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需要
与此相反,人越是接近自己的自然状态,他的才能和欲望之间的差距就越小,因此,他距离幸福就越近。当他的一切似乎都被夺走时,绝不会是他感到最痛苦的时候,因为苦恼并不在于失去那些东西,而是在于他觉得需要那些东西。
卢梭
因此,一个新生婴儿需要一位最近刚当母亲的乳母。我知道,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但只要我们离开自然的轨道,我们想把每件事情都做好的企图就都会遇到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走这条路是唯一正确的路,那我们就走下去吧。
卢梭
因此,一旦把教育当作一门艺术,那教育几乎就不可能成功,因为教育要成功就必须把这三种因素协调起来,而这取决的不是一个人。所有单个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或近或远地接近目标,但要完全实现目标还需要运气。
卢梭
胆小、容易受骗以及恐惧死亡。他们能让死人走路又怎么样呢?我们需要的是人,但我们从没看到真正的人从医生手里走出来。
卢梭
一开始,自然只赋予了人保护自己的生存所必需的欲望以及足以满足这些欲望的才能。所有其他的才能则蓄积在人的心灵深处,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加以发展。只有在这种原始状态中,我们才能获得欲望与能力之间的平衡,也只有在这种状态之中,我们才不会痛苦。
卢梭
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即使能活到八十岁,我也不会承担照顾他的责任。我可不想要一个对他自己和别人都没什么用处的学生,一个唯一的事情就是让他自己活着的学生,一个身体总是成为训练其心智的障碍的学生。如果我慷慨地关爱他,也只是枉然,我从社会那里夺去的是两个人而不是一个人,那我所能做的岂不是让社会蒙受了双倍的损失吗?让另一个人来替我照料这个体弱的孩子,我非常乐意,也非常赞赏他的宅心仁厚,但是我自己没有做这种工作的天赋。我可能永远都不能教一个需要所有力量来保命的人生活的艺术。
卢梭
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需要别人的帮助,如果一直感受到别人的仁慈与好心,他就不会想着通过欺骗别人让自己有所收获。相反的,他还会非常明显地愿意别人看到事情本来的面目,以免别人误解了他。因此,很显然,就切切实实的事实撒谎并不是孩子的天性,而是由服从法则决定的。因为服从别人是一件不为人们所喜欢的事情,孩子私下里会竭尽全力地不去服从别人。此外,撒谎能让他们避免惩罚或责骂,这是当下就能得到的好处,比说实话会带来的遥远的好处更有价值。在自然教育和自由教育之下,你的孩子为什么要对你撒谎呢?他有什么事情要瞒着你呢?因此平时你不要随意地阻挠他,不要惩罚他,不要强求他做任何事。为什么他会把每件事情都告诉他的小伙伴,而不像那样天真无邪地把一切都告诉你呢?因为告诉你实情比告诉小伙伴更加危险,这一点他不会看不出。
卢梭
相比在襁褓里裹得紧紧的孩子,那些身体和双臂能自由活动的孩子肯定要哭得少得多。只知道身体需求的孩子只有在痛苦的时候才会哭,而这是一个很大的好处,因为这时我们就会确切地知道他什么时候需要帮助。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应该立即帮助他,一秒钟都不要拖延。但是如果你不能消除他的痛苦,那就待着不动,而且不要通过抚慰他的办法让他高兴。你的爱抚不会治愈他的肚子痛,但是他会记住要赢得你的疼爱应该怎么做。一旦他发现了如何随意地引起你的关注,他就成了你的主人,那么一切就都毁了。
卢梭
我们生下来就很弱小,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下来就一无所有,我们需要援助;我们生下来就懵懂无知,我们需要判断的能力。而我们出生时缺乏的和成长中需要的一切,教育都会赋予我们!
