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如果
如果你能养成把生活和事业看成是一种冒险的习惯,而不是“接下来会伤害我的东西”,你就会不再那么担心,并且享受当下,期待最好的结果。一旦你这样做了,你会惊讶于改变你的看法,你创造的个人品牌也会变得更好。
布伦达·本斯
如果你对工作并不像你希望的那样感到满意,那么,定义你自己的领导品牌可以帮助你重新开始享受你的工作。一旦你定义并明确了你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你想要达到的目标——这就是个人品牌的全部意义,你的工作将有新的意义。
布伦达·本斯
英国刑法学家詹姆士·斯蒂芬在《自由·平等·博爱》一书中所说的话:在任何情况下,立法都要适应一国当时的道德水准。如果社会没有毫不含糊地普遍谴责某事,那么你不可能对它进行惩罚,不然必会“引起严重的虚伪和公愤”。公正的法律惩罚必须取得在道德上占压倒优势的多数的支持,因为“法律不可能比它的民族更优秀,尽管它能够随着标准的提升而日趋严谨”。
罗翔
法律惩罚的正当性来源于民众朴素的道德期待,法律只是道德的载体,而不能任由权力意志天马行空。如果一种行为在道德上值得鼓励,那无论如何都不能发动刑罚权。
罗翔
如果法治是我们的志业,那么我们应该根据法治的属性来追求它自然的结果,而不能以法治之名追求其他的结果。从诞生之日,法治就是为了约束权力,法律人的使命不是为了权力的垂青,不是为了群众的掌声,更不是为了一己的虚荣。
罗翔
社会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拼接产物,而是由看不见的公共思想凝结而成。如果这些结合太过松散,社会成员就会相互疏离。公共道德是束缚的一部分,束缚是社会代价的一部分。人类如果需要社会,就必须付出代价。
罗翔
“口袋罪”很容易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主要是因为它与法治所追求的对公权力的约束有冲突。对民众而言,“法无禁止即自由”;对公权力来说,“法无授权即禁止”。如果法律规定模糊不清,那么公权力就会成为脱缰的野马。
罗翔
如果不在法益理论中引入伦理道德的思考,这种理论很容易将刑法沦为纯粹的工具。法益概念本是功利主义哲学的产物,奉行最大多数的最大福利。法益论者认为,超个人的法益如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只要能够满足最大多数的最大福利,就有保护的必要。但是,最大多数的最大福利让少数人的权利几乎没有容身之处。
罗翔
如果我们在谈判中,由于缺乏经验、知识、技能,从而需要中立、专业之第三方的协助,这,就是协调。
熊浩
所以,谈判中我们应该有这种基础认知:我可以满足你的需要——如果,你能满足我的利益的话。
熊浩
如果拥有筹码,想要交换什么,这个互动就是双方利益和需要的相互满足,这,才是谈判。
熊浩
“智”要用来行“仁”,否则它就一点用处也没有,甚至还可能反过来害人。“勇”也只能用于行“仁”,否则就是暴力了。所以为什么说“当仁不让”,当仁才可以不让,如果不当仁,那就一定要让。
曾仕强
我希望大家重新好好认识这四个字,因为现在一般人都反对明哲保身,“你只顾你自己而已,你不顾别人,不顾大家”。这样理解是不对的,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保不住,又有什么能力去保别人呢?
曾仕强
Mendeley提供了一个环境,这个环境中,更多人能够更加方便无阻地参与进来;新形式的资质和权威在诞生;社会和权威机构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而权威性的版图更加杂乱、更加“颗粒化”。这正是我们在网络上屡见不鲜的:如果无法移除高墙,那就在高墙周围蔓延。
戴维·温伯格
“网络瀑布”(cybercascades),即一种信条如果以真相之名传遍网络,会很快地获得大批的追随者。
戴维·温伯格
通常来说,婴儿必须依赖母亲才能存活下来。但接下来,在母亲的引导下,孩子开始对自己和母亲之外的人感兴趣,其中最先接触的人就是父亲。如果说母婴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那么父亲与孩子的关系,就是培养孩子组织意识的关键。当母亲成功与孩子建立起牢固的关系后,接下来最该做的,就是引导孩子与父亲亲近,而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需要母亲与父亲的关系稳定和谐。
M·斯科特·派克
每个人都具备关注他人的能力,也都希望被别人接纳,并融入某个群体,但这份能力需要培养。身为父母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孩子在生命之初便体会到他人是值得信赖的,周围环境是值得信赖的。如果父母没有做到这一点,没能关注孩子、爱孩子,与孩子形成合作,孩子就很难培养出社会兴趣和组织意识,反而会充满了对别人的怀疑和对自己的不自信。
M·斯科特·派克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存在着意识。换句话说,如果丧失了意识,人就不会痛苦。而意识越强,痛苦也就越深。
M·斯科特·派克
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不是礼仪,而是真诚。礼仪虽然必不可少,但如果滥用,反而会钳制住良知,成为捆绑生命的绞索,让人变得虚伪。缺乏真诚的礼仪足以使人沦为“礼貌的僵尸”和“礼节的傀儡”。
M·斯科特·派克
人都是有情绪的,都会感到开心或悲伤,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事物,也有想做和不想做的事情。在情绪过后,人便会浮现出一些想法。如果将这些想法进行整理,在某种程度上就会浮现出一些语言,我们要做的便是将浮现出来的语言写到笔记里。做完笔记之后,就会进入努力解决某个问题的阶段。
赤羽雄二
«
1
2
...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
694
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