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没有
我发现,我们对伴侣的那份渴望和需求其实来自于内心深处的一种空洞感,是我们的本质,并没有什么好恐惧或排斥的,但是由于我们习惯拿东西来填补,因此,伴侣的存在和他的爱是最有效的填补“工具”。
张德芬
我建议那些一天到晚紧盯着老公不放的女人,多花点儿时间充实自己的内在。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培养自己的爱好,学会自得其乐,让对方知道,我没有你也可以活得很好,那么男人就会比较服帖。要做到这一点。你首先就要更多地把目光收回来放到自己身上,不要一天到晚把你伴侣的行踪、言语、习惯、行为放到放大镜下去研究,寻找他不爱你的证据。
张德芬
婚姻必修课——温柔的坚持!这个世界外面爱并没有别人,你把自己修好了,处理好了,自然而然地会在生活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可能不为外人接受,或是别人不能理解,但你自己知道你是安适自在的,这点是最重要的。
张德芬
我相信真爱是没有界限、没有负累、没有条件限制的。也许我们这一生碰不到、也许我们能有幸碰到,我不敢说。可以确定的是,当你碰到的一刹那,你一定会认出它来的!
张德芬
当你觉得别人“高高在上”的时候,是因为你的内在有一个“低低在下”的自我。当你有被别人轻视的需要时,才会被别人鄙视。一个自卑感重的人,自然会在生活中体会到许多别人不尊重他的感受。一个觉得这个世界没有温情的人,到处都会被人冷眼看待。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怎样对待你!
张德芬
感谢事件中的人陪你演出这场戏,毕竟外面的世界没有别人,你就是自己生命的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总是把你最需要的功课带给你,让你赢得头彩!
张德芬
要想全然地活着,你就必须先接受死亡。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好好地生活过,完全活在当下地拥抱生命,享受生命。当然,你该做的种种医疗行为还是应该去做,只是全然地臣服于生命之流。
张德芬
那些习惯向他人倾诉痛苦,并且求救的人,都是内心比较缺乏内在力量的人。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有足够的能耐去面对我们生命中、生活中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内在力量不是外来的,它本来就立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在,只是从小到大没有人教我们如何去使用它们,汲取它们。
张德芬
如果你当时没有在做,那就把你的注意力放在内在身体,体验你当时身体各个部分的感受,或者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面。因为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或者未来,但我们的身体和呼吸永远是在当下的。
张德芬
家人相聚,做各种运动,泡夜店,看电视,看电影,睡大头觉,打麻将……放松之后,准备下一周重新投入战场。忙碌,忙碌,每个人都很忙碌。追求,追求。每个人都在追求。但为什么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我们人类,没有愈来愈好呢?
张德芬
灵修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本书,一个老师就让你开悟。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一种法门可以在一夕间就让你顿悟,让你永远快乐。
张德芬
由于我们都是习惯,惯性的奴隶,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在无意识中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方便的行为方式来面对自己不喜欢的情绪,所以事后我们都会后悔,然后责怪自己。这样对你行为的修正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张德芬
告诉自己,不舒服的经历是一条让你更加了解自己的必经之路。它没有对错,不需要你去抗拒或否认。它出现的目的是要帮助你成长,让你知道自己真正是谁,而不是来找喳儿的。
张德芬
如果你永远没有办法取悦对方,那就叫他滚蛋,做回你自己。另外,如果你真的有怒气,那你要允许自己表达,你也有权利去表达。其实需要表达的不是你,而是被你从小压抑到大的怒气,它有权利去表达自己,可是因为环境不允许,它一直被9压抑着。但你的怒气是你的一部分,它压抑在你心里这么久了,它绝对有权利出现,你也有义务让它流露出来。
张德芬
别人身上的美好,其实你也有!“黄金投射”指的就是,你在别人身上看到的美好特质,其实也是你自己拥有的。只是你从小没有去发掘,联结,活出这些美好的特质,所以你以为你没有。其实,只要你在别人身上看到的东西,你自己身上一定都有。
张德芬
如何接纳真实的自己呢?最简单,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宽恕。借由宽恕你不喜欢的人,接纳别人的过错来原谅,接纳自己。所以,灵修界不是说,你周围的人都是为你而来的?其实,他们扮演了两个角色:一个是扮演镜子,让你看见你不想看到的自己。另外一个角色就是扮演老师,让你学会你的人生功课,其中最常见的功课就是宽恕。如果没有人需要你宽恕,你是学不会这门功课的。
张德芬
重要的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完成了没有?我有没有把老天赐给我的天赋发挥到最利人利己的地步?我有没有好好地度过每一个当下时刻?我有好好对待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更重要的是,我有没有好好对待自己呢?
张德芬
其实,你内在的空虚是需要你去关注的,外在的人,事,物都不起作用(有作用也是暂时的)。它需要你带着理解和爱去承认它,观察它,安慰它,保证你会永远陪伴它。这个“它”,就是我们内在那个从小到大没有得到关注和爱的内在小孩。这是心理学的层面。
张德芬
为什么我们的脑筋总是走一条相同的路线?即使这条路让我们痛苦,我们也要坚持走这条路是对的,从来没有考虑过从另外一个角度走的可能性。这真是非常不理性啊!其实,人类不是理性的动物,而是受惯性和感觉导向的,尤其是在没有被唤醒以前。
张德芬
阴影就是我们的性格,行为及习惯当中,自己不喜欢,不承认,不愿拥有的部分,被我们压到意识层面之下。我们之所以不喜欢,不承认,不愿拥有,是因为在小时候,家人,周围的邻居及环境等告诉我们,我们没有这些或是我们不能够拥有这些。
张德芬
«
1
2
...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
1016
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