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摘录《自下而上》名言文案让我们在失败中重生再创辉煌
马特·里德利
威廉·伊斯特利说,今天,贫困的真正原因(而且,它如今已可以避免)是,国家力量不受约束,而贫困群众没有权利。在专家的建议下,当今的发展行业渴望独裁者,并大多能如愿以偿,形成专家的暴政。
马特·里德利
/
《自下而上》
大多数CEO只是搭便车的,拿着高薪在员工创造的浪头上冲,偶尔做出关键决策,但承担的责任,并不比选择该战略的设计师、中层管理者甚至客户更多。
马特·里德利
/
《自下而上》
大卫·休谟以及稍晚些时候的亚当·斯密为它扫去灰尘,向全世界展示:道德是一种自发的现象。休谟意识到,如果人们善待彼此,对社会是有益的,所以,他认为,社会凝聚力的基础是理性算计,而非道德规定。斯密更进一步,认为道德来自人类本性的一个独有特点——同理心未经计划,也无人指使。
马特·里德利
/
《自下而上》
贸易使得意大利商人发家致富。因为对高利贷感到愧疚,他们委托艺术家制作美丽无比的虔诚作品,并支持以开放的心态探索古典世界的知识。
马特·里德利
/
《自下而上》
印刷带来了廉价的书本,使之广泛传播,这促成了宗教改革,经过此前几百年数次失败的尝试之后,最终破坏了教皇及其追随者的权威。
马特·里德利
/
《自下而上》
演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是理解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如何变化的最佳途径。人类制度、人工制品和习惯的改变,都是渐进的、必然的、不可抵挡的。它遵循从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叙述方式;它慢慢推进而非大步跳跃;它有自己自发的势头,不为外部所推动;它心里没有什么目标,也没有具体的终点;它基本上是靠试错产生的,而试错是自然选择的一种形式。
马特·里德利
/
《自下而上》
倾盆大雨里帮你遮风挡雨、保持干燥的伞,是人类行为与人类设计的结果;万一忘了带伞,把你淋得全身透湿的暴雨,则两者皆非。但促成本地商店卖给你伞的系统,或是伞这个词本身,又或者要求你把伞侧向一边,好留出路来让别的行人通过的礼仪规矩,属于什么范畴呢?这些(市场、语言、习俗)都是人造事物,但它们无一来自人的设计。它们全都是计划之外自然发生的。
马特·里德利
/
《自下而上》
教育,做得好的话,也是一种自发产生的演变现象。它是认识世界的过程,而且激励人心。然而,它同时也是宣传和灌输的工具,是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口中的“精神上的专制枷锁”。
马特·里德利
/
《自下而上》
米特拉认为,自主学习的最大障碍之一是考核制度。只要考试要检验的仍然是记忆力和精神消化,自我教育就毫无意义,学校仍然无法演变出新的形式。
马特·里德利
/
《自下而上》
学校把科学当成事实目录一样教给孩子(也包括我),只要求死记硬背,却从不告诉他们:科学其实是一连串有待挑战的迷人奥秘。教他们认识星系和黑洞吧,别让他们去背波义耳定律!爱因斯坦曾说,“现代教育方法竟然没能彻底扼杀人们探索的神圣好奇心”,简直可以说是个奇迹,“在这个精致的小工厂里,除了刺激,缺少的主要是自由”。
马特·里德利
/
《自下而上》
学习能够发生,完全是因为我们有着先天的学习机制。学习不是本能的对立面,它本身就是本能(一种或者多种)的表达。人类的大脑自动具备(尽管不一定最开始就如此)了学习语言、识别面孔和情绪、理解数字、了解物体整体及他人意识的倾向。
马特·里德利
/
《自下而上》
在哺乳动物当中,有一点是不可回避的真相,也即,出于生理原因,雌性在孕育、哺乳后代上要比雄性产生精子花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雌性的生殖能力是一种雄性竞争的稀缺资源。
马特·里德利
/
《自下而上》
20世纪后期,部分天文学家接受了一种新的天钩,名叫“人择原理”。它主张,宇宙的条件、某些参数的特定数值,似乎非常适合生命的出现。换句话说,如果事情稍微有一点不同,就不可能存在稳定的太阳、富含水的世界、聚合起来的碳,故此生命也就永远无法出现。宇宙的这股运气暗示,我们居住在一个特别的世界中,它不同寻常地极其适合我们,这显得太怪异、太酷了。
马特·里德利
/
《自下而上》
心理学家布鲁斯·胡德在一书中说,自我“从大脑的不同处理流程里产生,就像交响乐队演奏出了交响曲”。
马特·里德利
/
《自下而上》
婴儿相信,他自由地向往牛奶;愤怒的孩子认为,他自由地渴望复仇;胆小的孩子认为,他自由地渴望逃跑。同样,喝醉酒的人认为,他自由地决定说出心里的想法,可事后,他清醒过来,却宁肯什么也没说过。
马特·里德利
/
《自下而上》
斯密提出,语言的规律是发明,而非发现,也就是说,这跟物理定律不一样。但它们始终是规律:如果孩子没能正确地运用“bring”的过去式,说“bringed”而非“brought”,父母或者小伙伴会加以纠正。所以,语言是一个有序的系统,是靠着人们努力尝试“让各自的需求为彼此所理解”,不断试错而自发产生的。没有人负责,但这套系统是有序的。
马特·里德利
/
《自下而上》
和大多数创新一样,葡萄牙的航海进步来自水手的试错,并不靠天文学家和制图师的猜测臆想。就算两者之间真有什么联系,也是探险家的需求推动了科学家,而不是反过来。
马特·里德利
/
《自下而上》
是创新的浪潮将我们携卷而走,而不是我们推动创新的浪潮。技术自然会找到发明它的人,而不是反过来。
马特·里德利
/
《自下而上》
1908年,哲学家埃米尔·沙尔捷对技术提出了最漂亮的演变见解。他这样描写渔船:每艘船都复制自另一条船……很明显,制造得非常糟糕的船,出航一两次之后就沉底了,故此不会遭到复制……那么就可以说,是大海本身,用它彻底的严谨性,选择了功能适应的船只,摧毁了不适应者,从而塑造了船只。
马特·里德利
/
《自下而上》
“演变”(evolution)一词的本意为“渐次展开”(unfolding,也有“演变”之意)。演变是一个故事,讲述世事如何变迁。它是一个有着诸多其他含义的词,涉及特定类型的变化。它暗示一种东西从另一种东西里出现。它又有“增量式渐进变化”的隐含意思,与突发革命相对。它既是自发的,又是不可抵挡的。它表明从简单起点开始的累积变化。它意味着来自内部的变化,而不是从外部引导的变化。
马特·里德利
/
《自下而上》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