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行为
合作型管教,和孩子一起思考怎么解决问题,更像是辅导员,而不是独裁者。①借由定义自己来定义问题,②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③确认那些感受,④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思考解决方案,⑤坚持,必要时重复几个步骤。
菲利帕·佩里
家长的任务是以身作则,用一样的同理心来对待孩子和他人,并希望孩子也能展现这样的行为。除此,为适应社会,举止得体,还需要培养四种技能,①抗挫折能力②灵活应变能力③解决问题的能力④从他人角度看待及感受事物的能力。
菲利帕·佩里
就像我们不该批判自己一样,我们也应该尽量避免批判孩子。描述看到孩子的具体行为,并说出你欣赏的优点,这样做的效果远胜于笼统的批判。与其说你的数学很好,不如说“我很喜欢你做算术题时聚精会神的样子”;与其说孩子画得好,不如说“我很佩服你为这幅画下那么多功夫”;与其说“我不擅长瑜伽”,不如说“我开始练瑜伽了,而且比上周进步了一些。”如果孩子作业看起来像鬼画符,乱成一团,但有个字母P写得很完美,你只需说“我喜欢你把P写的那么工整。”
菲利帕·佩里
孩子说谎,或有其他你认为不妥当的行为时,与其立刻做出反应,不如去找出说谎或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感受。
菲利帕·佩里
孩子会模仿你的行为,即使现在不模仿,以后也会这么做。
菲利帕·佩里
俗话说得好:言传不如身教。在思考孩子的行为之前,不妨先看看他们效仿的榜样,其中一个榜样就是你。
菲利帕·佩里
我们从上一代承袭了很多东西却不自知,这使我们有时很对难判断,自己究竟是对孩子当下的行为产生反应,还是受过去影响而产生本能反应。
菲利帕·佩里
俗话说得好:言传不如身教。在思考孩子的行为之前,不妨先看看他们效仿的榜样,其中一个榜样就是你。
菲利帕·佩里
描述你看到的孩子的具体行为,并说出你欣赏的优点,这样做的效果远胜于笼统的评判。
菲利帕·佩里
与其担心孩子的行为,不如关注他们的感受。
菲利帕·佩里
爱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行为。
菲利帕·佩里
获得足够关注的孩子会有安全感,不会为了人际关系而患得患失(他不会太在意人际关系,也不会觉得自己必须引人注目——例如跳火圈或撞石柱——才能确保人际关系)。“温情轰炸”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Oliver James)一对一的时间,由你的孩子决定你们两个一起做什么及吃什么,只要一切安全合法就好。在那段时间内,你也要不断表达你对孩子的衷心感谢与关爱。“温情轰炸”练习就是给孩子加强版的关注。那也打破了你们相互胁迫的行为模式,让你们重新启动一种良好互动的节奏与模式。
菲利帕·佩里
对于自己因为创伤而引发的无名火,既不要错误地归咎于孩子,也不要对自己过分自责,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对它的根源进行追溯、拆解,努力在自己的意识里建立全新的反应路径,从而让这种伤害不要再随着自己的行为失范,再传导给孩子,乃至我们的后代。
菲利帕·佩里
父母要想让孩子正确成长、行为得体,那种一本正经的灌输和说教是效果不大的,你要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必须在孩子面前展示出符合你期望模板的行为。
菲利帕·佩里
立即表扬。第一个要点是表扬的语言是需要在当场“迅速地”传达给对方的。表扬的语言是有“保质期”的。行为心理学的理论指出,60秒之内的表扬是有效的,60秒后就会错失表扬的机会,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个机会。如果你发现学生有好的表现时,请立即表扬。
三好真史
比如,我的脑海中有一些对于学生理想形象的设想·学生们能够自觉地排好队形。遗失物品时,自已告诉老师。当老师问:“谁可以读一下?”大家都能举手,认真地练习朗读,认真地写字,做大量的书写练习,主动和他人打招呼。如果时间允许,能够做好自己的事情,能在全体同学面前自信地发言,不浪费食物。教师可以将这些设想全部写在纸上,然后在笔记本或电脑上分条列出。整理好之后将写着这些内容的纸贴在笔记本上或墙壁上,尽量贴在最容易看到的地方。语言的表述需要瞬间爆发力。很多教师的想法是“我要在仔细观察学生的行为后再进行指导”,而实际在多数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充足的时间仔细老虑。如果教师在平日经常浏览关于学生理想形象的清单,当需要对学生进行教导时,恰当的教导语言就能够脱口而出了。
三好真史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北风和太阳打赌:谁能让路上的行人先把衣服脱下来就获胜。无论北风怎么吹,路上的行人都把衣服裏得紧紧的,没有人脱下衣服。而在太阳的照射下行人纷纷脱下了衣服。教师向学生表示感谢,就好像太阳照射行人一样,可以使人感到温暖。再比如,大家在餐饮店的卫生间里一定看到过这样的贴纸,上面写着“非常感谢您保持卫生间的整洁”,而几乎所有的店家都不会在贴纸上写“请不要弄脏卫生间”。感谢的语言可以激发人采取良好的行为。此外,感谢的语言也能向人传达感激之情在表扬的语言中难度较低的就是感谢。即便是一些小事,感谢的语言也会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成就感。
三好真史
在班集体中,学生是学习共同体,教师在管理者与参与者的角色之间转换,制度约束有益于规范行为和纪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挖掘潜能,良好的班级文化形成有助于凝聚力的产生。因此,需要“法治”、“人治”、“文治”并驾齐驱。
于漪
信念固然很奇妙,但是信念的回报却寓于我们随后的行为之中。在你发现一个问题的最佳答案之后,请依据这个答案采取行动。
尼尔·布朗
对于孩子的教育,一个有智慧的老师会在处理问题时积极地思考,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允许同学们有不愿意帮忙的心理和行为。每一个看似简单的事件背后实际上却有复杂的家庭环境、成长背景,老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开放老师的心态,理解家长,尊重孩子,你要能够尊重他人不同的教育方式,找到他这么做的心理动机。这就是教师的智慧,也是爱的艺术。
桂贤娣
«
1
2
...
70
71
72
73
74
75
76
...
137
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