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教育
我从这段经历认识出了一个三角形。教师、学生、课本构成三个角。教师是起主要作用的,但必须三角间有线联系,循环畅通;一有堵塞,就得去“开窍”;分散开,就成三个点了。这又是一个立体的三棱锥,顶上还有个集中点,那就是校长,他代表更上面的政府的教育行政和当时当地的社会要求。
金克木
在“人”与“永恒”之间,挺立着“教育”。它以挖掘和实现人之生命成长的无限可能性的方式,实现了人与永恒的相互牵手,并肩而立……
李政涛
教育是一种对人生限度的克服方式和拓展方式。
李政涛
教育最终实现的不是与生命的牵手,而是对生命的告别,——对已往旧生命的告别,走向新的生命。教育教给人的,是学会如何每天都与过去的生命告别,这个过程延续终生。
李政涛
有时,死亡是最好的教育,如果它能重新凝聚人心,重新审视生存者的世界,重新认识自我与他人,重新获得新的生之激情、生之力量,直到向死而生……
李政涛
读懂教育,从读懂时代开始。读懂时代,是一种能力,一种总被忽略的核心素养。
李政涛
人格尊严、能力发展、智慧生成,是当今时代人文主义教育的三大目标。
李政涛
当代人类教育面临着三种时代大势:人工智能、脑科学、终身教育。它们共同的大势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李政涛
时间具有教育性。教育者如何安排学生的时间,就如何影响、改变他们生命成长的节律,就如何塑造他们的人生。这是一种独特的时间世界,被命名为“教育时间”。
李政涛
教师需要与学生在商讨、对话中设计教育时间,成为学生自我设计时间过程中的对话者、介入者、指导者和引领者。
李政涛
教育的时间逻辑首先是“需求逻辑”:向师生的生命成长要尊重、要个性、要活力、要权力,最根本的是索要更多的可能性。
李政涛
哲学和科学,用理性的思考铺路,以求达到的永恒是真。诗和艺术,用情感的体验铺路,以求达到的永恒是美。宗教和道德,用意志的自律铺路,以求达到的永恒是善。人类精神的这三种形式,在教育中融汇,教育的目标正是要使理性、情感、意志这三种精神能力得到良好的生长,培养人性意义上优秀的人。
李政涛
当教育时间在个性与共性之间摇摆不定,难以达成共识的时候,需要引入两个式:“范式”和“变式”。
李政涛
教育空间,是自然空间、社会空间之外的“第三空间”。它横跨、贯穿了自然空间与社会空间。
李政涛
以教育之眼看空间,空间的生产力,是教育的生产力。在教育空间里,空间的生产方式,是教育的生产方式。
李政涛
空间既是“情境”,也是“意境”。有了“情”、“意”的灌注,空间“不空”。教育空间里蕴含了“教育之情”,内含了“教育之意”,这样的空间“实”起来了。
李政涛
有两种思考教育与自然的思路,一是返回,二是解放。“返回”,让教育返回自然,以自然为学校,以自然为教师,以自然为课程,以自然为教室。“解放”,把“自然”从“人类”手中解放出来。把自然还给自然。不然,教育返回的“自然”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自然”。
李政涛
自然教育的目标,是解决现代人类的三大顽症:自然缺失症、自然碎片症、自然替代症。
李政涛
自然教育的真谛是“感受”。它起先做的,并非让儿童思考自然,而是感受自然。
李政涛
“条条大路通罗马”,能否如此解释:每一条政治之路、经济之路、文化之路、科技之路、道德之路、审美之路,都通向“教育的罗马”?人类亟须重建通往教育之路的社会系统,这一新系统把各条道路联结起来。
李政涛
«
1
2
...
62
63
64
65
66
67
68
...
174
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