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关于林逋的名人名言哲理格言警句语录 - 每日文摘
林逋 北宋时期的隐逸诗人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释义:常遇小不顺心是好事,若事事顺心,大麻烦可能随后而来。明白此理可减少抱
释义:他人胜过自己无妨,对方不会有怨恨;自己胜过他人非福,可能招致灾祸。
释义:行善容易,不求善名难;不侵犯他人容易,被侵犯后不计较难。
释义:不热衷打听他人的是非,不刻意关注别人的缺点,不传播他人的过错。
释义:内心纷杂不净,难以领悟真理;意志不坚定,难以成就功业。
释义:如果现在能放下执念、停下行动就去放下吧,老想找合适的时机,可能就永远也放不下。
释义:宽容的人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
释义:自满易导致失败,自夸实则愚蠢,自我伤害会招致灾祸。
释义:喜欢指责别人的人,难以维持长久的友谊;常常宽恕自己的人,不容易改正错误。
能经常感到满足的人,上天不能使其沦落贫穷;能够做到不贪求的人,上天不能使其卑贱;能将躯体看作身外之物的人,上天不能使其患病;能够做到不贪恋生命的人,上天不能使其死亡;能够做到随遇而安的人,上天不能使其困顿;能积极奖掖后进、培养人才的人,上天不能使其孤立;能挺身而出,为天下所有人以及子孙后代造福请命的人,上天不会使其陷入绝境。
自己所具备的美德,可以希望别人也具有,但是不能强求别人具有;自己所没有的品德,可以规劝他人具有,却不能怪罪别人没有。因此待人宽容的人根据自己的心理来体察别人的感受,决不按照自己的情况来衡量别人。
人们在做事时绝不能够拖拉,不能够反复多变,不能够斤斤计较;可是替别人做事时,却特别需要耐得住拖延耽搁,耐得住反复多变,耐得住琐碎烦乱。
人们在遇到别人蛮横无理的时候,往往怒火中烧,可是忽然转眼一想自己也有过错,不知不觉怒气就消失得干干净净。由此看来孟子所强调的自我反省,实在是息事宁人、涵养正气、受益获福、求得身心快乐的最好办法,千万不要当作一般道学家的套话来看待。
读古人的著作,与贤能的人交往,最忌讳轻率地表示附和赞同,也不能够轻率地表示异议。之所以会犯这两种过失,都是由于心中缺乏主见,做学问时就掺杂有趋炎附势的成分,不是曲意逢迎便是虚伪矫饰。
事情过后议论别人,身在局外议论局内人,是做学问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在事后议论别人,往往将聪明人说得极其愚笨;身在局外议论局内的人,往往将困难的事情说得极其容易,这两种毛病都是由待人不忠诚、不宽容而引起的。
脸上有个污点,别人见了都暗自发笑,而自己还不知道,一旦有人直言相告,马上就用手拭去。如果还说:「我脸上有污点,与你有什么关系?」就不合乎人之常情了。可是当别人指出自身的缺点错误时,人们的态度为何就不是这样呢?
正派人的话,明明知道了为了我好,内心感激却未必高兴;奸邪人的话,明明知道是在奉承我,但听着十分顺耳,所以未必生气。由此可知听取忠言是多么艰难。
不要因为别人辜负我就打消行善济人的念头,想想我当初帮助别人时,只不过是在同情心驱使下做出的举动,并未想着要别人报答。至于说遇上了忘恩负义的人,不必与之计较,付之一笑罢了。
人生在世,常常遇到不如意的小事,这是好兆头,可以避免重大的祸事发生。假如每件事都称心如意,那么必然会在以后遇到重大的挫折。明白这个道理,就会心平气和,不再怨天尤人。
凡夫俗子迷失真性而追求虚妄,将智慧转化为对事物的看法,就好比水中掀起波浪,而这种看法始终受其智慧所支配,就像浪花离不开水体;圣人达士看破虚妄而回归真如,将各种看法升华为智慧,就好比波浪平息后的一潭清水,应当很好体味这种无波之水的博大精深。