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可能
我去年自己有一个敢想:觉得之前的老板都对我不太苛刻啊,否则我当时能做的更好。当然很可能是他们认为,已经做的好,太苛刻人就跑了,其实对于会自我驱动的人是不会的。
张一鸣
上帝不可能骗得了我,因为所有的欺骗都有漏洞——笛卡尔。
张一鸣
这周面了十几个人终于确定一个实习生。最近一个多月可能面试了50多人,总共只有2个非常有意向的人选,其中失败一个,一个还在谈。每当想放低要求的 时候,我就提醒自己一定不能往低走而要往高走,我们要做的出彩,而不仅是完成事情。而尤其在早期,核心几个人的能力素质态度是最关键的。
张一鸣
年轻人不要试图追求安全感,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周遭环境从来都不会有绝对的安全感,如果你觉得安全了,很有可能开始暗藏危机。真正的安全感, 来自你对自己的信心,是你每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而真正的归属感,在于你的内心深处,对自己命运的把控,因为你最大的对手永远是自己。
张一鸣
林彪研究战略更研究战术。46年共军初到东北,一个师打不过国军一个团。他冒死亲赴战场观战,研究出班的三三制战斗队形、一点两面等战术方法,并亲 自讲课推广,缩小了与国军战斗力差距。没有林彪,共党很可能失掉东北,改变战争进程。一个企业,如果战略家太多不是好事,抓细节的人越多越好。
张一鸣
经常看到职位蛮漂亮的人,但细看发现他每次升职都是换工作的时候发生的。这会让我警惕,因为好的人,老板会加薪升职来挽留。如果一个人在同一公司多次升职,让我会放心很多,因为比我了解他多得多的人看好他给他更多的责任,而且他一次次胜任。换工作才升职,有可能是外强中干,忽悠了新老板。
张一鸣
周末参加一个朋友婚礼,发现新郎最近去了中央某监管结构的信息处,博士新娘回到新郎故乡担干部。他们已经两地分居5年了,为了珍惜机会还要继续分开。这样我是做不到的,也不赞同,人生在世就应该尽可能实现价值体验生活,为了静态的收益而去“忍”,这样损失很大。
张一鸣
对于一名CEO而言,最艰难的事可能就是抵制住想自己解决问题的欲望。你曾身经百战,你也许是最有经验,最有资格去解决问题的人。但是这样一来却无法建立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将机会留给别人,期待他们能解决问题十分艰难,但也十分值得。这样一来,整个团队的能力都可以有所提升。
张一鸣
要注意周期、研究周期。经济是有周期的,行业也是有周期的;周期上行时候企业可能走得快一点,周期下行时候企业要走得稳一点。
宋志平
风险是客观的,如影随形,做企业没风险是不可能的。做企业要尽量防范风险,让风险出现之后可控、可承担,这非常重要。
宋志平
团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建成。团队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彼得·德鲁克
在时代风潮中,所有的公司都有可能永久地成长。
彼得·德鲁克
在组织中会议有可能成为逃避工作的手段。
彼得·德鲁克
你永远都不可能真正准备好。
董宇辉
运气可能会来,也可能不会来,但是这不影响你本来要坚守的心。
董宇辉
科学管理是管理的地基,不会过时,它最大的贡献在于把科学带进生产管理中,使效率最大化研究成为可能。科学精神、理性主义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的。
宋志平
松下幸之助说过:“带领十几人的团队,言传身教就够了;带领几千人的团队,用管理就够了;而带领四五万人的团队,就要用思想去感化他们。”我觉得还可以加上一条:如果带领的是几十万人的团队,你可能就要双手合十,用一颗包容的心去拜托他们。
宋志平
《再造卓越》里有句话:爬一座高山可能需要10天,掉下来却只需要10秒。这是给所有企业的醒世箴言。
宋志平
记得在2012年度的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仪式上,嘉里集团董事长郭鹤年老先生告诫年轻的创业者,要做到四条:一是要专注;二是有耐心;三是有成绩后要格外当心,成功(可能会)是失败之母;四是有了财富要回馈社会。
宋志平
著名的帕卡德定律讲到,人才成长速度跟不上企业成长速度,企业很快就会衰败;面临的机遇太多,企业也可能会衰败;很多企业失败并不是不创新,而是战线拉得过长,导致顾此失彼,找不到重点和关键。
宋志平
«
1
2
...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
417
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