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王晓春
高级教师
王晓春,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高级教师。
维持课堂纪律靠培养学生规则意识,靠老师讲课的吸引力。
王晓春
在学校采用“案例”法进行教育,要抓住典型案例,抓住一件事教育一大片,少讲空道理,多说怎么办。
王晓春
指导家庭教育,让家长在家庭中和邻里朋友间尽可能创造孩子与孩子打交道的机会,并在活动中具体地教给孩子人际关系的技巧。
王晓春
决不可以根据态度(包括现在的态度和以前的态度)断定事实。你想使那个骗你一百次的学生改变,恰恰需要找到他没骗你的那一次。
王晓春
世界是复杂的,想用某种简单的公式来概括人才成长规律,要十分谨慎才行。作为教育者,对所有声音,我们应当采取开放宽容的态度,但是遇到一种新提法,还是应该独立思考,推敲质疑,而不可盲从。
王晓春
把什么事情都和课堂纪律、学习成绩挂起钩来,“三句话不离本行”,这可能是教师的一种“职业病”。
王晓春
不管学生有什么缺点,我一律施以爱心,一律找出他的优点来表扬,可以称之为“保健型教育”。“保健型教育”其实是程咬金的“三斧子”,三斧子之后,就只能再来一遍三斧子,继续多喝“白开水”(这里“多喝白开水”表述较口语化,可保留原文风格,若需更正式可替换为其他合适表述,如“重复常规手段” )。
王晓春
避免“单向归因”和“他责归因”。
王晓春
分清家长和孩子的不同领地,建立主权意识,懂得保护自己的权利,也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用具玩具自己整理,教方法,不代劳;孩子找不到东西,不帮忙,作壁上观,让孩子吃苦头;孩子丢东西,可以买,但要动真格地惩罚,比如扣压岁钱、少买玩具、停看几次动画片、取消一次出游活动,让孩子尝到苦头,培养责任感。
王晓春
孩子的行为大体上要随大流,不能太特殊,连学生基本的行为规范都不遵守,这不是个性,而是社会化障碍。
王晓春
指导网童,一方面适当进行围追堵截,另一方面启发孩子自己管住自己,哪怕进步一点点也好;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在班集体中,在家庭中,得到真实的成功和快乐。
王晓春
遇事不忙做结论,换位思考,估计几种可能,你就不容易发脾气了。
王晓春
学生不喜欢上你的课,怎么办?答:我很遗憾,以后我一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争取让你喜欢我的课,但我不敢保证一定能做到,因为喜欢与否是双方的事情。我要提醒你,人活在世界上,不能只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然没法生存。有些事情你不喜欢,可它与你有关,你躲不开,所以最好还是面对它。要知道,不喜欢的事情认真做也能做好,比如我就不喜欢判作业,可也做得不错。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暂时躲开不喜欢的事情,不过它会像一个幽灵一样跟着你,经常让你心烦意乱。要告诉学生,不喜欢的事情认真做也能做好。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暂时躲开你不喜欢的事情,但它会像幽灵一样跟着你,经常让你心烦意乱。
王晓春
教师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我发现的事情,就一定要管”,才是负责任。学生中的很多事情,老师管不过来,而且有的管了反而有害。学生自己能成长,是教师应有的信念。有时“不管”倒是最好的“管”法。
王晓春
上课干点别的事情,对自己有好处,又不至因为闲得没事而扰乱纪律,这种办法,我把它称之为“开辟特区”。
王晓春
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家长和教师绝不可以包办代替,包办代替是培养无能者的办法。
王晓春
孩子将来有可能是特长生,那就不必非要让她成为尖子生。
王晓春
一般来讲,同样的办法讲三遍不明白,就绝不要再重复了,或者换办法,或者暂停,研究研究再说。
王晓春
遇到“麻烦制造者”,没有一种好奇的、研究的心态,就会连续犯错误,使自己陷于被动。
王晓春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上游。教师必须学会追根溯源,追根溯源就是研究、探究,就是科研。
王晓春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