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教育
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教育也如此,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本质,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莫言
人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如果能带着教育和反思爬起来,错误就会成为课堂。我想:每个少年都渴望成功,但成功必须从自信开始,可能正是从家人或老师的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开始!
莫言
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教育也如此,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本质,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莫言
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莫言
监禁越来越多地被用作转移潜在社会问题的策略——种族主义、贫困、失业、缺乏教育等等。
安吉拉·戴维斯
我相信在本世纪末,文字的使用和一般教育的观点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以至于人们将能够谈论机器思考而不会自相矛盾。
艾伦·麦席森·图灵
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
罗振宇
怎样说服他人:孔子拿神灵上天来说事,这是诉求于最高主题;拿道德来说事,这是诉求于最低主题;拿礼仪规范来说事,这是诉求于中间主题。天下所有的说服术,本质上就是要凑齐这三个主题。“最高主题”就是那些最崇高、最普世的价值,比如和平、正义、平等、自由、世界大同等等;“最低主题”,指的是没有受过教育、不需要有崇高理想的人,心中也会有的东西,也就是那些原始、朴素、本真的情感和价值;而“中间主题”就是直接号召行动或者诉求利益了。这三个主题各有分工,最高主题征服你的信念,最低主题激发你的情感,中间主题诉求利益直接让你行动。
罗振宇
遵循文化原则。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在于把遵循自然与遵循文化协调起来。当两者发生冲突时,遵循文化应该让位于遵循自然,遵循文化仅次于遵循自然。
阿道尔夫·第斯多惠
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共有三个因素发挥影响,即天资、教育与自由自主。
阿道尔夫·第斯多惠
天资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教育是促使个人天资得以最大限度开发的最佳工具,天资的发挥与教育的实施均须注重个人自主自由的发挥,必须注意个人自主学习的进行。
阿道尔夫·第斯多惠
良好的教学致力于实现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发展智力两方面的目的。所有的教学既是形式的,又是实质的。形式教育只有在实质教育中才能形成,实质教育只有在形式教育中才能产生。
阿道尔夫·第斯多惠
教育的最高目标或最终目的在于培养激发“为真、善、美服务的”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使人达到自我完善,实现和谐发展。
阿道尔夫·第斯多惠
教师要有良好的教育素养和教学技能。
阿道尔夫·第斯多惠
自我教育。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完善,才有可能胜任自己的职业。
阿道尔夫·第斯多惠
正如真正的乳母是母亲一样,真正的老师就是父亲。要让这两位父亲就他们各自的职能排序和教育方法达成共识。要让孩子从一位父亲过渡到另一位父亲手里。相比由世界上最聪明的老师来教育,明白事理但学识有限的父亲可能会把孩子教得更好一些。因为热忱可以弥补知识的不足,并且胜过用知识弥补热忱的缺乏。
卢梭
在自然秩序中,因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共同的天命就是“成其为人”。不管是谁,只要为这个职业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就不会实现不了与之相关的任何事情。我的学生是注定到军队服役,还是在教堂布道,还是从事法律工作,并不太重要。在父母为他选择职业之前,人的天性会召唤他过人类的生活。而生活正是我想教给他的职业。我可以对你这么说,一个人从我的手下走出去的时候,他既不是地方法官,也不是士兵,也不是牧师,他首先是一个人。他将和别人一样迅速明白人应该是怎样的。命运不会改变他的身份地位,他将始终处于他应该待的正确位置上。
卢梭
在一个年幼的孩子左右跟随四年是一回事,担任他的向导25年是另一回事。你会在儿子已经长大的时候给他找家庭教师,而我则想在他还没有出生时就先找好一个;你找的人可能每过五年就换一个学生,而我请来的人则永远都只有一个学生。你会把老师和家庭教师加以区分。这是又一个愚蠢的想法!你要把门徒和学生也加以区分吗?教育孩子只有一种科学。那就是人的职责。不管色诺芬(Xenophon)对波斯人的教育说过些什么,这种科学都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开来。此外,我更愿意称呼有这种学问的人为家庭教师,而不是老师,因为对他来说问题更多的在于引导而不是教导。他不应当给出学生准则,而是应该让学生去发现准则。
卢梭
由此说来,我们每个人都有三位老师在教导。如果这三位老师教授的多种课程在一位学生身上相互冲突,那他就没有得到合适的教养,而且永远都不会实现自我的和谐;如果这三位老师对一位学生的教育有着共同的出发点,并朝着同样的结果努力,那他就会直达目标,而且能善始善终。后一位学生才受到了良好的教养。
卢梭
因此,一旦把教育当作一门艺术,那教育几乎就不可能成功,因为教育要成功就必须把这三种因素协调起来,而这取决的不是一个人。所有单个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或近或远地接近目标,但要完全实现目标还需要运气。
卢梭
«
1
2
...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
175
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