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事
我通过眼晴往脑子里灌进一些有毒的词儿,这些词的含义比我原先知道的要丰富得多。虚构的故事与我并不相干,但故事人物怒不可遏的言语有一种外来的力量,在我身上引起一种难以忍受的忧伤,简直能把一个人的生命给毁了:我是否也会感染中毒而死呢?
让-保尔·萨特
任何事情都不是无可救药的,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变动;表面上的骚动徒劳无功,掩饰不了死一般的寂静,然而死气沉沉正是我们应守的本分。
让-保尔·萨特
其实我至少有五百页,我就是长篇故事的主人公,结尾圆满。这个故事,我早已停止对自己讲了,有什么用呢?无非使自己感到浪漫罢了。尴尬的老妇人,陶器上的花朵和整个商店被时间往后抛。黑裙子褪色了,声音模糊不清了,我可怜的外祖母,故事的第二部分肯定见不着她了。我则是故事的开始,中间和结尾,三者集中在一个小小的孩子身上,所以也可以说我是老小孩,死小孩,在此地默默无闻地被埋在比我还高的盆子堆里,在外面,在遥远的地方,则享受着声誉带来的无上哀荣,我是处在行程起点的原子,也是与终点撞击后反弹回来的振波。起点和终点集中于我,两面向我夹攻。我一手碰到我的坟墓,一手抓住我的摇篮。我感到自己生命短暂而辉煌,好似一个消失在黑暗中的闪电。
让-保尔·萨特
当不满现状的大学生们事后被问及有哪些著作家对他们影响最大时“有人想把马尔库塞作为思想大师而“抛给”我们,真是开玩笑,我们中没有一个人读过他的书。
让-保尔·萨特
我已开始发现自己。我几乎什么都不是,充其量在从事一项毫无内容的活动,但这已经足够了。我逃脱了喜剧:我还没有真下功夫,便已不再演戏了。说谎人在炮制谎言中发现了自己的真相。我在写作中诞生,在这之前只不过是迷惑人的游戏;从写作第一部小说,我已明白一个孩子已经进入玻璃宫殿。对我来说,写作即存在;我摆脱了成年人,我的存在只是为了写作;如果我说“我”,这指的就是写作的我。不管怎么说,反正我领略了喜悦,我是属于大家的孩子,却和自己在私下幽会。
让-保尔·萨特
上帝本可以把我从痛苦中解救出来,那样我就能成为画有十字的杰作了。一旦确信自己在宇宙大乐团中的地位,就会耐心等待上帝给我揭示他的意图和我存在的必要性。去揣测着宗教信仰,希望得到宗教信仰,这是救命良药啊。如果人们不让我有宗教信仰,我就自己创造出宗教信仰来。当然,人们没有拒绝,我受到信奉天主教的熏陶后,得知万能的上帝创造出我是为了他的荣耀,这已超过了我的奢望。但后来人们教我读谈论上帝的流行书籍,我从中认不出我的灵魂所期待的上帝:我所需要的是一个创世主,而得到的却是一个大老板。两个其实是一码事,但我原来不知道,所以我为虚伪的偶像服务并不很热心,并且官方的教义使我失去了寻求我自己信仰的兴趣。多么幸运啊!信赖和忧虑使我的灵魂成为播种宗教信仰的理想土壤:如果不发生上述这场误会,我有可能成为修道士哩。
让-保尔·萨特
在通过语言发现世界的过程中,我在很长时间内把语言看成世界。存在,就是对语言的无数规律运用自如,就是能够命名;写作,就是把新的生灵刻画在语言里,或者按我始终不渝的幻觉,把活生生的东西禁锢在字里行间;如果我巧妙地搭配词语,事物就落入符号的网里,我便掌握住事物。
让-保尔·萨特
我们内心的愿望其实是谋求和逃避两者不可分割地结合的产物:写作这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使我原谅自己的存在。
让-保尔·萨特
我成为背叛者,并坚持背叛。尽管我全心全意投入我的事业,尽管我对工作全力以赴,尽管我真心诚意结交友谊,尽管我发脾气时毫不掩饰,但我很快便否认自己。我知道这一点,也愿意这么做。正在激情高昂的时候,我已经开始背叛自己,高兴地预感到我未来的背叛。
让-保尔·萨特
我被逼到非自尊不可的时候,变得傲慢自大起来。既然没有一个人把我当回事儿,既然谁都不要我,那么我就自命不凡地要成为天下不可缺少的人。还有什么更妙的呢?还有什么更蠢的呢?的确,我没有选择的余地。
让-保尔·萨特
万物个个谦恭地恳求有个名字。给每个事物命名,意味着既创造这个事物,又占有这个事物。这是我最大的幻觉。但要是没有这个幻觉,我大概绝不会写作了。
让-保尔·萨特
