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叶怡兰
《日日物事:叶怡兰的用物学》作者
叶怡兰,台湾知名的生活美学作家与出版人,以其对美食、旅行与生活的独到见解而闻名。她创办了《饮食男女》杂志,并著有多本关于美食与生活方式的书籍,致力于推广美好的生活品味。
一如我长年信仰的日本茶道与民艺美学的追求:无名、无心、无意识,贵“杂器”轻“名器”……也像人与人间的相遇相处:门第出身、背景名姓都不重要,唯有真心直性清白清明裸裎相见,方是得能相契而后相守之道。
叶怡兰
一如日本民艺大家柳宗悦等人所经常高举的“无心”“无事”“莫造作”——因应常日所需、从“平易”中孕生,不求极致不求超越、不刻意雕琢造作;乍看或许平凡,却能在日日生活里点滴摩挲出温润自在、且与其余器物亲切和融的韵与美。而这美,才是真正端庄强壮、恒长入心。
叶怡兰
不受价格名声惑诱,更不为等级之高下贵平牵动,明白纯粹只从“用”与“悦”出发,确实好用、派得上用场且质感样貌能动我心,便欢欢喜喜纳为餐桌厨房伙伴。特别多年下来,日日操持咀嚼,更越来越能懂得,在此原则下所拥所得的器物,自有一种迷人的踏实笃定之气。
叶怡兰
但说也奇怪,也许因向来偏好单纯低调简净风格,遂而,形貌样式不统一,却很少发生彼此扞格不搭的状况。反是为求变化,每回盛盘上桌、选择餐具之际,在留意彼此协调性之外,还会再更“错开”:不仅和菜色自成对比以能凸显;餐具彼此间,除颜色、图案、材质力求不同,最要紧是形状、甚至高矮深浅也互异。
叶怡兰
日本美学家九鬼周造对直纹图案的诠释:“永远不会交会在一起的平行直纹,就好像彼此吸引但绝不凑在一起的异性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就是说展现出了一种充满风情的媚态,又或者是一种下定决心绝不紧贴、绝不死心眼的心性跟绝念的境地……”
叶怡兰
人所需要的,其实远比拥有的、想要的少得多了。物件太多,徒使自己目盲意乱心忙;少而精,才有余裕和每一件久久温存出绵密的默契和情感。
叶怡兰
器物的存在意义,在于“解决问题,响应需求”,让生活更方便舒适更从容优雅愉悦,才是唯一价值。
叶怡兰
岁月流转、生活在走,年年月月季季日日,这终究见物重又是物的物我之遇之缘之情之系,还在持续。
叶怡兰
这么多年来,汲汲贪婪于各种无形体验的我,早就在食物里酒饮茶饮里,还有旅行里书海里,将所有心神气力与热情纵情抛掷燃烧殆尽;于是,回到有形物件上,宁愿只和最熟悉熟稔、且多年来逐渐摩挲累积出深厚默契与情味情致的旧相识相伴相处相依。不需磨合、不需试探、不需摸索、不需从头适应,自由自在洒脱放开,任性直觉率意如常如昔生活作息起居……仿佛窝在一个舒服得宛若无着无物无挂碍无负担的安稳天地里,人与心定了、静了,才有力气有余裕有空间,在这纷呈大千瑰丽世界里尽情张看、徜徉,同时,自得自乐前行。
叶怡兰
“园无为而冶”,想到多年前曾经自嘲的话。一如老子《道德经》之说:“道法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有为与无为之间,生灭消长得失守离之间,是另重咀嚼玩味不尽的,人与物之道之会之缘。
叶怡兰
茶圣千利休训示弟子的“利休七则”:“茶应沏得适口合宜。好好添炭煮水。鲜花要插得宛如在原野中绽放。夏天保持凉爽,冬天也能温暖舒适。在预定的时刻前提早做好准备。凡事未雨绸缪。对人将心比心。”
叶怡兰
沙漏。不鸣不叫,就是在沉默里任光阴流泻一空……然这般优雅安静,在紧凑生活里却显得如此奢侈,因而总是很难用得上。只能久久一次,不用奔忙不贪多工,能够餐桌上闲坐泡茶、喝茶之际,才轮它登场,定定凝视沙粒徐徐而下,分分秒秒,都觉怡然悠长。
叶怡兰
踏实常日氛围,是我向来于茶里的一贯追求,自在自得,舒心舒坦。
叶怡兰
“而问名者只是一个与万物深深契情的人。”文中,张晓风如是写道。
叶怡兰
还有更多文学的历史的食物的风土自然的阅读、走踏、领会、思省,涵养涵泳了我对这世界种种美好与复杂的理解、对世事人事的了然和洞察,促使我在人与物间的彼此连结和牵绊,在得与舍、欲与无欲、淡泊与热情、放怀与执着之间,得能努力修习、保持静定和清明……
叶怡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