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汇总《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格言名句是生活的智慧让我们在困境中坚持
汇总《教育从看见孩子开始》文案金句让文案更有力量提升效果
收集《未来学校》文案金句提升文案水平启发创意
汇总《成长的心法》每一句文案金句都是营销的利器打动人心
摘录《走向学习中心:未来学校构想》文案金句是创意的火花让品牌更有魅力
朱永新
未来学习中心会有一部分自聘教师,他们掌握着这个学习中心的优势课程资源与有效教学方法。但是大部分的课程资源可以购买,可以通过课程外包的方式派遣,也可以跨学习中心来调用教育资源。
朱永新
/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未来学习中心的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不仅能够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合理、更充分的使用,而且能够打破现在千篇一律、千人一腔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习过程更有趣,不同的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朱永新
/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我们说教学相长,不仅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且应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
朱永新
/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程序教学的四条原则。第一,积极反应原则。即必须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第二,小步子原则。即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步骤,前一步的学习为后一步的学习做铺垫,后一步学习在前一步学习后进行。由于两个步子之间的难度相差很小,所以学习者很容易取得成功,并建立起自信。第三,即时反馈原则。即让学生立即知道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这是树立信心、保持行为的有效措施。第四,自定步调原则。即允许学习者按自己的情况来确定掌握材料的速度。
朱永新
/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斯金纳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本质上都是对环境刺激做出的反应。行为能否得以维持,取决于其后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果行为之后伴随的后果是积极的,那么这一后果就会得到强化。如果行为之后伴随的后果是消极的,得到的是惩罚,那么该行为也会减弱。行为得不到强化,就会减弱,他称这种情况为“消退”。
朱永新
/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制度作为推动群体工作的有效组织方法,固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但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从个体上探索如何推进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才是最细微也是最深入、最有效的重新定义教育之法。
朱永新
/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教育应该让人变得更幸福,更幸福的前提应该是更有学习自信。所以我建议,未来要大幅度降低学习内容的整体难度,尤其是数理化学习的难度。
朱永新
/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教育首先要传授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所崇尚的价值观。
朱永新
/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与传统学校教育相比,家庭学习中心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未来的父母不再对学校顶礼膜拜,不再相信学校的绝对权威,而会主动参与,积极投入,成为未来学习中心的发现者、创造者、管理者、参与者、施教者、学习者。
朱永新
/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未来的家庭可能会出现一些新型的学习中心,一些有教育理想和情怀的父母,可能会为自己的孩子或者志同道合者的孩子举办学习中心,由自己或者聘请相关的专业人士从事教育教学。
朱永新
/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学分银行模拟银行的组织架构体系,从“中央银行”到“地方银行”,从“地方银行”到“储蓄所”,最终到“个人账户”。
朱永新
/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教育技术将最大限度地改变教育生态,它以教育评价技术、资源技术、大数据技术、学习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实现教育科学化和教育效能最大化。
朱永新
/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伊利奇呼吁废除学校对于教育的垄断,应该使受教育者享有选择教育的权利,成为积极的消费者,应该“为每个人创造一种将生活的时间转变成学习、分享和养育的机会”。
朱永新
/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未来的学生可能不再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而是通过自主的学习来建构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个性化知识结构。在这样的学习和建构中,课程、学分、学历、学校等不是最重要的,唯一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什么,我分享了什么,我建构了什么,我创造了什么”。
朱永新
/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未来学习中心的学生将从知识的消费者变为知识的创造者,研究型学习将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
朱永新
/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所谓大数据,不仅是指数据的数量之大,更主要是指通过对维度交错、来源多元、类型多样的大规模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寻求数据背后的逻辑关系,使人们可以脱离以往常依赖于小样本数据的推测或感性化的偏好性选择,转向基于理性证据的决策。通过对于教育大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并开发自己的学习潜力,提升学业表现。学生可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主规划学习的计划,决定个性化的学习内容、路径与方法,随时监督自己的学习进度,检查学习的效果。教师也可以根据大数据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朱永新
/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游戏化学习面临三个方面的困难和障碍。一是表层的困难和障碍。主要是教师无法拿出大量时间来组织游戏的进行、引导学生的反思和总结,学生不明白自己在游戏中到底担任什么角色,学生也缺乏正确的学习策略或方法,这是人的因素。二是深层的困难和障碍。这体现在动机、行为与成效方面,游戏与学习追求的是不同的目标和境界,如游戏强调的是情感的沉浸,而学习追求的是理智的沉浸,两者时常会发生冲突。三是游戏自身的困难和障碍。游戏具有自愿性和自由性,而学习化游戏进课堂后,成为正式课程的一部分,学生就无法自由选择,自愿与自由也就无从谈起。这是两者本质上的差异造成了困难与障碍。所以,游戏化学习仍然任重道远。
朱永新
/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对于游戏蕴含的追求自由与创造、勇于挑战与闯关、遵守规则与约定、享受愉悦与幸福等特有的功能是没有异议的,这就是游戏精神的本质。
朱永新
/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杜威说:“游戏是儿童的精神态度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的标志。”美国学者詹姆斯·约翰森等在《游戏、儿童发展与早期教育》一书中论述了游戏对于儿童成长的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如想象游戏能够锻炼发散思维能力;二是能够使个人获得独特个性,因为游戏是一种表达个体品位和兴趣的方式;三是能够通过游戏与他人建立联系,也是获得自我意识和成为群体一员的手段。
朱永新
/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泛在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用任何方式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学习方式。也有人将之称为无缝学习、普适学习和无处不在的学习等。泛在学习的目标,就是创造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利用任何终端进行学习的教育环境,实现更有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在泛在学习环境中,学生根据各自的需要,在自由的时间、多样的空间,以多样的方式进行学习,把所有的环境都变成学习的空间。
朱永新
/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