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摘录《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名言文案是智慧的灯塔照亮心灵
余文森
广义教学以课程资源为教学对象,教材无疑是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课程资源绝不仅限于教材,也绝不仅限于学校内部。
余文森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当把课堂教学肢解成一堂一堂的课,看起来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具体了,也寻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捷径,但当每一堂课都“各自为政”时,当每一堂课都把自己的完善与完美作为教学目标时,我们得到了“一堂课”,甚至“每堂课”的美好,却失去了学科课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或许这才是“课虽好但却得不到好成绩”的原因。
余文森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知识不是为学科而存在的,也不是为认识世界而存在的,归根到底它是为人而存在的。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和精神意义,是教学从知识导向走向素养导向的基本前提。
余文森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教育素养来自教师对教育教学规律,特别是学生学习规律的尊重、敬畏以及深刻的理解掌握和自觉而成熟的应用与贯彻;来自教师对学生学习潜能的信赖与开发对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爱护与保护,对学生人格个性的尊重与欣赏;来自教师对教育对学生的责任感。从形而下的角度讲教育素养是一种教育方法,从形而上的角度讲教育素养是一种教育智慧。
余文森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自古以来,优秀教师都表现出对所教学科和内容的热爱,并在唤起学生对学科的热爱中获得满足。
余文森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一个人发现已裂开一条缝的茧虫,一只蝴蝶正在痛苦的挣扎,他于心不忍便拿起剪刀把茧剪开,想帮助蝴蝶破茧而出,可最终这只蝴蝶因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传统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维参与,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思考,只需听讲和死记硬背就能掌握知识的程度,便培养出掌握了知识却不知思考知识、追问知识、评判知识创造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指责中世纪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
余文森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学科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和材料。超出学生认知能力范围的学科知识,不仅与形成学科素养无补,反而会阻碍学科素养的形成,知识是为素养服务的,过难、过深的知识无助于素养的形成。当然量力性原则也意味着尊重和开发学生的潜力,过易、过浅的知识,无法刺激学生的思维,也无法让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的深度,同样不利于学生素养的形成。
余文森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教师既要有自己的学科专业,又拥有超越学科的专业——“第一专业”。“第一专业”具有在先性、前提性、统领性和牵引性,这第一专业就是儿童研究。
余文森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学科本质要求我们:一要超越简单的具体知识,去理解和把握具体知识背后的学科方法、学科思维与学科价值;二要超越表层的符号形式,去理解和把握符号形式背后的逻辑,掌握思维方法与价值意义;三是超越庞杂的知识点本身,去理解和把握同类知识的组织结构和属性特征。
余文森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还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巴说,用自己的手做,也就是说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余文森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智慧是一种组织的很好的知识体系,碎片化的孤立的知识是没有价值的。学者鲍鹏山曾指出:当知识不成体系时,它是无用的,只是碎片。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了通过微信、QQ、微博等网络信息交流平台进行阅读,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碎片化知识,通过连续的新鲜内容,不断刺激你的大脑,让你始终处于“啊,又知道新的东西”的喜悦中,从而难以自拔。但是这些获得的信息,因为它们缺少跟其他信息的联系,因此难以被我们提取。而提取的少的内容会被提取的多的内容挤压在记忆的底部,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极容易被我们遗忘。你以为你得到了很多,但其实你什么都没有得到。
余文森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语文学习需要的是直接的读和想,而不是繁琐的语文分析。
余文森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余文森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完整的学习是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包括主学习、副学习和附学习,包含情境、问题、假设、推理、验证5个步骤。
余文森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就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关系而言,变“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为“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就教与学、教法与学法的关系而言,变“先教后学,以教定学,多教少学”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就学与学、学生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变“个体性学习”为“合作性学习”。
余文森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知识是思维的产物,没有思维就谈不上知识。
余文森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不是自愿学习,不是自由学习。教育除了要有学习的自觉性之外,还应有合乎教育要求的强制性。只有学科知识与学科思想方法并重,才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肉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学科认知结构,从而真正形成学科的核心素养。
余文森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虽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绝不会变成“彼拉多”。
余文森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其自身也是实施课程的首要条件资源。
余文森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大概念指的是反映学科本质及其特殊性的、成学科框架的概念。它是一种高度形式化、兼具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普适性极强的概念。大概念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它的背后潜藏着一个意义的世界,是科学思想和理论体系的负载体。从学科知识关系的角度讲,概念是奥苏伯尔所说的上位知识,它的抽象性、概括性、包容性最高,解释力最强。从学科认识论角度讲,大概念是一种学科思维方式,是一种认识武器,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心态”和“尺度”。
余文森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