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知识
移动笔记法:将知识点言简意赅地写在便利贴或闪示卡上,再把便利贴贴在醒目的地方,把闪示卡随身携带,以便随时查看。
李柘远
小组互考复习法:选择合适的学习搭档组成复习小组,定期通过提问互考等方式,一起清除知识弱点、盲点。
李柘远
先复习再做作业:熟悉一遍相关知识点,让解题更顺利、高效。
李柘远
关键词串联回忆复习法:从一个关键词起步,以点到线、以线带面,逐步完成对一整套关联知识点的复习。
李柘远
高效记忆的三个关键点:1)努力把记忆过程趣味化,加入生动有趣的元素。2)把待记忆碎片信息连成整体,做有规律的整块记忆。3)借助自己熟悉的内容来记忆新知识点,以旧带新。
李柘远
错题本的使用建议:确认错题的优先级:对由于知识盲点(“确实不会做”)而出现的错题予以最高重视。理科中和公式定理相关的错题尤其适合收录进错题本;文科中题干长的记忆类题目未必全篇摘录。
李柘远
传统知识分子的目的不是反思,而是诠释,给出一个秩序,给大家一个世界观。反思是法兰克福学派普及起来的,它本身是很现代的,就是说大家不需要知识分子阐释世界的基本秩序,而是需要对世界秩序做批判性的分析。这确实是因为在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实践当中,每个人反思的动机、能力和工具都比较有限,每天的主要任务是把这一天过完,把任务完成,因为有分工,大家都要线性地往前进。反思的意思是,你要阻止自己,要把自己停住,不要线性地往前冲,想一想为什么今天要这么做,不能用别的方式。这个精神可能是有意思的一点。
项飙
不要怕边缘,或者知识不够,把自己的不够、天真真实地体现出来,就会很可爱,不要装腔作势。
项飙
哲学家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的信条一致,他始终认为“语言和思想是相携而行的”,也如伯林所欣赏的法国知识分子雷蒙·阿隆(Raymond Aron)所言,“对话的社会是人类的关键所在”。
项飙
我们可以不断地跳出旧系统,探索新知识,发明新语言,建立新系统。
万维钢
后现代主义的真实逻辑:第一,一切知识和体验都只是主观的解释。第二,你对世界的解释会受到你所处社会的历史文化的影响。第三,没有一个视角优于其他视角。第四,视角决定了“语境”,每个解释都在某个语境之下。第五,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在同一个语境之下,不同的解释有高低优劣之分。
万维钢
有效的方法可以归结为:第一,要在学习时间上安排一定的间隔,不要突击学习。第二,在不同的场景下、用不同的方式学习同一个内容。第三,要经常参加测验,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第四,要把新学到的知识和以前的知识建立连接。
万维钢
尊重与知识、学问甚或浅表的善行无关,而只关乎我们是否真正认同每个人都有内在独一无二的神圣价值。
罗翔
我们对知识的重要性判断,应该以人生为坐标,而不是单纯的考场。那些最重要的技能配备,因为不考试,往往被学校教育就这么忽略了,但你,不应该忽略。
熊浩
很有趣,我们在学校里学的很多知识,除了应付考试,没有别的用处。很可悲,我们在生活中需要掌握的很多技能,由于不考试,我们便不去学习。渐渐的会发现,我们成为了考场上的强者,生活中的弱者。
熊浩
如果我们在谈判中,由于缺乏经验、知识、技能,从而需要中立、专业之第三方的协助,这,就是协调。
熊浩
前两点特征受到了知识网络化的影响。而第三点则正在被抹去。我们正在失去知识的实体,即知识是一个可理解的、可控制的观点和工作的集合,这个集合可以反映世界的真实本质。
戴维·温伯格
《圣经》中的亚伯拉罕(Abraham),在盛行偶像崇拜的土地上,认为知识就是超越你眼前所见而“看”到的东西。雅典人认为知识就是真实的观点,是因为正当的理由而为人们所信服的。笛卡尔(Descartes)认为,知识是你在任何可想象的环境中都不会怀疑的事物。科学家们认为知识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反复的实验能够使我们确信它。我们从来就不缺乏对知识的定义。但同时我们也从没有达成一个整体的一致意见。然而知识所具备的一些恒久的特点贯穿了整个西方历史。首先,知识是信条的子集。我们相信很多事物,但是它们中仅有一部分是知识。第二,知识是由我们有理由去相信的信条而构成的。不管那是因为我们通过实验确信,通过逻辑证明或是上帝揭示给我们的。第三,知识由大量的真理构成,这些真理结合在一起反映了世界的真实本质。
戴维·温伯格
我们的共同之处,不是拥有彼此一致的知识,而是身处总是存在分歧的同一个世界。
戴维·温伯格
链接腐蚀掉了作者的控制。链接也改变了知识基本的拓扑结构。
戴维·温伯格
«
1
2
...
60
61
62
63
64
65
66
...
168
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