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知识
教师和书籍不再是唯一的导师;手、眼、耳,其实全身都成了知识的源泉,教师和教科书分别成为发起者和检验者。任何书籍或地图都不能取代个人经验;它们不能取代实际的旅行。物体下落的算术公式不能代替扔石头或从树上摇苹果。
杜威
从前的儿童一面在学校中获得知识训练,一面在家庭生活中直接地去熟悉各种主要的社会和实业的活动。生活大半还是农业的。儿童不断地与大自然的景象接触,他熟悉如何照料家畜,耕耘土地,栽植五谷。工厂制度仍未发达,家庭便是工业的中心。我们可以发现,有许多成功的人物大半就是自乡间来的,这便证明了由于参加实际生活所得的教育价值。这不只是在手和眼的训练上,也不在技巧和熟练的获得上。我们今日学校中的所谓手工训练,正是这样一种代替,帮助儿童自立和进行独立判断,它还能作为一个最好的刺激,来养成儿童规律的和持续的工作习惯。但人们却忘记了这些,转而向“未来”做着所谓准备。
杜威
孩子要学的最难的课程是实践课。如果他学不好这门课,再多的书本知识也补不上。
杜威
文字原不过白纸上画黑道,一种形迹而已,但文化却寄托在这形迹上。…… 方块字的完整,艰深,固定,虽似妨碍文化知识的普及,亦正于无形之中维护国家的统一与永久。
俞平伯
讲到读书的真意义,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门砖。
俞平伯
一个博学的学者,须把那专门的知识消化了,并且和他的人生观察联系起来,才能够用平易简明的语句把这专门知识贡献出来。
林语堂
教育或文化的目的,不外乎是发展知识上的鉴赏力和行为上的良好表现。有教养的人,或受过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个博学的人,而是个知道何所爱、何所恶的人。
林语堂
就中国而言,由于有了中国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人当作一切事物的中心,把人类幸福当作一切知识的终结,于是,强调生活的艺术就是更为自然的事情了。
林语堂
考试制度由其本质的性能,不能不是机械式的,不能不集中注意于知识量的蓄藏,而忽略判断的智质之发展。
林语堂
教育或文化的目的不外是在发展知识上的鉴赏力和行为上的良好表现。有教养的人或受过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个博学的人,而是个知道何所爱何所恶的人。一个人能知道何所爱何所恶,便是尝到了知识的滋味。
林语堂
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丽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
林语堂
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
林语堂
毁灭人类的有七件事:1.没有原则的政治;2.没有牺牲的崇拜;3.没有人性的科学;4.没有道德的商业;5.没有是非的知识;6.没有良知的快乐;7.没有劳动的富裕。
甘地
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的知识分子,他们常常有一颗好心,但容易冲动,也容易悲观,他们只能打胜仗,不能受挫折,受一丁点儿挫折,就要闹情绪,发生种种不好的倾向。
周立波
知识不多的人反倒容易有深厚的情感,而这情感的泉源是我们的古远的文化。
老舍
真正打动人的东西,是作家的那个极其亲切又极其真实,他感受到的、思考过的问题和他的答复。这些比他刻画人物的本领、文字的美、丰富的语言艺术,以及丰富的知识等等要重要的多。
曹禺
道德可以弥补知识的不足,知识无法填补道德的空白。
但丁
知识如果不能改变思想,使之变得完善,那就最好把它抛弃。拥有知识,却毫无本事,不知如何使用,还不如什么都没有学。
蒙田
虚张声势和郁闷的苹果外皮和最深处的果核亲密地连结在一起。而白色新鲜的部分就像一个人的职业、年龄和知识,那些一点也不重要。
山本耀司
我贪婪地往头脑里灌输美术,文学,戏剧,音乐和电影方面的知识。为了自己有个用武之地,我一直彷惶不已。
黑泽明
«
1
2
...
46
47
48
49
50
51
52
...
168
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