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逻辑
若想写好文章,只关注语法正确和措辞通顺并不够,还需要更进一步地在合适的地方融入ethos,pathos和logos这三个“写作精进”要素。可信(ethos):通过引用确凿的数据、权威之言等方式,提高作者本身、观点和文字的可信度。情感(pathos):“Show,don’t just tell.”,用调动读者情绪、情感的表述替换平铺直叙,以提高文章的共鸣力、共情力。逻辑(logos):从论据到结论之间不可轻易地跳步,更要提防论据与论点的自相矛盾。只有逻辑清晰、论证严谨的文字,才可能具备较高的可信度。
李柘远
后现代主义的真实逻辑:第一,一切知识和体验都只是主观的解释。第二,你对世界的解释会受到你所处社会的历史文化的影响。第三,没有一个视角优于其他视角。第四,视角决定了“语境”,每个解释都在某个语境之下。第五,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在同一个语境之下,不同的解释有高低优劣之分。
万维钢
科学是一个反常识的、永远在革命的、不以实用为目的的东西,是纯粹精神上的追求,是人类想要知道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是想破解世界的源代码。鉴于生物本能是生存和发展优先,没有科学是正常的,有科学是不正常的。
万维钢
每个人的技能不同,导致收入不同,这才是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正如逻辑学的“奥卡姆剃刀”原则所说,简单的解释就是最好的解释。
保罗·格雷厄姆
无论是产品还是个人,品牌都是一门艺术和科学。一方面,品牌吸引着你的逻辑,使你会理性地去思考它们,所以,这就是科学的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品牌也是一门艺术,因为品牌可以引发你的情绪,使你对它们产生感觉。
布伦达·本斯
正如霍姆斯大法官所言:“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非逻辑。”我们宁愿生活在前人经验积累的法律之中,而非强有力逻辑推导的法律命题之下。
罗翔
随着成长,我们越来越厌恶心灵鸡汤。我们从懵懂无知、钦佩慌乱逻辑但是言语对称的空洞蛊惑的少年,成长为追求干货、窥伺社会真实、反省自身问题、勇闯人间百态的青年。此时,那些浮夸的激励、表扬、安慰,诸如“你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只有你最好”“相信自己就会幸福”之类的鸡汤,对我们毫无价值。
杨奇函
《圣经》中的亚伯拉罕(Abraham),在盛行偶像崇拜的土地上,认为知识就是超越你眼前所见而“看”到的东西。雅典人认为知识就是真实的观点,是因为正当的理由而为人们所信服的。笛卡尔(Descartes)认为,知识是你在任何可想象的环境中都不会怀疑的事物。科学家们认为知识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反复的实验能够使我们确信它。我们从来就不缺乏对知识的定义。但同时我们也从没有达成一个整体的一致意见。然而知识所具备的一些恒久的特点贯穿了整个西方历史。首先,知识是信条的子集。我们相信很多事物,但是它们中仅有一部分是知识。第二,知识是由我们有理由去相信的信条而构成的。不管那是因为我们通过实验确信,通过逻辑证明或是上帝揭示给我们的。第三,知识由大量的真理构成,这些真理结合在一起反映了世界的真实本质。
戴维·温伯格
假如我们的潜意识必须在深植的情感和冷硬的逻辑之间做出抉择,情感几乎是每战必胜的。
哈维·艾克
这就导致了如下结论:人们不会把试图在思维中找到答案当作最终目的。思维只能把我们引向知识,而且是不能予以我们最终答案的知识。思维的世界矛盾重重。能够把握世界的唯一途径最终不在于思维而在于行动——即实践,在于对同一的体验。因而矛盾逻辑导致如下结论:对上帝的爱既不是思维上认识上帝,也不是爱上帝的念头,而是与上帝同一的体验行为。
艾瑞克·弗洛姆
矛盾逻辑在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中、在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中居于优势,而后又以辩证法的名义发展成了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哲学。矛盾逻辑的一般原理已由老子清楚地表述过:“正言诺反。”这一思想庄子也表述过:“是亦一也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艾瑞克·弗洛姆
西方世界一直遵循亚里士多德哲学的逻辑原理。这种逻辑学建立在“A是A”的同一律、“A不是非A”的矛盾律、“A不可能同时是A和非A, A也不可能既不是A又不是非A”的排中律之上。
艾瑞克·弗洛姆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其局限性,正如神秘主义是神学的逻辑产物,心理学的最终归宿是爱。
艾瑞克·弗洛姆
睡眠缺失会损伤人的注意力、执行功能、工作记忆、情绪、数学能力、逻辑推理甚至运动灵巧性。
约翰·梅迪纳
在技术领域之外,认知远比逻辑重要得多。但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关注逻辑。
爱德华·德·波诺
回声室效应。尽管互联网带来了它所承诺的各种多样性和社交途径,但它也催生了一个新的“物种”——同质化的内嵌群体。这种群体的形成不是因为亲属关系或者类似游牧部落的逻辑,而是思想上的自我调整。可以说,这就是新石器时代所特有的孤立形态在数字化时代的再现——信息在群族之内传播,而不是在群与群之间传播。
马修·萨伊德
教育的时间逻辑首先是“需求逻辑”:向师生的生命成长要尊重、要个性、要活力、要权力,最根本的是索要更多的可能性。
李政涛
教育戏剧与学科的关系,是一个螺旋式往复上升的关系:先打破学科界限,再回到学科,建构每个学科教育戏剧的运用与转化逻辑,随后,再度打破学科界限,走向综合融通……
李政涛
设计教育技术,就是设计人的生命成长。这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与基本理念。
李政涛
对思想的逻辑的欣赏,是有教养的心理的一种表现,这是在一种专门学习之后才可能具备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这样的一种洞察力,既有全局观,有通盘认识;又能看到一组思想与另一组思想之间的联系。只有通过专门学习,人们才能欣赏一般思想的确切表达,领会这些思想被表达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领会它们对理解生活的帮助。在抽象思维的理解中和对具体事实分析中,人们的思维能力经受了训练,经过如此训练的大脑的思维能力,既能极为抽象,又能极为具体。
怀特海
«
1
2
...
21
22
23
24
25
26
27
...
45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