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摘录《爱的序位》名人名言是成功的指南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摘录《活出内在的力量》文案金句打动人心提升品牌价值
收集《洞悉孩子的灵魂》文案金句是品牌的声音传递情感
伯特·海灵格
获得内在洞见经验的首要条件是一颗没有意图的心,我们的意图会迫使我们将自己的观点置于真相之上,或者会根据我们先入为主的概念而去改变事实真相,或者是去影响或说服他人。
伯特·海灵格
/
《爱的序位》
孩子永远不准知道属于父母亲密关系的事情,这与他无关。伴侣之间发生的事,别人也绝对不能干涉。亲密的事应永远对其他人保密,否则会带来严重后果。父母如果对孩子讲述他们之间亲密的事,对孩子是非常不幸的,例如:堕胎。
伯特·海灵格
/
《爱的序位》
父母之间出现问题,孩子总会在自己身上找过失,宁愿是自己有错。如果父母说,“我们不再作为伴侣在一起生活了,但我们还是你的父母,你还是我们亲爱的孩子”,这可以解除孩子的心理负担。所以,孩子应该跟著比较尊重另一方的那位,一般来说是父亲,往往父亲会更为尊重孩子的母亲。
伯特·海灵格
/
《爱的序位》
当孩子的成绩差,你作为父母要对他说:我以前也是一样,成绩一旦下降,也就没有什么好转。当一个女儿迷上了一个明星之类的,父母也可以说:我从前也是这样的。
伯特·海灵格
/
《爱的序位》
以不幸作为补尝:家庭中的孩子往往会因为减少罪恶感,而作出补偿——拒绝成功、拒绝生命等。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进行补偿。例如,家庭中有早逝的孩子时,生存下来的孩子可以说:亲爱的XX,你已经死了,而我再活一段日子,然后我也会死去。它包含了补偿和自由,是非常谦卑的。
伯特·海灵格
/
《爱的序位》
从心理学方面看,背痛总是来自一个原因,也很容易治疗:那就是借著一个深深的鞠躬。问题是要向谁要鞠躬。鞠躬的同时,在内心说:我尊敬你。
伯特·海灵格
/
《爱的序位》
在自杀事件中,自杀者的亲属常有一种被侮辱的感觉,他们因为有亲人要自杀而感到受辱。解决方法的第一步便是对已自杀者说:我尊重你的决定,你永远是我的XX。尊重与接受是不同的,尊重的话对方便没有被贬。
伯特·海灵格
/
《爱的序位》
某人如果在系统中(家庭系统中)杀人或企图杀人(如:威胁自杀),他便丧失了在系统中的归属权。谁曾经在家庭内杀人和有杀人的念头,或者严重侵害其他人,他一定会失去归属权,他要离开系统或遭受排除,否则另外一个无辜的家族成员便会代替他而受到排除。
伯特·海灵格
/
《爱的序位》
孩子到了父亲死时的年纪,常会感到不能生存下去,因为他会为著追随父亲而做出寻死的行为。如果孩子从母亲的身上得到这种感知或有这种推测,孩子中的一个便会代替他,做出本应是母亲应该做的事,如果有这种情况,孩子在想到死亡时是会笑的。
伯特·海灵格
/
《爱的序位》
获得内在洞见经验的次要条件是无所畏惧。当我们害怕可能展示出来的真相时,我们便如同带上了眼罩,将会视而不见。
伯特·海灵格
/
《爱的序位》
在每个家庭中,有一个最理想的餐桌序位,当父母坐在边,孩子依著长幼次序坐在另一边,由右而左排列下去(即顺时针)。
伯特·海灵格
/
《爱的序位》
孩子无意识地认同父母之前的伴侣,有时会导致精神病变,尤其是当家中没有女儿时,那么其中一个儿子便必须要代表父亲从前的女人;又或者家中没有儿子时,其中一个女儿便要代表母亲从前的男人。
伯特·海灵格
/
《爱的序位》
孩子与父母中断联系的处理方法:1、拥抱或想象拥抱;2、通过代表拥抱;3、深深地鞠躬;4、超越与父母的联系,看到更大的系统。
伯特·海灵格
/
《爱的序位》
长子经常承担了一种受害者的角色,扮演受害者角色是一种高技巧的报复,在家庭中受害者是权力斗争得胜的一方。
伯特·海灵格
/
《爱的序位》
承接他人的悲伤使得自己脆弱。
伯特·海灵格
/
《爱的序位》
快乐有时会让有些人感到非常有压力。
伯特·海灵格
/
《爱的序位》
孩子经常为父母不负责任的离异而赎罪。
伯特·海灵格
/
《爱的序位》
连接的深度:第一任伴侣的连结往往都会超过第二任伴侣的连接,连接并不一定是爱,痛苦、恨与罪恶感的强度也是。
伯特·海灵格
/
《爱的序位》
当我们知道唯一可以做我们父母的人,就是我们的亲生父母;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孩子,所以,不必期望去改变父母的想法。
伯特·海灵格
/
《爱的序位》
家庭的归属权:我们的所作所为是维持和保障我们的归属权,所以,“良知”带有相对性,随著群体的不同而不同。
伯特·海灵格
/
《爱的序位》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