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事
我确信,假设所有人都和我一样生活简朴,那么偷窃、抢劫之事便不会发生。发生诸如此类的事,主要原因是世上有的人得到的太多,而另一些人又得到的太少。
梭罗
我以前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惑:怎样去过一种体面的生活?怎样去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正当事业?现在我不那么困惑了,因为我幸运地变得比以前麻木了。
梭罗
灵魂会因处境而误解自己的身份,直到圣贤揭露真相,方知自己是婆罗门。(该句源自印度故事:有位王子从小被放逐,由一个樵夫抚养成人,后来被一位大臣偶尔发现,王子才知道自己是一位王子。)
梭罗
我们说,只能这样的生活呵,可是从圆心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来,而生活方式有这样的多。一切变革都是值得思考的奇迹,每一刹那发生的事都可以是奇迹
梭罗
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过得很好,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一般。犯不着千辛万苦求新,无论衣服还是朋友。把旧的翻新,回到它们中去。万事万物没有变,是我们在变。
梭罗
不管你的生活多么的卑微,你还得面对它,继续生活,而不要逃避,更不要诅咒他。生活未必像你想的那么坏。当你最富时,其实最穷。吹毛求疵之人即使到了天堂也会挑三拣四。哪怕在贫穷,你都要热爱生活。即使在贫民窟或是富人区,阳光在窗户上的反射都同样闪亮,积雪同样在早春融化。我觉得内心宁静的人,无论生活在哪里都像在皇宫一样,心境开朗,生活知足。在我看来,城市里的穷人通常都过着最独立的生活,也许是因为他们伟大到能毫无愧色地接受施舍。很多人是不屑于接受城市里的支援的,可是实际上他们往往采用不诚实的方式来维持生活,他们不但不超脱的,而是不光彩的,像圣贤一样把贫穷看成花园里的花草来培养吧!不要自找麻烦地寻求新花样,无论是新的朋友或衣服。温故而知新,回到旧事物里去。
梭罗
我时常看到一位诗人,在欣赏了一片田园风景中最珍贵部分之后就扬长而去,那些固执的农夫还以为他拿走的仅只是几枚野草果。诗人却把他的田园押上了韵脚,而且很多年之后农夫还不知道这回事,这么一道最可羡慕的肉眼不可见的篱笆已经把它圈了起来,还挤出了它的牛乳,去掉了奶油,他把所有的奶油都拿走了。他只把去掉了奶油的奶水留给了农夫。
梭罗
有了思想,我们可以在清醒的状态下,欢喜若狂。只要我们的心灵有意识地努力,我们就可以高高地超乎任何行为及其后果之上;一切好事坏事,就像奔流一样,从我们身边经过。我们并不是完全都给纠缠在大自然之内的。……看戏很可能感动了我;而另一方面,和我生命更加攸关的事件却可能不感动我。
梭罗
人类在过着静静的绝望的生活。你从绝望的城市走到绝望的村庄,以水貂和麝鼠的勇敢来安慰自己。……可是不做绝望的事,才是智慧的一种表征。
梭罗
不要费什么神去得到新的东西,不论是新衣服还是新朋友。改改旧的;回到它们那里去。事物没有改变;是我们变了。卖掉你的衣服,保留你的思想。上帝会看到,你不需要交往。如果我终生像只蜘蛛一样,被禁闭在阁楼的一角,只要我有思想,对我来说世界还是那么大。
梭罗
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花自己的钱,办人家的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花人家的钱,办自己的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花人家的钱办人家的事,既不讲效果,又不讲节约。
米尔顿·弗里德曼
没有政府以关税或其他办法公开和暗中的帮助,在一个国家里是很难确立垄断地位的。在世界范围,这更是近乎不可能的事情。德比尔公司对钻石的垄断,是我们所知道的唯一看来成功的例子。
米尔顿·弗里德曼
公众和经济学家观念的转变,均源自对实际情况的误解。当时只有少数人知道,而我们现在都知道,大萧条并非是私人企业的失败所导致的,而是因为政府并未成功地履行它被赋予的责任。这些责任用《合众国宪法》第一条第8款的话来说,便是“铸造货币,调节其价值,并厘定外币价值”。 不幸的是,在第9章我们将会看到,政府在管理货币方面的失败不仅是历史上的一桩怪事,而且仍是今日之现实。
米尔顿·弗里德曼
今天,这些事实已经没有人会怀疑了。不过应当强调指出的是,包括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内,当时大多数观察家却并不了解这些事实。但他们很可能会对这些事实给出不同的解释。货币崩溃是经济崩溃的原因还是结果?是联邦储备体系本来能够防止货币锐减,还是像当时许多观察家得出的结论那样,联邦储备体系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货币锐减仍然不可避免?萧条是始于美国然后扩展到国外,还是源自国外,传入美国后把国内原本可能是相当温和的衰退加重了?
米尔顿·弗里德曼
今天纳税的工人从信托基金那里得不到保证,他们退休时将得到福利。任何保证都取决于未来的纳税人,要看他们是否愿意为现在的纳税人许诺给自己的津贴纳税。这种单方面的“隔代契约”被强加给一代代的人,不管他们是否同意。这与“信托基金”是两码事,倒不如说更象一封连锁信。
米尔顿·弗里德曼
上述情况表明,社会保险计划把收入从青年人那里转移给了老年人……社会保险和早先供养父母的习惯的区别在于,社会保险是强制性的非个人的事情, 而供养父母则是自己愿意的个人私事。道义的责任是个人而不是社会的事情。
米尔顿·弗里德曼
长期以来,社会保障计划的财政困难是由一个简单的事实造成的:领取福利津贴的人数,比可以为福利津贴纳税的人数增长得快,而且今后还将更快。
米尔顿·弗里德曼
只有在一个方面,联邦储备体系始终如一。这便是,它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超出自己控制能力的外部影响,而把所有合意的结果都归功于自己。由此它继续维持着那个谬传,说私人经济是不稳定的;而它的所作所为却不断证明这一事实,即政府才是导致今天经济不稳定的主要根源。
米尔顿·弗里德曼
至于津贴的安排,它既不由领取者所付的钱数来决定,也不由他的收入情况来决定,既不能公平地偿还原先所付的钱,也不能有效地帮助贫困者。在所付的税款和所得到的津贴之间虽然也有某种联系,然而它最多不过是一块遮羞布,以使人们能大言不惭地把这种结合叫做“保险”。一个人能够得到多少津贴完全取决于各种偶然因素。……一位年过65岁的人,如果决定去干活,而且每年挣得中等以上的收入,那他不仅得不到津贴,更倒霉的是,还要额外纳税— —想来是为了补偿那没有支付的津贴。这种事例举不胜举。
米尔顿·弗里德曼
最明白的例子是,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居住在哪里,也就是说可以自由选择受什么样的地方政府的统治。你决定住在这个地方而不住另一个地方,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地方政府提供的服务不同。如果它从事的活动你反对或不愿为之出钱,它们不是你赞成和愿意为之出钱的活动,那你可以迁到别处去。只要有选择,就有竞争,尽管竞争往往是有限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
米尔顿·弗里德曼
«
1
2
...
913
914
915
916
917
918
919
...
1609
1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