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摘录《刑法罗盘》名言文案是智慧的火种点燃我们的热情
收集《刑法学讲义》文案金句让内容更有深度提升品质
收集《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名人名言感受智慧的力量提升自我
摘录《圆圈正义》名人名言是智慧的火种点燃我们的热情
收集《法治的细节》文案金句让内容更有创意脱颖而出
摘录《侠客行》名人名言让我们在挫折中站起来继续前进
罗翔
人心都有幽暗的成分,这是法治的前设。法治的使命,在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将人性的这种破坏性的危害降至最低。人们在追求公益的时候,很容易忘记人性的幽暗。涉及公益人士的丑闻因而屡见报端、热心公益成为他们掩饰恶行的面具。
罗翔
/
《刑法罗盘》
权力若不在阳光之下接受法律严格的约束,即使“圣人”也无法做到言行一致。
罗翔
/
《刑法罗盘》
乐观主义虽然容易激动人心,但它却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理想主义往往会走向幻灭与绝望。
罗翔
/
《刑法罗盘》
将道德规范作为违法排除事由的实质根据,必然会便司法机关考虑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顾念普罗大众的常情常感,走出法律人自以为是的傲慢,避免司法的机械与僵化。
罗翔
/
《刑法罗盘》
规制不仅是对弱者的保护,也是对强者的庇护。当人们将规则视为游戏,无论强弱,毎个人都只身居火山口下,个人安危,纯靠运气。
罗翔
/
《刑法罗盘》
给人类带来最大的浩劫的灾难往往都是出于高尚的动机。荷尔德林曾说:往往是那些善良的愿望把人们带向了人间地狱。本着真诚的动机无视程序规则去打击犯罪最终会让法治精神彻底丧失、黑白之间的界限就会变得暗淡不清。一旦规则被破坏,想要再次树立对规则的尊重就难于登天。这就是为什么培根会说:一次犯罪不过是污染了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却污染了水源。
罗翔
/
《刑法罗盘》
法律只是社会治理的最终手段,它无力改变人心。
罗翔
/
《刑法罗盘》
法律的规定可能无法改变人心,但它能管制那丧失了良心的人。
罗翔
/
《刑法罗盘》
而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准往往与其对权力的约束成正比。只有权力被关进了笼子,普罗大众才可能保持一种较高的道德水准。反过来,如果权力不受限制,则弱肉强食的从林状态将不可避免权力成为人们唯一的崇拜,有人会遵守规则,因为规则所能束缚的只有弱者。
罗翔
/
《刑法罗盘》
但一个健康的法治社会的标志,不是强者恒强,而是作为弱者的个体也可以积极地行使权利,而不必惧怕无端的羁押。
罗翔
/
《刑法罗盘》
变化无穷的市场往往比人类理性更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罗翔
/
《刑法罗盘》
执法者自诩为正义的化身时,往往会忽略掉规则的限制。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程序往往比实体承载了更多的刑事正义。
罗翔
/
《刑法罗盘》
政治权力具有天然扩张的倾向,就像霍布斯所说的利维坦,具有吞噬一切的功能。在这种扩张的过程中,权力的拥有者很容易忘乎所以,忽略自己内心也有幽暗的成分。
罗翔
/
《刑法罗盘》
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告诫我们:压迫得以吞没一个共同体的最巧妙也是最危险的方式,是借助大众的影响力。而一位好的公民应当将感情用事和公共职责区分开来。
罗翔
/
《刑法罗盘》
在进行性行为之前,行为人有义务了解对方的意愿,不要试图读懂女人的心,而要尊重她们说不与拒绝的权利。
罗翔
/
《刑法罗盘》
一旦离开对人的尊严的渴望,“劳动光荣”只能是一种无法践行的虚伪,或者说粉饰罪恶的说辞。
罗翔
/
《刑法罗盘》
也许,要求法律来改变人心,是不现实也不恰当的。但还是那句话,法律至少要有所作为,如果不能成为照进黑暗的灯塔,那起码也要发出守护人权的微光,给被拐卖群体一个公正的盼望。
罗翔
/
《刑法罗盘》
宣传和欺骗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是否足以使人产生误解。
罗翔
/
《刑法罗盘》
刑法不是治理社会乱象的灵丹,但它必须在最低限度内有所作为。法律不可能改善人的道德水准,但至少要对严重的道德不轨进行规制。
罗翔
/
《刑法罗盘》
现代社会的确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但任何时代都有一些必须坚守的基本价值。一如英国剧作家切斯特顿所说:一个开放的思想之目的,和一张开着的嘴巴一样,它在合上的时候要咬住某种扎扎实实的东西。
罗翔
/
《刑法罗盘》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