卢梭
健康、知识和才能都满足这份工作的要求,非常适合教育他,并从他出生到长大成人一路引导他,除了他自己以外,他不需要其他人的指引。在我看来,对我这个害怕自己的幻想让他偏离正轨的作者来说,这个方法非常有用,因为一旦我背离常规的做法,我就只好将自己的那套方法试用于这个学生。我很快就会知道,或者说读者朋友们就会代我弄明白,我有没有遵循那个孩子的成长规律和人心的自然发展规律。
卢梭
所有动物都拥有保护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才能,且刚刚好。只有人拥有过剩的才能。这种过剩的才能却给他招来了苦恼,这不是很奇怪吗?在每块土地上,人的劳动生产出来的物资都超过了他们的生存所需。如果他足够明智,不去理会这种过剩,他就总是会很满足,因为他需要的东西永远都不会太多。古希腊文学家兼哲学家法沃里努斯(Favorinus)曾说:“巨大的需求源于巨大的财富,而且要得到我们想要的,最好的办法往往是舍弃我们已拥有的。”我们努力地想让自己更加幸福,结果却把这件事变成了痛苦。每个只是希望自己能活着的人,往往会活得很开心,他从而也会成为好人,因为做个坏人对他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卢梭
“这个可怜的人生病了,他在发热,有些狂躁呢。”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告诉他一些词语,让他对疾病及其影响有一些概念,因为这也属于自然,是他必须认识的一种必然联系。这个观念本身没有错,借助于这个观念,他将过度的情绪视为疾病,那他会不会从小就对控制不住地发泄这些强烈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反感呢?你不认为在适当的时机教给孩子这种概念,相比冗长乏味至极的道德说教,会产生更加有益于健康的影响吗?但是要考虑这个观念的副作用。你拥有权威,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可以把这个叛逆的孩子当作一个生病的孩子对待,让他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让他躺在床上,规定他的饮食,让他害怕自己日益增加的缺点,让他讨厌并惧怕它们,但又不会把你为了他的“康复”可能会采取的严厉措施视为惩罚。如果你自己恰巧一时头脑发热,失去了你应有的冷静,没有控制住自己,那就不要想方设法地掩饰你的错误;而要以一种温和的责备的口吻坦率地告诉他:“哦,我的朋友,你让我生病了!”
卢梭
如果我们可以这么说的话,孩子会觉得自己强大得足以让他周围的一切活跃起来。不管是创造东西还是破坏东西,对他来说都是一回事。他所寻求的就是改变,而所有的改变都需要行动。如果他看起来更加倾向于破坏东西,那只是因为创造东西需要花时间,而破坏东西则几乎不费什么时间,因此,破坏性的工作更加符合孩子急不可耐的性情。
卢梭
如果我不在的时候,有人做了什么错事或坏事,而我又不知道到底是谁干的,我会谨小慎微地不去谴责爱弥儿,也不会问他:“是你干的吗?”因为在这么做的过程中,除了教他否认这件事,我的所作所为又能得到什么呢?如果他倔强的脾气让我迫不得已地要与他达成某个契约,我会极其谨慎地注意总是由他提出这个建议,我绝不主动提出。如果他保证了任何事情,他就要一如既往地怀着浓厚的兴趣,富有成效地兑现他的诺言。如果他做不到,那他就是撒谎了,这个谎言会给他招致所有不愉快的后果,而他会明白这些后果都是事物发展的自然秩序引起的,而不是源于他家庭教师的报复行为。但是,我觉得我不仅不需要依靠这么残忍的手段,而且我几乎可以肯定爱弥儿在许多年里都不会知道说谎是怎么回事,而且就算他知道了,他也会备感震惊,并且无法理解说谎到底有什么用处。很显然,我越是让他的幸福少受别人的意志或观点的左右,他想撒谎的兴趣就越少。
卢梭
人们还试过另外一种方法:不一会儿就把孩子给别人的东西还给他,这样他就会变得习惯于把他知道肯定会回到他手中的东西送给别人。我在孩子身上几乎没有看到慷慨大方的品质,有两种情况除外:付出对他们自己没有用处的东西;或付出他们指望还能回到自己手中的东西。洛克说过:“好好安排,让经验告诉他们最慷慨大方的施舍者会得到最大份额的好处。”这样会让孩子表面慷慨大方,但实际上却格外贪婪。他补充说,孩子会因此养成慷慨的习惯。是的,高利贷者的慷慨,给别人一个鸡蛋,就要得到一头奶牛的慷慨。但是,当要孩子真正给予的时候,这个慷慨的习惯就没有了。当他们要不回来那些东西时,他们就不会给予了。这是一种思想习惯,而不是行为习惯,需要监督。应该教给孩子的其他所有美德都与这一点类似,为了宣扬这些无缘无故的美德,你要把他们的年幼时光浪费在伤心之中!难道这是一种明智的教育吗?
