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事物
对于自己喜爱的美好的事物,总希望它意识不到我的存在,也意识不到自己的美好.这样就能在这本已难得的美好上面加一个更加难得的形容——真。
冯唐
15. 谁说我斗鸡眼?我只是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以改变我对以往事物的看法。
周星驰
著名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Brian Arthur)在《技术的本质》一书中,写到这样一段话:“当我们去处理情况时,会使用一个由一套假设、期望和经验构成的参考系。我们对那些不符合这种参考系的事物往往采取忽视、误解或否认的态度。结果是,我们通常只能看到我们想看到的东西。这个参考系是不可能被铲除的,没有了参考系,也就没有了我们自己。”
李善友
在我们的主体性认同中,玩具作为内容会不停地变化,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们主体性认同的内容会越来越多,我的名字、我的父母、我的工作、我的社会身份、我的钱财、我的家庭,等等。无论内容如何变化,主体性认同的结构都始终如一。这种结构其实充分说明了“我”并非一个逻辑实体,正因为“我”不存在,所以我们常常忽略这个事实。但同时这种隐性的事物对我们自身的禁锢其实最为强力,就好像思维模式这种思想层面的隐性存在,虽然不可见,却经常将人置于思维定式的旋涡当中,令人不可自拔。
李善友
亚里士多德认为,从一件事物推导出另一件事物,中间存在一个必然的导出,而这个导出的过程就是所谓的逻辑。根据这种认知,亚里士多德创造了演绎法中的经典句式,即我们常见的三段论。三段论,顾名思义有三个组成部分,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在大前提和小前提正确的基础上,结论必然成立。
李善友
虽然听上去非常难以接受,但这就是事实,在人类与客体之间永远隔着一条大河或者深渊,我们永远不知道河的彼岸是什么。就像康德所说,我们完全无法了解真实的客观事物,能够知晓的只是表象,即所谓的“现象界”,而真实的世界被称为“物自体”,所以我们只能认知现象界,却无法认知物自体。我们沮丧地发现:由于人类思维不可克服的结构性缺陷,人类根本没有能力确定客观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李善友
事实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有且只有眼、耳、鼻、舌、身5条感官通道,分别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其中,视觉和听觉最为重要,人类一生中获得的所有认知,80%来自视觉,18%来自听觉。即便是最重要的视觉,其功能也并不足以认知到现实中的所有事物。我们的感官系统在认知过程中通常会“扭曲”外物,这就意味着,我们大脑“拍摄”的照片往往都是错误的。
李善友
人类的大脑如同一台照相机,可以把一切看到、听到、闻到、感知到的事物在脑海中“拍摄”成“照片”,但照片始终只是照片,可以反映事实,却永远不等于客观事实。我们只能将相片与相片进行比较,而不能将相片与物体进行比较;换句话说,我们只能将信念与信念进行比较,而不能将信念与事实进行比较。
李善友
逻辑续洽是指原有被证明暂时正确的信念,在时代和场景发生变化之后,依然可以保持逻辑正确。换个角度来讲,当信念涉及的领域内出现新事物、新信息和新证据时,我们必须判断原有的信念是否依然可以与新的经验或信息相融。如果原有信念的逻辑体系出现错乱,就意味着这个信念已经不再正确,不再具备指导意义。
李善友
归纳法是通过实践推导结论,把连续性的经验推广到一切时空。然而,并非所有事物都有连续性,固有的思维会让你陷入“归纳法谬误”。打破认知边界,实现第二曲线创新,你需要全新的思维模式——演绎法。但是演绎法必须有一个基石,一个来自系统之外、能够逻辑自洽的元起点。这个元起点既可以称为第一前提、逻辑奇点,也可以称为第一性原理。
李善友
归纳法谬误说明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我们一直在使用甚至在未来会继续使用的思维模式并不能准确地诠释事物背后的规律。即使所有前提都是正确的,我们也无法确保总结得到的结果一定为真,而独立可重复性验证规则的存在,只能用来判断归纳结果是否存在问题,却无法验证结果的正确性。换句话说,归纳法的结论就是等待被推翻的假说。
李善友
除了视觉,其实还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所感知到的事物,都是我们的大脑对外界的主观认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生存的真实的世界,可能既没有颜色,也没有声音,它们都是假象。正如释迦牟尼在《心经》中所说的那样:“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李善友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意思是说,所有的事物和道理都存乎于心。
李善友
任何归纳法都有时空边界,一旦越过边界就会遭遇非连续性节点,原本成立的规律立即失效。但人类的认知具有连续性和局限性,人类不但总是忽略边界的出现,而且在跨越边界之后,仍然会习惯性地以原有的规律去衡量事物,这就是所谓的“人类思维的阿喀琉斯之踵”。
李善友
但人类的认知具有连续性和局限性,人类不但总是忽略边界的出现,而且在跨越边界之后,仍然会习惯性地以原有规律去衡量事物,这就是所谓的“人类思维的阿克琉斯之踵”。
李善友
马斯克曾在接受TED主持人采访时,阐述了他的“第一性原理”:“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用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别人已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也去做,这样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第一性原理的思想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就是说一层层拨开事物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
李善友
群体推理的特点,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体事物普遍化。
古斯塔夫·勒庞
群体对一切传统事物、传统制度,都有着绝对的迷恋与崇敬;它们对一切有可能改变自身生活基本状态的新事物,有着根深蒂固无意识的恐惧。
古斯塔夫·勒庞
对于群体而言,逻辑推理是不存在的。群体中的个体更倾向于把只存在表面关联的不同事物结合在一起,把特殊情况即刻一般化。因而群体冲动,急躁,偏执又顽固,且富于想象力极易被触动。
古斯塔夫·勒庞
群体对一切传统的迷恋与崇敬是绝对的,他们对一切有可能改变自身生活基本状态的新鲜事物,有着根深蒂固的恐惧。
古斯塔夫·勒庞
«
1
2
...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
148
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