他们一发话,我就心悦诚服。他们讲得既透彻又简洁,言之有理,不容置疑。他们想为自己的行动辩护时,申述的理由是那么冗长可厌,不可能没有道理吧。他们自鸣得意地披露自己的良心问题,这并没有使我心绪不宁,反而对我颇有裨益,因为这种良心上的冲突是假的,事先早已解决好了的,而且总是千篇一律。他们的过错,一旦自己承认之后,便无足轻重了。
让-保尔·萨特
事实上,世界不是一切皆有秩序,而是表面的秩序掩盖着不可容忍的混乱。
让-保尔·萨特
既然故事的开头没有了,何必再讲它的结尾呢。
让-保尔·萨特
在强迫症患者身上,认知理论观察到处理信息时,是一种偏颇的、不正常的模式。基因因素、过早的学习、生活中的现象促使一些认知方式活跃起来,那是一些或多或少有意识的信念,打造出了我称之为“强迫症软件”的东西,继而以一种武断的、错误的方式处理信息。基于高估危险性、高估责任、完美主义、不容存疑、高估思维的重要性、高估信念在控制思维时的作用这些强迫症的认知方式,这一强迫症软件得以构建。面对一个作为活化剂的事件,强迫症软件将以一种偏颇的方式处理信息,并制造出一种错误的评估思维。对此种处理信息的非正常模式和对其源头的认知图式的鉴别,外加使用相应方法,便构成了强迫症认知疗法。这一认知理论是对强迫症患者心理机能的描述,而不是对疾病原理的解释。
弗兰克·拉马涅尔
情境治疗的重点在于,开车时就算出现造成了事故的强迫感觉也不能折回去,哪怕会致死也要按喇叭,把枯叶撒到人行道上而不是把它们清走。
弗兰克·拉马涅尔
对于该人格的定义如下: 为秩序、完美及精神和人际间的控制而焦心,不惜损害灵活性、开放性和高效性,在成年初期出现,也在不同背景下出现,要有如下表现中的至少四条: 1. 操心细节、规则、清点、组织或计划,以至于无视行动的主要目的。 2. 阻碍任务完成的完美主义(例如,由于个人太过严苛的要求未得到满足,而无法完成一个项目)。 3. 因对工作过度的热忱,放弃了休闲和友谊的生产力(并非出于明显、迫切的经济需要)。 4. 就道德、伦理、价值观方面的问题,过分尽责、审慎、严格(并不因为某种宗教或文化归属)。 5. 无法弃置不能再用的或没有用途的物品,即使这是些并无情感价值的物品。 6. 对于委派任务或与他人共事表现得迟疑,除非其他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做事。 7. 在金钱方面,对自己和他人都表现得吝啬;把金钱视为应当为了预防未来的灾难而积蓄之物。 8. 表现得刻板且固执。
弗兰克·拉马涅尔
只要是可能的时候,都最好隐藏你的障碍,因为如果你周围的亲人或同事并不知情,你就可能常常需要放弃某一强迫仪式,这样才无须向他们解释。置身于一个能够诱发渴望进行仪式的情境中,却不能去做时,是具有疗效的。
弗兰克·拉马涅尔
在违抗强迫症的命令这件事上,你永远不会做错。请把强迫症视为敌人:它给你下达命令,让你如奴隶一般去听命。你越是服从它,它就越是奴化你。每当你成功地不去进行强迫仪式或精神强迫行为,你就在朝着痊愈前进;而每当你不幸地无法阻止自己时,你就朝着恶化坠落。——你越是服从强迫症的指令,它就越奴化你。
弗兰克·拉马涅尔
由于我们之间的关系很好,他是来向我讲述一个扰乱了他生活的问题:他问自己是否爱他的女友,他觉得自己没有坠入爱河。他的女友无可指责,他在她身上看到的优点能列出一张写不完的清单。他所有的朋友都羨慕他,他们对他的女伴不吝溢美之词,认为她棒极了。由于无法承受这一质疑,克菜芒还是离开了他的女朋友,后为此决定感到不幸至极。他又很快回到了她身边,然后再离开,然后再回来。他不想要听到这是一种强迫症。他强调说在结婚前问问自己是否爱对方是件合情合理的事。这确实是件明智的事,但不是在三年来每天自问八小时的情况下!他感受到强烈的不适感,进而转变为慌乱、不完美的感觉。他觉得自己并没有“该有的”恋爱感。如果换成一个更好的人他就会更爱对方吧?折磨他的无疑是一种病态疑问。在同他的女友数次分分合合之后,他最终娶了她。然后,他告知我他想离婚。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建议他在分开前先尝试服用抗强迫药物,效果十分喜人。克菜芒已经结婚很多年了,生了好几个孩子。“我真的爱她吗?这一侵入念头没有再在他脑海里出现过。
弗兰克·拉马涅尔
«
1
2
...
997
998
999
1000
1001
1002
1003
...
1609
1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