卢梭
让你的孩子只依赖于物。在教育他的过程中,你就能遵循自然的秩序。如果他有冒失的行为,只需让他碰到有形的障碍或受到由行为本身导致的惩罚,这些他会在将来适当的场合适时地想起。因此不需要禁止他做错事,这就足以防止他做坏事。对他来说,经验和体力的不足就可以取代法律的地位。不要因为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以满足他的欲望,而只能因为他的确需要才给他所要的。当他在行为活动的时候,不要让他知道什么是服从别人,也不要在别人为他做事的时候,让他知道什么是支配他人。要让他感受到他的行动和你的行动中有同样的自由。要正好在他需要体力的时候,为他补充缺乏的体力,以让他刚好能自由行事,但不能把他的体力补充到让他专横跋扈。这样,虽然他在接受你的服务和帮助时有一种耻辱感,但是他会期待自己不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能够到来,并为自己帮助自己感到光荣。
卢梭
穷人不需要教育。在生活中他被迫接受了自己的身份教育,他无法获得其他的教育。富人从他自己的身份中受到的教育极其不适合他自己,也与社会不合宜,但是,自然的教育应该适合人们获得任何地位。现在,培训富人应对贫穷要比教育穷人获得财富更切合实际,因为从人数比例上来说,富人破产的越来越多,而穷人变富的越来越少。那就让我们在富人之中选择一个学生吧,至少我们相信自己会多培养一个人,而穷人靠他们自己就能成长为人。
卢梭
清新的空气会影响孩子的体质,尤其是在早期。清新的空气会进入婴儿柔软而细嫩的皮肤上所有的毛孔,并对他们年轻的身体产生强有力的影响。这种影响永远都不会被破坏。所以,我不会赞同那些人的做法,把一个农村女人从她的村庄里请来,然后把她关在城里的一个房间里给孩子喂奶。我宁愿送孩子去农村呼吸清新的空气,也不愿意让他们在城里呼吸污浊的空气。他将像他的那位新母亲一样生活,住在她农村的村舍里,他的家庭教师也会随他一起去那里。读者朋友们应该还记得,这位家庭教师并不是花钱雇请的仆人,而是那位父亲的朋友。如果找不到这样一位朋友,如果这种搬迁不那么容易,如果我给出的建议都无法遵循,有人也许会问我:“那我又该怎么办呢?”我已经告诉过你了“做你正在做的事情”,在这方面不需要任何建议了。
卢梭
虚幻和沽名钓誉。当统治依赖舆论的时候,统治本身就具有奴性,因为如果你借助别人的舆论统治他们,你也会依赖他们的舆论。要按照你的意愿领导他们,你自己就必须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为做事。只要他们一改变想法,你就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做法。接近你的那些人,只需要设法影响你统治的那些人的想法、统治着你和你最爱的人的想法、你自己家人的想法,或者他们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即使你拥有地米斯托克利(Themistocles)那样的天分,所有的大臣、朝臣、祭司、军人、仆人、说话含混不清的人,乃至小孩子,也都能把你放在军队中像指挥一个孩子似的领导你。不管你做什么,你实际的权威绝不能超越你自己的才能。一旦你必须用别人的眼睛去看事情,就必须把他们的意志当成你自己的意志。你可能会不无骄傲地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万民皆是我的子民。”就算是这样吧,但你又是什么呢?你是你部长、首相的臣属。你的部长、首相们又是什么呢?他是他们的办事员、秘书和情人的臣属,是他们仆人的仆人。你抓住一切,将一切占为己有,然后你又用双手大把大把地往外抛银子;出台你的战争计划;修筑绞刑架和战车;发布各种法令;成倍地增加你的密探、士兵、刽子手、监狱和锁链。可怜的人,渺小的人啊!所有这一切给你带来了什么好处?你不会得到更加细心的侍奉;你也不会受到别人更少的劫掠或欺骗;你也不会获得更加绝对的权力。你会不断地说“我们想这么做”,那么你就会不断地做别人想做的事。只有遵循自己意愿的人,才不需要借用别人的手臂来实现自己的意愿。由此可见,天底下最大的好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做他能做的和他喜欢做的。这就是我的基本准则。将这个准则应用于儿童,就会得到各种教育原则。
卢梭
你一定预料到了,乳母会强烈地反对,因为她发现,一个被几乎勒得半死的婴儿不怎么需要看护。此外,孩子穿着宽松的衣服,如果脏了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因此必须更加频繁地照料他。最后,风俗习惯也会成为她反驳的论据,而在一些地方,所有阶层的人永远都不会驳斥风俗习惯的正确性。
卢梭
«
1
2
...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
404
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