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决策
可悲的是,人们总是孤立地看待问题,表现出框架效应,即决策的制定往往因为对所回答问题不合逻辑的选择而受到影响。
丹尼尔·卡尼曼
决策问题可用多种关于不同偏好的方式来进行描述或建构,这与理性选择的不变性准则相矛盾。
丹尼尔·卡尼曼
当你关注某种威胁时,你就会担忧,而且决策权重会反映出你的担忧程度。根据可能性效应,这种担忧和威胁出现的可能性并不相符。仅仅减少或降低风险还不够;若想消除这种忧虑,必须将其出现的可能性降低为零。
丹尼尔·卡尼曼
每一次决策都认真自我检验,点子是否合逻辑?有没漏洞?做决策时,自问在这事情上是否具备足够经验,是否领先者?若答案是否定的。那点子大概率是错误的,欠缺的。
丹尼尔·卡尼曼
确实在自我身上发现经常性的决策错误,把第一直觉出现的点子当成最有效。
丹尼尔·卡尼曼
学习大脑如何运作。印象,直觉,决策如何发生。
丹尼尔·卡尼曼
画面感越强,决策权重越大。
丹尼尔·卡尼曼
决策权重的大小取决于人们的担忧程度。
丹尼尔·卡尼曼
“获得-损失”和“存活率-死亡率”没有本质不同,将“损失”转换成等量的“所得”会使问题变得简单。框架转化是要付出努力的,而且系统2通常很懒惰。除非有明显的理由需要这样做,否则大多数人都会被动的接受在框架下的决策问题。
丹尼尔·卡尼曼
当有更好的投资项目时,对已亏损账户进行额外投资的决策被称为沉没成本悖论。
丹尼尔·卡尼曼
心理账户:由于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人们大量售出自己的盈利股、保留亏损股的偏好,这被视为一种偏见,也叫处置效应,它是窄框架的一个例子。
丹尼尔·卡尼曼
部门经理不接受可能损失大量资金或资金翻倍的决策,但总裁希望所有经理冒险,因为总裁很自然采用了宽框架,综合权衡所有赌注,就像抛100次硬币,可以考统计结果来使整体风险降低。
丹尼尔·卡尼曼
在窄框架的情况下,他们被告知做决策时应该“将每一个决策都当做你唯一需要做的决策”,并且要体会这些决策带给自己的情绪反应。宽框架下的做决策的建议,包括“将自己想象为商人”,“你总是这样做事情”,“将它看做众多财政决策中的一个”。
丹尼尔·卡尼曼
窄框架:分别思考两个简单的决策问题;宽框架:一个有四个选项的综合决策问题。在任何情况下,将多种决策综合考虑都会更有优势,但人们天生喜欢用的是窄框架,我们倾向于在问题刚出现的时候立刻作出决策。
丹尼尔·卡尼曼
对风险的表述方式不同,所作决策可能截然相反。我们已经知道系统1更善于处理独立事件,而不是整个范畴的事件。频率格式的影响很大。
丹尼尔·卡尼曼
达成共识是避免执行障碍最重要的关键,形成承诺是杜绝借口最重要的武器。达成共识之前非常民主,达成共识之后绝对独裁;共识是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无误,独裁是保证执行的力度和服从的惯性。
徐鹤宁
腾讯一直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我记得当时汶川发生地震之后,我们可以通过IP地址看到灾区地方用户一下子消失得很厉害。我们心里也清楚,很多用户可能再也上不了线,再也上不了网了,可能永远离开了我们。我觉得那一瞬间给我们的震撼是很大的,也是很直观的,帮助我们很快做出决策。
马化腾
我很多年没有写代码了,但做一些主要决策的时候,你要是写过代码,你就知道,主要是系统分析、决策、要做什么,但是你要有技术底,否则不能做判断。
马化腾
更多地研究是为了更少地决策,更久地研究是为了更准地决策。
张磊
方法论:逻辑上的升维,决策上的降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抓住可理解、可预期、可展望的有限关键变量。
张磊
«
1
2
...
28
29
30
31
32
33
34
...
38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