而是天性的结果?
卢梭
人们都想找一位已经教过一个学生的家庭教师。这也太多了吧。一个人只能培养出来一个人。如果说教两次是教得好的必要条件,那他第一次有什么权利从事家庭教师的工作呢?
卢梭
«
1
2
...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
723
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