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问题
问题不在于性的出现,而是它让其他东西消失了——某种更有价值的东西。
欧文·亚隆
我们都是寻求意义的生物,就生物学观点而言,我们的神经系统的组织适合脑自动分门别类汇聚外来的刺激。意义的主导作用也不可小觑:面对杂乱无章的事件,我们感到束手无策,因此设法加以整理,加以组织,从中获得制品外在事物的感觉。更重要的是,意义带来的价值观,行为因而有规范可循。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回到“为何”之类的问题,自然导出“如何”之类的疑问的答案。
欧文·亚隆
心灵的问题源于对虚假的固着。
欧文·亚隆
对团体治疗师而言更糟的问题,即是“你对我们每个人的爱有多少”或是“你最爱的是哪一位”,这些问题威胁到心理治疗契约的本质。
欧文·亚隆
边缘性病人的核心问题是亲密感。
欧文·亚隆
与建立筛选标准最密切相关的因素是,外在因素、团体的偏离度以及亲密感问题,病人往往因为这三个因素而提早中断治疗。
欧文·亚隆
一个守口如瓶、缺乏心理悟性的厌食症患者,通常不是长期的互动式团体的合适人选,但他可能是具有相同饮食障碍问题的认知行为治疗团体的理想成员。
欧文·亚隆
真正有效的团体治疗首先要为病人提供一个场所,使他们置身其中能与他人自由的互动,然后帮助他们识别并且理解自己在互动中出现的问题,最终使他们改变那些不恰当的人际模式。
欧文·亚隆
抱怨型病人呈现给团体一些问题,或抱怨一些问题,或明或暗地寻求团体的帮助。但是随后,他们又拒绝任何帮助。抱怨型病人的行为模式似乎是试图解决它对依赖性的矛盾冲突。一方面,病人感到无助、不被重视,完全依赖于他人;另一方面,对权威人物的高度不信任和敌意都强烈破坏了抱怨型病人的依赖性。
欧文·亚隆
没有问题的病人,其治疗过程就像典礼中一艘正顺利从斜坡滑入水中的新船,等待他的将是惊涛骇浪中的航行。
欧文·亚隆
通过改变个人态度,我不再受到成员脱落问题的困扰——我学会了把成员“请出去”。只有当病人不积极地参与团体时我才会认真考虑将他“请出去”。我会选择让他离开团体并且为他介绍一种更适合他的治疗模式。同时,我也能吸收一些能够从中获益的病人进入团体。吧脱落转化为请出去,一旦你完成了这个特殊的心里设置,就能和所有的病人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此进行交流。
欧文·亚隆
早期挑唆者在团体初始阶段表现出对治疗师的反依赖与挑战,例如,①以多种方式对治疗师提出挑战;②建议成员拖延治疗时间;③提倡定期举行无领导的团体治疗;④戏谑地试图对治疗师的个人问题进行讨论。
欧文·亚隆
一个成熟的团体治疗师应该是十分谦逊的,“我们在此共同面对现实及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而我所知道的跟你们一样,不多也不少。”
欧文·亚隆
治疗师必须熟悉自己阴暗的一面,必须能够理解所有人类的欲望和冲动。年轻的治疗师必须对自身的神经质问题进行工作,他们必须学会接受反馈,发现自身的盲点,看到其他人如何看他们,学会如何提供准确的反馈。
欧文·亚隆
如果你不相信爱,那么你会吸引那些在爱情方面有同样问题的人;如果你是内心没有力量的人,那么你的另一半也会是这样,只不过以不同方式呈现。
露易丝·海
父母在帮助孩子时所采用的方法必须结合他们在发展进程中特定阶段的心智禀赋来考虑。这意味着,直接讨论“童年焦虑”或“童年的管教问题”没有任何意义。2岁孩子的焦虑与5岁孩子的焦虑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小男孩,他在2岁到5岁这三年间,一直认为自己的床底下藏着同一条鳄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他2岁时想象的鳄鱼与他5岁时想象的鳄鱼是不一样的。鳄鱼也会随着小男孩的成长而长大,并且在床底下藏了三年之后,情况要比它刚刚出现时复杂得多。因此,在孩子2岁时,你处理这条鳄鱼的办法与孩子5岁时处理的方法也会不一样。
塞尔玛·弗雷伯格
如果把这种违拗行为当作一场对养育的反叛,并且大张旗鼓地镇压叛乱,我们将会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二年,陷入巨大的麻烦之中。如果我们把每次换裤子、寻宝游戏、午睡、蹚水坑和抛垃圾都演变为政府危机,就很容易在养育过程中引起孩子的强烈反抗、大发脾气和各种激烈的违抗。但是,这些违抗在出生后第二年并非不可避免,它们在第二年的“违拗症”中,也并非一定会出现。这种全面的反抗,是对外界过多的压力或者强硬控制的一种反应。如果我们了解孩子发展的过程,就会发现每个发展阶段他们都有特定的问题。
塞尔玛·弗雷伯格
养儿育女这件事,没有家庭小窍门、使用指南或者靠的是理解和思考,甚至常常是那个与孩子关系亲密的家长的直觉在关键时刻起了作用。然而,在学龄前儿童所呈现的问题面前,有时成年人的直觉和想象也完全没用,因为我们早已忘记自己的幼年生活,因而很难进入幼儿的内心世界。
塞尔玛·弗雷伯格
魔法世界变幻莫测,有时还令人毛骨悚然,当孩子摸索着走向理性和客观时,他必须与自己想象中的危险生物,以及真实的外部世界中的危险进行搏斗。于是,我们时不时会发现孩子出现令人费解的恐惧或让人困惑的行为。这些年幼的孩子呈现出来的很多问题,原因其实很简单:他的原始心理还没有被理性思维征服和取代。
塞尔玛·弗雷伯格
父母们早已忘了曾经的“魔法岁月”,在面对养育问题时,习惯以成人的理解来分析孩子的行为动机,但其实,孩子的想法与我们相差甚远。只有当父母了解了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发展规律,才能找到相匹配的合理教养方式,去化解育儿难题,并最终达到帮助孩子发展健康人格的目的。
塞尔玛·弗雷伯格
«
1
2
...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
273
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